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嘉兴:嘉禾大地展风华 平原水乡真精彩

  嘉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水墨丹青、青砖黛瓦,这是嘉兴的历史韵味;古朴乡村,现代城镇,融合共生,这是嘉兴的美好未来。

  立足长三角中心区域的地理优势,嘉兴把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作为连接城乡的关键,计划三年内完成48个镇的美丽城镇建设任务,争取成功创建30个左右省级样板镇,全面开展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把初心使命书写在城乡大地上。

  自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嘉兴市快速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开展“三服务”,深化“双联系”。通过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制定责任清单、工作清单、绩效考核等办法,开展工作约谈,有力地推动美丽城镇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在规划设计上,通过加强美丽城镇技术支撑,率先完成首席设计师全覆盖,全面完成方案编制工作,在全省开展的优秀行动方案评选中,嘉善县、海宁市、桐乡市,南湖区凤桥镇、秀洲区王江泾镇、平湖市钟埭街道和桐乡市濮院镇获得优秀。

  在政策保障上,先后出台《嘉兴市服务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嘉兴市农业农村产业用地保障方法》等政策,全面落实“一镇一策”,切实加大美丽城镇建设政策保障。通过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率先实现2020年计划投资项目开工率和完工率双100%。

  如今的嘉禾大地,已经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美丽城镇建设氛围。嘉兴将着力打造新时代美丽城镇的平原水乡样板,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浙江提供嘉兴方案。

  量体裁衣

  “一镇一韵”创特色

  美丽城镇不能千篇一律,要各具特色、各美其美,才能构建全域大花园。

  秀洲区自开展美丽城镇建设以来,始终立足自身特色,深挖自身优势,打造了一批独具魅力的精品项目,探索改革小城镇长效管理模式,实现“颜值”与“内涵”同频共振,从而达到“美美与共”的全域美丽。在具体实践中充分发挥“双师”制度的作用,规划引领,量身打造区域行动方案,按照“一镇一方案、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品牌”统筹推进,从环境、区位、产业、空间、文化等多方面开展“五美城镇”建设。其中王江泾镇还增加了驻镇文化师团队,专注于本地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让文化回归,让历史还原,并在还原中传承和创新,让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生活的审美需求。

  南湖区紧紧围绕建设“首善之区”总目标,重点打造凤桥镇和七星街道两个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根据实际出台了“一镇一策”:按照“烟雨江南、桃源新城”的小城市发展定位,凤桥镇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和农业产业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十里桃花、水乡寻梦”旅游精品线;而着眼“绿富美”的七星街道,专门聘请了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专家,担任美丽城镇建设首席设计师和驻镇规划师,通过“智慧大脑”管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逐步向全省首个智慧城镇建设迈进。

  平湖市深入实施美丽城镇建设“五大专项”行动,以“项目推进”和“长效治理”两大重点为抓手,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一镇一韵”的特色打造,创新资源保障,实现政策扶持“一镇一策”,鼓励社会参与,营造全民共建共享浓厚氛围,着力推进城镇风貌大转变、大提升,努力建设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和治理美的“五美”城镇,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打造新时代诗意栖居、精致秀美的美丽城镇示范市。

  因美而生,向美而行。如今走进嘉兴,一个个各具韵味、千姿百态的美丽城镇连接城市和乡村,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平湖市钟埭街道加快打造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桐乡市濮院镇加快打造商贸特色型美丽城镇、秀洲区王江泾镇加快打造秀洲区北部副中心、海盐县百步镇着力打造三生融合的“长三角智造高地,杭州湾时尚新城”……古朴乡村和现代城镇交相辉映,成为嘉兴崛起长三角的金名片。

  内外兼修

  紧扣“五美”提品质

  小城镇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镇,是城乡融合的关键节点。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嘉兴全面实施“五大行动”,努力建设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和治理美的美丽城镇,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打造新时代的诗画江南城镇群。

  从春天绽放的郁金香、花菱草,到秋天随风而动的波斯菊、金黄灿烂的向日葵……走进嘉兴港区的“绿城花海”,自由的飞鸟与一片片散漫的花海融合在一起,空气里弥漫着香甜的花草味。嘉兴港区2020年美丽城镇“绿城花海”建设项目以中心城区居民生活区、街巷交汇区和河道节点等为重点,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破硬改绿,增加路灯、休息座椅、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大力提升公共空间服务水平,有效改善城市生活品质,为城镇美丽呈现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美丽城镇建设,不仅要城镇美,还要人们的生活美;不仅在“形”上改造,更在“魂”上升华,让小城镇有内动力、凝聚力、发展力。

  嘉善大云镇立足原有基础条件,审视未来发展趋势,在社会治理方面创新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三朵云”品牌建设,即“云访室”“云网格”“云管家”,打造善治为民治理美。今年4月,大云镇东云村“云访室”试点建设开始后,各村(社区)同步推进“云访室”建设,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信访接待制、红色代办制、信访矛盾排查制等制度,着力打造“小事不出网格,一般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良好信访生态目标。

  海宁市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打造许村镇一月一站点一主题“七号桥班列”、斜桥镇“红链”银行新型邻里中心“红色品牌”。其中,许村镇依托城乡公交车辆,实体化运作,统筹机关各部门服务优势,集成各类服务资源,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每月停靠一个站点,由镇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列车长,镇联村领导及相关领导为副列车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轮值乘务员,开展便民服务,并同步向每个站点区域的群体收集民情民意,帮助村社区企业及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建立流动的问题解决服务窗口,打通“最后一公里”。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小镇风景”美如画;持续补齐功能短板,小镇居住品质日益提升;三治融合推动基层治理,秀出文明之风;善治小镇彰显温藉力量,泽润民心。如今,行走在嘉兴,一种幸福感和获得感油然而生。

  产镇融合

  争当发展“领头雁”

  如果说,环境整治好了是“面子”,那么,产业优化升级就是美丽城镇的“里子”。在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嘉兴厚植产业优势、做深产镇融合,使美丽城镇活力更足、更有底气。

  先进装备制造业和以汽车电子为主要内容的数字经济两大主导产业,渐渐形成产业集群;以欧美、日韩等为代表的高质量外资迅速集聚,科创中心、车创园、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等一大批科创平台林立其中,创新资源在此汇聚……走进平湖市钟埭街道,高端产业集聚、产业特色鲜明、创新活力迸发,一幅“产业美”的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今年来,围绕着“打造浙江智创富美样板城镇”的总体目标和“与沪融合产业高地、宜业宜居精致城镇”的定位,钟埭街道跑出了美丽城镇建设的“加速度”。全街道列入2020年省级项目共19个全部开工,一座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治理美、人文美“五美齐发”的北部新城正在奋力崛起。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引链、强链”的过程。嘉兴以美丽城镇为依托,聚焦和发展优势产业,不断激发城镇新动能。

  其中,海盐县以美丽城镇行动方案为引领,推进创建镇(街道)特色产业发展,强化产镇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多元融合主体:西塘桥街道以“特色产业集群+小镇客厅建设”为核心推进“产业美”,积极推进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大力构建以安费诺、良信、乐威等一批优质电子信息企业为代表的“电子显示产业链”和以山鹰、特力再生等为代表的“环保新材料产业链”,已被认定为省“链长制”试点单位和试点示范单位;百步镇推动集成家居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前产业项目推进顺利,已配套小镇客厅,产业链逐步迈向高端;沈荡镇、于城镇、通元镇依托青莲食品、沈荡酿造、八字葡萄、湖羊、茶叶等优势资源,发展农旅产业……

  嘉善县注重整治腾退与产业发展承接。结合拆违和低效用地企业腾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园(“两创中心”)等建设。以陶庄镇为例,在腾退废钢铁市场的同时,同步建设“两创中心”二期,如今走在“两创中心”的园区里,厂房规整、道路通达、车辆川流不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通过延伸产业链,做强精密机械优质平台,建成后可集聚、招引不少于100家精密机械企业入驻,预计年产值25亿元以上。

  “产业是小镇发展的支撑。缺乏产业经济支撑的城镇是难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嘉兴市美丽城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工业、制造业,还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多元化的产业体系构成了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和命脉之基。从环境美到产业美,蝶变小镇正在加速前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嘉兴:嘉禾大地展风华 平原水乡真精彩 2020-12-23 浙江日报2020-12-2300011;浙江日报2020-12-2300007 2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