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深读

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永康,发掘、研讨北宋清官胡则的事迹和精神内涵——

这名“公务员”,为何能“圈粉”千年

  古代“清官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弥足珍贵的思想宝库。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狄仁杰、包拯、海瑞、于成龙等刚正不阿的清官、好官形象,给一代代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廉政情结。

  在浙江,也有这样一位清官,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受历代百姓供奉,千年香火不断,他便是永康籍北宋名臣胡则(后世尊称为“胡公”“胡相公”“胡公大帝”)。在永康召开的首届中国胡公文化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民俗学会、省社科院以及多所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度发掘、传颂胡公精神。

  在北宋,胡则曾任权三司使、两度主政杭州,为官四十七载,72岁以兵部侍郎致仕。他勤政为民,深受百姓敬仰,亦人亦神的传奇延续千年,直至今日依然在“圈粉”。

  千年之前胡公如何为官为人?他的生平往事对于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什么意义?如何讲好新时代胡公故事,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

  近日,记者走访胡公文化发祥地永康,试图通过和专家学者、广大干部、普通百姓的交流解答这些问题。

务实为民

千里海塘守住的、免除丁钱留住的,都是民生与民心

  “神,姓胡名则,婺之永康人,守杭有惠政,在郡时无潮患。”——《咸淳·临安志》

  永康方岩的丹霞地貌堪称一绝。秀美山川,人杰地灵,南宋思想家陈亮、清代才女吴绛雪、仁政太守朱仲智、一代廉吏朱方等一批文化名人、有志之士辈出。而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名人,当属被毛泽东赞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北宋名臣胡则。

  胡则自幼好学苦读,27岁时成为永康第一个进士,是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名臣,先后出任知浔州、桐庐、睦州、温州、信州、福州、杭州、永兴军、池州、陈州、杭州等10个州郡,按察江淮、京西、广南西路、江淮、陕西、河北等六路使节,并曾担任户部郎中、礼部郎中、吏部郎中、工部侍郎、刑部侍郎等。致仕后归隐杭州,77岁在杭逝世。

  在老家永康,人们以这般热烈的方式追忆胡公——

  开天门、迎胡公,锣鼓响、号齐鸣,大殿门徐徐打开,然后开始祭叉……“开殿门祭叉”,这个曾经只留存在老一辈人记忆中的传统仪式,今年在永康方岩恢复上演。它不仅将纪念胡公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活态展示,更反映了民众祈求风调雨顺、永葆安康的良好祝愿。

  在他“退休”隐居地杭州,人们则为他留了一方安息之地——

  西湖风景秀,青山埋忠骨。张苍水、于谦、俞樾、林和靖、岳飞、秋瑾……大量文人雅客、有志之士在此“归葬湖畔、长眠湖山”。胡公墓,就在狮峰山腰僻静的龙井源。君子惺惺相惜,身为同僚和挚友,范仲淹为他作2000余字墓志铭,称他“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天下有胡公庙三千。元代黄溍《胡侍郎庙碑阴记》记载‘凡村墟里社,必为祈报之所。故公别庙布满郡境,不啻数千百区’;清代应宝时《重建杭州龙井胡公庙碑记》写道‘浙东千里,几无一乡一邑无(胡)公庙’。”胡公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公书院院长胡联章介绍,当代,仅金华市域经官方正式登记的胡公庙宇就有90多处。

  一个文官,何以让浙江百姓如此推崇?专家学者认为,主要源于胡公在浙江任职期间,干了许多为民、惠民的实事、好事,其中修海塘、免丁钱两件事影响尤其大。

  江南多水患。1026年,胡则出任杭州知州。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杭州街头充斥着许多因潮患而衣食无着的流民。到任第三天,胡则就带上了熟悉水务的幕僚,沿钱塘江两岸,对江堤海塘进行勘查。不久,胡则发布主政杭州的第一道知州令——修筑钱塘江海塘。这一重大举措,也为几十年后杭州的另一位知州苏东坡治理环杭州水系和西湖水患打下了牢实的基础,也才有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城美景。

  1032年夏季,长江、淮河流域大旱,百姓陷入饥荒,但官府仍在催缴吴越时期延续下来的“身丁钱”(人头税),许多人因此离乡背井。年已70岁的胡则挺身而出,接连上书请求免除江南各地的身丁钱。当时朝廷争论很激烈,宋仁宗终为三朝老臣胡则的家国情怀所动,下诏永远免除两浙衢(今衢州)婺(今金华)两州百姓的身丁钱。

  “实干的精神、爱民的情怀,在胡则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吉军认为,千里海塘守住的、免除丁钱留住的,都是民生与民心。

  千年后,受胡公之惠的浙江百姓,依然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永康“胡公粥”公益施粥行动自2014年启动,先后已有几千名志愿者参与。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以溪心胡公殿为基地,开展公益施粥行动。天未亮,他们将红豆、小米、薏米、红枣洗净,和淘好的米一起放进大锅里焖煮。而后,将热气腾腾的粥运送到西津桥头,早起的环卫工人、晨练的市民、有需要的人员都可以免费领取。“我们也想效仿胡公,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牵头人王瑞军说。

勤廉清正

百行以德为首,当官如此,做人亦如此

  “正人君子,淡泊明志。为人应以忠孝仁义为上,当以家国为重;先忧后乐,鞠躬尽瘁。”——《库川胡氏宗谱》

  日复一日,位于永康市西溪镇柏西村的胡公庙总有这样一幕:晨起打板,叩晨钟,击晨鼓;迟暮,击暮鼓,叩暮钟,点琉璃灯,胡公灯长明不灭。

  胡公庙的点灯人是胡银妹,今年86岁,她坚持为胡公庙点灯击鼓已有40余年。“以前是村里的老婆婆负责,后来她年纪大了,就换了寨口村人接班,再后来是我。”胡银妹说,“胡公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是我们村的守护神。这灯,我们传了一代又一代,会一直亮下去。”

  “一代代点灯人的坚守,彰显了百姓崇敬胡公之情,也传达了民众对官正吏清、为民造福的赞许和期盼。”胡联章如是说。

  “言行常思民生之责,掌权律循法纪之规。”永康市古山镇党委书记胡广辉,对胡则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感触颇深——

  胡则曾主管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他发现铜矿管理混乱,经常发生矿难,管理永丰监的官员,有大量贪污藏匿官铜的行为。面对胡则调查,有人威逼利诱,想让他放弃。胡则严词拒绝,继续深查,依法追究;同时对铜矿的管理进行规范,完善法度。经过整顿,胡作非为的官员们收敛了很多,官场风气也为之一正。

  “党员干部服务基层,要为民请命、为民立言,绝不能缺乏主动、缺乏激情、缺乏责任意识。”在永康市象珠镇镇长胡乾喜心中,印象最深的故事,是胡则为百姓“力保庄田”——

  福州濒临东海,五代时期隶属闽国,有大片无主滩涂。纳土归宋后,官府将改造后的滩涂作为“官庄田”租给当地的佃户耕种。后来宋太宗施仁政,下旨让佃户直接成了田主,只需缴纳少量的田税。1025年,胡则出任福州知州。朝廷有人打起了这些官庄田的主意,先是打算向田主加收田租,胡则据理力争,朝廷只能作罢。后来朝廷又想把官庄田收回来,再拿去出售。为此,胡则三次上书朝廷,要求诏免此事。他在奏章上写道“百姓疾苦,刺史当言之。而弗从,刺史可废矣”。这是胡公版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传统儒家的为官之道,要求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既重视“官能”,也重视“官德”。“百行以德为首,当官如此,做人亦如此。”原永康市文联副主席麻建成说,官员也是人,胡则身正为范的榜样力量,也是他被后世尊崇的一大原因。

  “为人者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是《胡氏家训》留传下来的祖训。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及当时吴越文化影响的《胡氏家训》,内容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的方方面面。“家道盛衰,皆系于积善与积恶而已”“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侥幸心”……朝代更替,时光流转,一代代胡氏后人一次次把家族行走的方向指向读书、指向德善。据宗谱记载,继胡则之后,胡氏一门进士及第多达54人。

  “胡则的一生看似平凡,只是一个古代官员,但他关心民众疾苦,给百姓带来实惠。”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谢冕评价道,胡则功国惠民的政绩和刚正不阿的道德风范,逐渐积淀为永康胡氏家族的家规家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活化传承

不断挖掘的胡公文化,正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地标

  “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范仲淹所撰《兵部侍郎胡公墓志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一千古名句,把浓厚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同为北宋名臣的胡则与范仲淹相差26岁,范仲淹恭称胡则为老师。作为“忘年交”,他们最大的情感交集,就在于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敢于为民请命的胆识。

  浙江古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胡浙平说,胡则身上集中体现出“三种情怀”:高尚的家国情怀、深厚的为民情怀、充沛的人本情怀,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共同组成了胡公文化的当代价值。

  千年后,如何将胡公的历史价值、文化精神传递下去?

  正衣冠、敬胡公、明志向……前不久,永康市堰头小学64名年满10岁的学生登上方岩,以敬拜胡公的方式宣告成长,这样的活动连续办了3年。“‘十岁上方岩 励志敬胡公’,是新一代永康人的必修课,激励着学子求真向善、报效桑梓。”永康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童宇明说,胡公文化已经深深地烙在永康人心中。

  为了系统性挖掘、传承、发扬胡公文化,2010年以来,永康市先后成立胡公文化研究会、胡公书院,相继整理出版长篇历史小说《胡公传奇》、史料手册《胡公故事》和胡公之路寻访记之《胡公足迹》与《一带清风》。2016年3月,中纪委网站推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北宋名臣胡则》,2019年11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人物记·胡则》,更是将胡公文化传递到全国。

  “随着胡公文化的不断挖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胡公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中来。”胡联章告诉记者,今年胡公文化研究成果迎来“井喷”:首届“中国胡公文化研讨会”成功举行,中国胡公文化研究院在永康成立,由一众知名学者编写的《大宋清官胡则》一书出版发行,“寻访胡公路”遍及全省20个县(市、区)……与此同时,以艺术手段创新胡公文化传播,婺剧《清正胡公》和《胡公谣》《胡公之歌》等系列文艺精品陆续创作出品。“胡公与胡公文化的知名度还需要大大提高,以有助于培育时代新人、致力人民伟业。”胡联章说。

  不久前,历史人文纪录片《胡公》项目在永康正式启动,标志着胡则“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的形象即将登陆大荧幕。永康市还计划筹措拍摄《胡公》电视连续剧;在城区建设胡则公园,打造国家级廉政教育基地,以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

  “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将胡公文化打造成永康乃至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地标、文明展示的‘靓丽窗口’。”永康市委主要领导说,将坚决扛起保护文化遗存、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活化利用独特的深厚人文积淀,更加注重宣传、转化、融合,更好发挥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书写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文化新篇章增光添彩。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7 这名“公务员”,为何能“圈粉”千年 2020-12-16 浙江日报2020-12-1600005;21801345;浙江日报2020-12-1600020;浙江日报2020-12-1600019 2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