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部门联动 数据共享 服务前移

江北“服务争效”创出改革新样板

  部门联动 数据共享 服务前移

  江北“服务争效”创出改革新样板

  段琼蕾 张落雁 顾 筠 陈冰曲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2018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宁波发出“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动员令,提出项目争速、产业争先、科技争投、城乡争优、服务争效、党建争强。江北区闻令而动,立足自身实际,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集成化、信息化改革,打造出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服务争效“拳头产品”:以群众视角提供个性定制的基层政务公开模式、个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企业全生态高效审批工作体系等,营造出了良好的便民惠企氛围。

  三年来,江北区的“服务争效”工作取得了多方面成果,包括商事登记改革提速增效、投资项目审批升级加速、政府数字化转型扩面提质、基层现代治理深化推进等,相关业务工作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在全国县级政府透明度指数排名中江北连续3年蝉联前三、荣获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先进集体称号、行政审批服务群众满意率连续3年排名全市第一。

系统集成,让信息从“分散式”到“串联式”共享

  去年8月,迎着“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春风,江北区抓住民生需求小切口,撕开一个改革大口子,对跨部门的变更事项审批实施模式创新,率先在国内开展单点触发“多米诺骨牌”式的企业和个人信息连锁变更机制,撬动政府多部门联动、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流程再造。

  只需填写一张《连锁变更申请表》,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个人就能实现13个事项的连锁变更,企业更可以办成29项信息连锁变更,有效破解企业群众因营业执照、身份证等基础信息变更后引发的其他变更事项跑多次等难题,已惠及企业2000余家、群众300余名。

  “现在到大厅办事的人明显比以前少了,而且取了号马上可以办理。”提及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这两年最直观的变化,宁波大信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工商代办专员邓贝贝这样形容。鲜明对比的背后是江北区多年来打造数据赋能政务服务样板,推动网上“可办”向“好办、愿办、易办”迭代升级,大幅提升网办率的成效体现。

  只用了5分钟!本月初,在位于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北六楼的人社服务大厅内,76岁的宁波市民王丰羽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利用平板电脑办好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历年账户家庭共济备案事项。这样的情景只是江北区开启数字化便民政务服务新时代的一个缩影。去年10月,全国首台刷脸社保卡自助制卡机在江北区正式投用,市民仅凭二代身份证和刷脸验证后,2分钟就可自助办卡。今年5月,江北区在宁波全市范围内率先引入平板电脑帮助参保企业和群众现场注册“浙里办”APP账户,并手把手指导“网上办”“掌上办”,当月,医保18项民生服务事项网办率由57%升至81.5%。

  每当毕业季临近,800余名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要在4天内到现场核验信息,人均排队1小时,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还要专门租借场地,安排近10名工作人员现场集中办理。自从江北区在全省率先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全流程网上办理模式后,这样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申请人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完成办理,行政服务中心只需安排2名工作人员即可,核验申请材料缩减至1份,承诺期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该模式打通网上核验通道,以“数据跑”代替“群众跑”。

  三年来,江北区以系统集成、数字赋能为理念,聚焦强化政务服务数据调用、比对、汇集等能力,实施政务服务场景式集成服务变革,促进行政审批从单个部门独立式向整体政府集成式的政务服务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数字政务服务水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江北区网上办结率94.79%,位列宁波市第二。

高效协同,让审批从“多个事”向“一件事”整合

  如何让“服务争效”真正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江北的答案一直很清晰明确:从办事企业、办事群众的视角出发,为他们量身定制“一件事”审批标准体系,厘清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规范行业标准。

  一张设计新颖的联合申请表、一个量身定制的企业上市集成服务窗口……今年11月,在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商事登记区,新设立的企业上市办理专窗成了大厅内一道“新风景”,引来不少有相关需求的企业前来咨询。“针对拟上市企业,我们创新设计联合申请表,推进基于场景模式的多业务协同应用、表单共用,归并简化为10个填表要素,企业只需将申请材料提交至窗口统一受理,并填写联合申请表,自主勾选需要申请联办的证明事项,就能实现‘一次办’。”江北区审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年来,江北区以群众企业“一件事”办事场景为视角,不断推进了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城镇污水排放、乡村振兴政务服务、国际人才全流程服务、退役军人办事、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等100多个“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

  在此基础上,江北区还不断总结提炼事项流程优化再造经验,创新编制形成标准规范,上升为国家、省、市级标准或标准化试点项目,为各地政务服务提供“江北样板”。

  不久前,江北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国家级)通过中期评估,为全国该领域服务体系标准化的实施和普及打下了坚实基础。江北以“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为改革路径,实施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梳理和编制完成各类标准76个,覆盖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各条“神经末梢”。

  江北区还开展了个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省级标准化试点,按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活动规律,以“出生、上学、工作、结婚、养老”5个重要阶段为节点,创建了以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个人全生命周期办事服务体系,已编制、归纳整理体系服务标准82个。就在本月,由江北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参与制定的《浙江省群众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工作指南》顺利通过评审。

  坚持站在群众视角实施政务公开,江北区走出了一条政务服务与政务公开深度融合的改革新路径。上个月,江北区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召开。与以往不同的是,会议邀请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企业代表等8名公众代表列席,成了江北“政府开放日”中靓丽的风景线。在此之前,江北区上线发布了国内首个涉个人和企业“一件事”标准化政务公开专窗,首批15项个人“一件事”和9项企业“一件事”通过网页和手机端同步集成向社会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政务服务与政务公开研究基地也在当天落户江北。

量身定制,让服务从

“坐等办”向“引导办”前移

  “服务争效”贵在“效”。项目审批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投资信心。三年来,江北区围绕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最多80天”的要求,建立完善代办项目库,从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整体工作链视角,倒排项目审批时间节点,定制最优审批流程,寻求最优审批路径,让企业提前站在“起跑线”上。在“服务争效”号角的集结下,屡屡刷新的“江北速度”伴随江北区行政审批改革走向纵深。

  备受市民青睐的江北中体SPORTS城,一开业就成为甬城健身达人的网红打卡地,每有闲暇,宁波市民张镇麒就会去那里“打卡”,而身为江北区审管办代办专员的他也是该项目从报建到竣工验收投产的亲历者和受用者。

  “该项目需要经过22个部门40个处室的63个审批事项的许可、核准,需提供513份审批材料。”张镇麒表示,只要一个卡壳,整个审批就会停顿。为确保项目审批快速推进,江北区迅速设计了一个先验先测、联合验收的最优审批方案,简化成“并联审批流程图”告知企业。163份审批日志,细化到每个工作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交审批协调小组研究解决方案。最终,该项目从领取土地证到拿到施工许可证,仅用了25个工作日,比土地合同规定的“开工红线”提前了149天,创造了全国同类城市综合体项目审批的新速度。

  现在一走进宽敞整洁的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印着二维码的展板,86个高频事项在“指尖”就能轻松办理;翻开江北区创新编制的各类集成服务“一本通”,涉及1167个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3045个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388个基层群众民生服务事项都让办事群众“触手可及”。

  而在大厅内的自助办理区和等待区,有42名干部打破传统柜台式“坐等”的服务模式,走出柜台,主动靠前为来办事的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此外,得益于江北政务服务2.0智慧大厅平台的推广,目前该中心各窗口都已配备了平板电脑和高拍仪,能够实现人脸识别、身份认证、二维码扫描、电子签名、评价等多重功能。

  作为江北区“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服务争效”的主阵地,行政服务中心解决了全区办事窗口不集中、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中心集聚了不动产登记、税务服务、水电气等所有为民服务事项,此外还提供预约、延时、上门、免费复印、快递免费寄送等服务。

  不仅如此,江北区还将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延伸到百姓家门口。不久前,2天时间,一支由多部门组成的“专班攻坚”突击小分队就为庄桥街道李渡湾安置小区的670户拆迁户办好了安置房交付手续,打通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而这仅仅是江北区推行“四特”(特定人群、特定区域、特定时间、特定需求)场景“一件事”政务服务的一个实际应用场景。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江北“服务争效”创出改革新样板 2020-12-18 浙江日报2020-12-1800004;浙江日报2020-12-1800009;浙江日报2020-12-1800011;浙江日报2020-12-1800016;浙江日报2020-12-1800007 2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