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深读

浙江大学中文系走过百年,她的历史值得讲述——

湖山学脉 两浙文心

  《浙大中文一百年》——这册刚刚付梓的竖排线装书,散发出幽幽墨香,仿佛穿越了一个世纪的历史云烟。

  全书凡一万余言,是在三卷、140余万字的《浙江大学中文系系史》基础上辑写而成。放眼国内高校,出版校史者众多,而如此郑重地记录一个系的历史,是十分少见的。

  百年来,浙江大学中文系汇入中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洪流,始终引领近现代以来的浙江学风。“江南学林渊薮”的称谓,名副其实。值此建系100周年之际,她的历史值得讲述。

  整合两浙学术,绵延东南文脉。此处湖山之间,是巍巍邺架,代代人杰。浙大中文系这种深沉广大、博雅专精的学术气象,在当前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浙江文化大潮中一股磅礴力量。

大师星光辉映百年历史

  浙大中文系将2020年作为建系100周年,是以1920年之江大学开设国文系为肇端,这也是现代大学教育意义上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在浙江的发端。还有一条脉络,则是1928年浙江大学文理学院设立的中国语文学门。二水并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学科和院系调整过程中汇聚为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后为杭州大学中文系,直至现在的浙大中文系。

  追忆浙大中文系的历史,我们自然而然地首先聚焦于那些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盛誉的名师大家。夏承焘、王驾吾、胡士莹、姜亮夫、任铭善、孙席珍、蒋礼鸿、郭在贻、徐朔方、吴熊和……有赖这些堪称中坚的大师们引领示范,浙大中文系虽外在形式屡历变迁,而能始终坚守学术命脉。

  “每逢同学聚会、校友相逢,师辈们的‘原典故事’永远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四校合并后新浙江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吴秀明,谈起老一辈大师的点滴往事,眼中就闪烁光芒。这光芒源于大师们在学术领域树立起后人仰望的高点,亦源于他们身上那股经久不衰的精神力量。

  “一代词宗”夏承焘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抗战烽火中,他奔赴龙泉,任教西迁于此的国立浙江大学。“人无老幼,地无南北,今有我无敌。越山苍茫兮钱塘呜咽。我念我浙江兮,是复仇雪耻之国……”在龙泉分校风雨龙吟楼,夏承焘写下了100多首爱国诗词,激发民族抗战精神。

  国学大师姜亮夫以毕生精力捍卫中华传统文化的尊严,至晚年双眼几近失明,却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楚辞学、敦煌学学术遗产。他抄录、拓摹流散国外的敦煌经卷数以千计,一生完成专著数十部、论文百余篇,著述近亿字。姜亮夫曾说:“敦煌的瑰宝流散在国外,研究敦煌学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这是对中国学术研究的莫大侮辱。我希望中青年教师努力,为敦煌学研究做出贡献,为中华民族争光。我相信总有一天‘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词学大家吴熊和师承夏承焘,是浙大中文系发挥承前启后作用的第二代学人之代表。现任浙大中文系主任胡可先教授早年跟随吴熊和攻读博士,参与编写《唐宋词汇评》。“吴先生把自己曾认真批阅过5次的《全宋词》交给我参考。”胡可先说,“我拿到书翻开一看,敬佩不已:举凡天头、地脚,甚至是中缝、行间,都写满了文字,充满吴先生的真知灼见。”

  岁月流逝,后学晚辈目送一位位大师魂归道山,唯其精神不朽、思想长存。“我们不会忘记,无论是在动荡岁月还是和平环境,浙大中文系前辈学人在历史各个阶段留下了上下求索、坚定前行的足迹和身影。”吴秀明发现,大师们的轮廓随时间之流涤荡而愈显清晰:他们生逢大时代、开创大时代,以超凡的学识与品格凝聚大学之魂,树立学人典范。

薪火相传滋养江南学林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名单中,浙大中文系“宋词经典”赫然在列,入选线上一流金课。

  “宋词经典”是浙大通识课程体系中的代表性课程之一,由中文系教学系主任陶然教授主持,胡可先教授、咸晓婷副教授共同主讲。2018年9月在中国大学MOOC课程网上线以来,课程学习人数已超过6万人。

  “慕名而来,尽兴而归。”一位浙大学生这样评价陶然讲授宋词的课堂,“将词史发展娓娓道来,历数一位位词坛大家,从词谈到人,又由人转到词,仿佛打开一坛陈酿,邀请时光隧道另一头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老友小酌一杯,留下满屋余香。”

  大学之道育人为本。今时今日青年学子在陶然、胡可先等老师身上收获对中国古典文学诗性精髓的感悟,正如陶、胡等人从自己的业师吴熊和先生的学识和境界中源源不断汲取治学的养分,而吴熊和又是夏承焘的学术传人,亲炙其学而卓然成家。

  以中国古典诗词为轴,这条无比清晰的师传脉络绵延近一个世纪。浙大中文系对浙江学林丰沛的滋养,由此可见一斑。

  浙大中文系师生系友们至今肃然起敬的,是老一辈名师硕儒无不以育天下英才为乐,把毕生心血奉献给教书育人的事业。

  夏承焘曾写《教书乐》一文,称“一切东西给了他人,自己就少了,或全没有了,只有把学问教给人,不但他有得而我无失”。他桃李满天下,如翻译莎士比亚专家朱生豪,语言文字学家任铭善、蒋礼鸿,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戏曲小说学家徐朔方等等皆是。

  任铭善之子任平也在浙大中文系求学,他回忆自己小时候去夏家做客,常见夏承焘和门下研究生在一起讨论学问,“声调最高的还是夏先生,并且无拘无束,时有爽朗的大笑,将现场的气氛搞得很融洽”。

  姜亮夫为培养我国古典文献学人才呕心沥血。姜亮夫晚年的学生与助手、浙大马一浮书院特聘教授傅杰回忆,改革开放后恢复招收研究生,姜亮夫亲自制订了一个“体大思精”的硕士生培养方案。除请中文系、历史系诸教授讲课外,姜亮夫还请地理系陈桥驿先生讲中国历史地理,物理系王锦光先生讲中国科技史,数学系沈康身先生讲中国建筑,教版本学、佛学的老师则是从北京请的。

  从中国美术学院请来讲《周易》的老师一度因故要中止授课,83岁的姜亮夫用毛笔亲写一封短札:“专题《周易》报告,无论如何请你讲完,为了孩子们,非为吾辈计也。”傅杰说,至今看到那“为了孩子们”的墨迹,仍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某种意义上说,中文系是一个特别“瞻前顾后”的知识专门化教育组织,它本身就充溢着浓重的感念情怀。陶然记得,2012年秋天,吴熊和先生病重,面对病榻前多年追随的学生,他吃力地对大家说:浙江大学的词学是有传统的,不要让它消亡了。“接引后学,言传身教,薪尽火传。这是吾师的教诲,也是我一直努力践行的。”陶然说。

  今日浙大中文系的人才培养,不仅着眼于传承中国文学承载的民族文化传统,也十分注重如何将汉语言文化向世界传播。胡可先说:“特别是中文系先后承担实施拔尖人才计划和强基计划,正是致力于培养基础底蕴深厚,能深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发出自己声音的顶尖人才。”拔尖人才2.0版着重培养富于创新精神与精英气质,将来能够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杰出人才。“强基计划”服务于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战略需求,在文字学、汉语词汇史、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和经学与小学领域,培养能够占领国内外学术高地和话语权的学科引领性人才。

博雅求是铸就学术高地

  几代学人薪火相传,浙大中文系形成了自身独特而丰富的学术传统,在浙江思想文化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陶然认为,中文系的学术传统集中反映在“博雅求是”的系训中——既注重广拓门径以求博雅,又树立求是学风以求专精,从而整合了“浙西尚博雅”“浙东重专家”的两浙学风,使之相济为用。

  在吴秀明看来,这种学术传统生生不息地贯穿百年而又存活于当下,已内化为几代学人的精神生命,一种支撑浙大中文系当下发展、坚守学术家园的“阿基米德点”。

  这一学术传统留给我们的瑰丽结晶,就是浙大中文系引以为傲的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和古典文献研究,并称“三古”。

  古代文学方面,夏承焘的词学研究、王焕镳的先秦诸子研究、胡士莹的话本小说研究在海内外素负盛名。夏承焘、吴熊和的师徒传承,确立了浙大作为中国当代词学重镇的学术地位。

  古代汉语领域的研究由蒋礼鸿、郭在贻等名家开创。蒋礼鸿精通文字音韵训诂校勘之学,其代表作《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首部集中考释敦煌俗文学作品语词的专著,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古典文献学科则是由以姜亮夫为代表的一代学人创建的。姜亮夫楚辞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楚辞通故》被誉为当今研究楚辞最详尽、最有影响的巨著;敦煌学研究代表作《瀛涯敦煌韵辑》对推动中古语音研究贡献巨大。

  “在全系、全校的努力和支持下,我们取得过成就,也不得不面临大环境改变给人文学科带来的边缘化冲击。”胡可先说,中文系发展历程中有荣光也有坎坷,但他始终坚信,人文学科承载着超越学科本身的文化教育作用,不会被学科实用化、教育市场化、学术评估标准化等外在因素牵制发展的脚步。

  守正创新,更上层楼。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浙大中文系的一些新兴学科应时而起,成果丰硕。

  现当代文学形成了以浙籍现代作家为主并辅之以小说、诗歌、影视等文体研究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与优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几代学人的带领下承前启后,欧美诗歌研究、中外小说比较研究等更是在全国学界闯出名堂。伴随文化产业的号角高歌,为适应现实需求的影视文学、编辑出版学等“后起之秀”学科也相继建立。具有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成果也不断涌现,如吴秀明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吴笛教授主编的《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这样就形成了传统优势与新兴学科融合、基础专业与应用专业并进的渐趋平衡发展的局面。

  传统强项“三古”的优势更加凸显。张涌泉开创性的著作《汉语俗字研究》《敦煌俗字研究》等达到了敦煌学研究的极高水平,近年来还致力于对敦煌残卷进行系统全面的缀合。王云路对汉语言文字与礼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工作,出版《中华礼藏》等集成性成果。还有方一新的《东汉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汪维辉的《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胡可先的《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等,都是21世纪以来浙大中文学科产生的标志性成果。

  “积极加入当下社会改革和国家文化思想建设,发挥作为重点大学人文学科应有的‘思想库’和‘文化智囊’作用,是我们的使命。”胡可先说。

  浙大中文系利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平台优势,响应国家《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指导性规划,主持开展了一系列语言扶贫与语言资源保护项目。立足古代文学研究的丰厚底蕴,浙大中文系投身浙江诗路文化建设,积极组织浙东唐诗之路重要课题的研究,参与制订《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与《浙东唐诗之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作为重要单位创建“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主持开展了浙江省文化工程重大项目“浙东唐诗之路诗人诗作研究”。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现在40岁左右以及更年轻一代的新的学人象征和代表着浙大中文系的未来,时代对他们提出了不同于我们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吴秀明说,“我相信他们是不会辜负时代对他们的期待的,他们应该而且完全有能力把浙大中文系引向更加多元、更加开阔、也更加美好的未来。”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7 湖山学脉 两浙文心 2020-12-18 浙江日报2020-12-1800006;21821874;浙江日报2020-12-1800013;浙江日报2020-12-1800011 2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