文泰高速公路通车,浙江进入陆域“县县通高速”时代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本报记者 张帆 见习记者 王玉宾 通讯员 苏志敏 韦凯峰
12月22日,文泰高速公路开通。这条高速公路全长55.96公里,概算总投资约109亿元。它地处浙南山区,路程多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上,是目前省内地形条件最差、施工难度最大、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被誉为浙江“天路”。从2018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1000多个日日夜夜,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浙南山区的泰顺因它作为我省最后一个陆域县连入浙江高速公路网,当地37万人迎来了希望之路、发展之路、幸福之路,浙江从此进入陆域“县县通高速”时代。
浙江“天路”
如何炼成
2017年10月底,当文泰4标项目经理范远林作为文泰建设大军“先遣部队”一员首次进山勘探时,迎接他的是比人还高的荒草。“根本找不到落脚点。”范远林回忆说。3年操劳,1986年出生的他已满头华发。
面对高山峡谷,首先要修筑大量施工便道才能抵达各个施工作业面。在前期勘察中,建设者们扛着仪器、拿着镰刀在大山里跋涉,有时甚至要手脚并用,抓着藤蔓攀爬查看地形。实在难以到达的地方,他们请当地“蓝天救援队”专业登山人员协助,才完成了勘测。
腰上系着安全绳,在悬崖峭壁上打爆破炮眼、排危石、插杆、挂网……这是便道修建初期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他们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在峭壁深谷间,为56公里长的文泰高速,开辟出130多公里的施工便道。从高处看去,这些便道傍山临崖,像扭来绕去的“麻花路”,步步惊心。
“最长的一条施工便道长19公里。”浙江省交通集团文泰指挥部指挥张仲勇介绍,前期建设难度异常巨大,作业人员本着“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开拓精神,开出了一条条运输生命线,四个标段4461名作业人员和548台机械设备才得以顺利进驻,为主体工程全速推进打开了局面。
凿开高山,还要横跨深谷,洪溪特大桥,就是要“硬碰硬”,在被洪溪切割的峡谷间架起一座墩高177米、跨径265米的矮塔斜拉桥,是整个文泰高速最难的节点工程。以桩基施工为例,洪溪特大桥主墩承台位于陡坡悬崖上,施工桩基前需要进行桩基基础及边坡开挖和防护,仅驾驶挖机爬上山顶就用了近2个月。
洪溪特大桥是亚洲最大跨径矮塔斜拉桥,南浦溪特大桥为浙江省高速公路同类型桥梁中跨径最大的上承式钢管拱桥,此外,国内首座波纹钢腹板工字型组合梁桥飞云江大桥、采用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的珊溪大桥、葛溪大桥、南山大桥,在文泰高速“桥隧俱乐部”的称号背后,每一座桥梁的搭建,每一个隧道的挖通背后,都包含着建设者的一路艰辛。
“纵身绝壁深谷,跨越这最险的天堑……”12月21日上午,在即将通车的文泰高速洪溪特大桥上,一群来自浙江交通集团的文泰高速建设者唱响他们的原创歌曲《梦圆文泰》。
浙江交工文泰4标党支部书记章长广和他的团队是这首歌的贡献者,他们用4天时间自己作词,请人谱曲,倾情演唱,简单的歌词饱含真情。章长广介绍这首歌的来历时热情洋溢,毫不掩饰对自己团队的赞赏。“我们是一个80后带领的90后团队,70%都是90后,主力是2017年和2018年的大学毕业生,才出校门即上工地,平均年龄二十五六岁。”文泰高速是一个挑战性的项目,但正是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践中,这些年轻人快速成长。
37万泰顺人翘首以盼
位于浙江南端崇山峻岭的最深处,泰顺是全省最后未通高速公路的内陆县。被重重大山封锁,“出山”成为泰顺人民十分迫切的一件大事,“飞跃”在浙之巅的文泰高速,将他们的高速梦照进了现实。
征迁是很多工程遇到的第一个难关。但在文泰高速上,却是另一番景象。“造高速要征迁的时候,我们开了听证会,没有一个村民投反对票。”南浦溪高速出口边上的新兴村党支部书记夏念藏说。以往最复杂的征迁工作,在文泰高速仅用了10个月就实现主线政策处理“清零”,成为全省完成主线政策处理用时最短的一条高速公路。张仲说:“极少有一项工程,当地百姓会如此配合。”
汤垟是罗阳镇鹤联村月山下自然村下面的一个小村庄,现在这里是高速的泰顺出入口。以前从这里到泰顺县城是将近7公里盘山路,如今是1.2公里宽阔高速接线。“刚开始测量时,很多村民就自愿过来帮忙砍树、开路。那是最闷热的8月份,村民会熬草药汤等他们来喝。这些年村民大都在外打工,山里荆棘丛生,小路都不好认,两位80多岁村民大爷主动背上柴刀带路。”鹤联村支书沈光青告诉记者,这是一条希望之路、致富之路,村民很支持它的建设。
村庄不远处,有项目正在建设中:余姚客商投资2亿元的明德学校;国宏地产投资6亿元开发的商品房;投资14亿元的浙南国际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通往县外的长途车站也将建起来.……
对于泰顺,交通限制一直是痛点。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林凤超说:“我们接待的客商一批又一批,但谈成的比较少。”去年有一家北京做葡萄酒的公司,认为泰顺的海拔、气候以及优质的生态环境都比较适合葡萄的生长,“来考察之后,他们觉得交通成本太高了,项目自然黄了。”文泰高速的通车,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也让很多去当地投资的市场主体没了后顾之忧。林凤超透露,依托高速以及泰顺周边的毛竹资源,他们目前在做一个竹炭板的项目,与宁波的一家公司围绕竹木加工展开了合作。
“路通了,我们的生意应该会好起来。”在南浦溪村里开饭店的黄加立现在对未来很是期待。他告诉记者,自己2015年到村里开店,由于交通不便,来人少,除前期投入,每年都要亏掉10万元。
县文旅局副局长谢碧石说:“高速开通后,南浦溪成为温州到泰顺的第一个景区,只需1小时车程。”除了交通便利,高速建设本身就传递着一种信心。谢碧石提到,从文泰高速建设传出消息开始,就陆续有旅游项目在文泰开展投资建设,比如建设中的矿坑冰城、玫瑰小镇,还有总投资166亿元的氡泉项目等。
被称为“桥隧俱乐部”的文泰高速,架起了33座桥,享有“中国廊桥之乡”之称的泰顺,同样有33座古廊桥,这是一种美丽的“巧合”。群峰叠翠,溪水潺潺,在南浦溪大桥,古色古香的木拱廊桥与之遥相呼应,从千年廊桥文化到“浙江天路”文泰高速,都印证着深山里交通出行方式的变迁。正如《梦圆文泰》所唱:“路是小康的铺垫”,伴随着大山之间美丽高速公路的横空出世,泰顺将踏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12月19日,在即将通车的文泰高速公路上,“携手奔向幸福路”庆祝文泰高速通车全民健身跑活动在文泰高速主线开跑,700多名项目参建者和跑步爱好者踊跃参与。“这条路,是37万泰顺人翘首以盼的”,不论是建设者,还是当地政府百姓,几乎每个人都会说类似的话。他们盼的,不仅仅是这条路,还有它带来的开放和发展机会。“携手奔向幸福路”,用这句来描述文泰高速的通车,恰如其分。
出行幸福感再提速
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这3个直辖市和10个省份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面积小、多平原的京、沪、津三直辖市较早就实现了“区区通高速”。
今年元旦,文泰高速先行段泰顺县城至友谊桥段3公里开通,浙江实现了陆域县县有高速,不过因为这段3公里的高速路直接连通的是福建高速路网,所以浙江没有宣布“县县通高速”。
过去一年里,这段路只是放行车辆并未收费。每天进出的车流达1700多辆,大都是当地南下福建、广东的车辆,沿着这条路到寿宁半小时,到宁德不过一小时,到福州只要3小时,而泰顺县城到温州走省道也要3小时。泰顺人自嘲说“福建太近、温州太远。”
为何浙江“县县通高速”和周边省份相比稍迟?除了浙江山海阻隔分割交通网的地貌因素外,市场因素是主因。
和周边大多数省份由省里主导建设高速公路的体制不同,浙江的高速公路建设市场是个开放系统,国有、民营、省里、市里、县里都可以投资。这极大地丰富了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来源,但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发达区域、收益好的高速公路大家抢着建,边远地区、深山区、投资效益差的高速公路项目难落地。
比如刚通车的文泰高速公路,概算总投资109亿元,初期预测日车流在三五千辆,通车后预计每年要亏损五六亿元。但高速公路对区域发展的贡献,不能只看公路直接收益的账。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认为,浙江发展到现在,交通规划要从效率向公平效率转变,在交通规划中补齐公平这块短板。而这个公平,就是补齐像泰顺这样的欠发达山区县的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的欠账。
省交通集团挑起了重担。作为省属最大的国企、浙江交通建设的主力军,在省里“十三五”规划提出“县县通高速”后,它迅速联合沿线市县,筹措资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修通了文泰高速。而跨越东海灰鳖洋、投资上百亿元的舟岱高速(舟岱大桥)也在省交通集团的牵头实施下进展顺利,明年有望实现高速通岱山本岛。
如今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浙江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愈发重视补上短板,精准服务浙江经济发展。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浙江将基本建成“3个1小时”交通圈,即省域1小时、市域1小时和都市区1小时通达。
浙江人的幸福感正加快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