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当好“关水龙头”的人

——记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

  如今的温州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有一群人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是筑牢城市公共卫生防线的“隐形卫士”——疾控中心疫情防控人员。

  日前,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总结表彰大会上,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被授予“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接过沉甸甸的荣誉,温州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曾士典感慨:“疫情面前,疾控人使命在肩。疾控人没有冲锋前线救治病患,却每天与病毒正面‘交战’。守护群众健康是我们职责所在。”

  与看不见的敌人较量

  时间回到年初战“疫”时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温州市疾控中心全体人员众志成城,迎难而上。

  早在1月2日,得知武汉出现疫情不久,温州市疾控中心党委立即组织召开内部会议,部署防控工作,提前储备消毒、防护物资,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拉响温州疫情防控的“警报”。

  抗疫战鼓随时可能擂响。1月17日,温州确诊全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彼时,群众对疫情并不了解。“排查传染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我们不能有丝毫马虎。”温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余向华记忆犹新,通宵达旦后的那个凌晨,在团队紧密协作下,全省首份病例流调报告出炉。

  越是艰难越往前。随后,在温州市疾控中心党委带领下,全市上下600余名疾控人员全力投入战斗。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实验室检测、疫情应急处置、群众个人防护指导……疫情防控一环接着一环,系列工作在温州紧锣密鼓有序展开。

  与“敌人”较量,不打无准备之仗。流行病学调查,能快速了解病毒“进击”路径。而流调时与隔离人员“亲密对话”,却与病毒距离最近。“不能错过任何细节,还要适当保持怀疑。”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倪朝荣不顾危险,与隔离人员对话一两个小时,写完分析报告,还要仔细分析对方的话语,不漏掉任何疑点。

  在疾控中心检测实验室,各类核酸检测试剂和仪器,层层隔离、防护严密。最早,该市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样本都送到这里检测,微生物检验科科长孙宝昌忙得24小时连轴转。“一旦收样,团队就得马上进行筛查、检测、报告分析。”在他看来,这是为摸清病毒底数,有助于疫情研判。

  战“疫”前线,同样堪比“排雷”。随着年初乐清疫情发展,疾控中心副主任邵永强带队,第一时间蹲点指导,每天奔走在街头,采样、流调、检验、健康教育、消毒指导……各项工作无缝对接。最忙的时候,一天只睡3小时。

  群众身边的隐形卫士

  时间紧、任务重,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不得不打起“游击战”,所有业务科室人员工作打通,学习各项疫情防控知识。1月还忙着流行病学调查,2月下旬就转战到复工复产工作,3月严防境外输入……团队在社区、学校、交通卡口等各个公共场所“巡逻”,“明查暗访”各地防控举措,传播防控知识。“有记录体温吗?”“口罩是否备齐”“看下消毒记录”……成为那段日子,大家说得最多的话。

  早发现、早报告、早排查,才能防止疫情反弹。在防疫督导基础上,疾控中心精心绘制了一张大数据地图。应急指挥办公室里每天灯火通明,每发现一处疫情,工作人员便对照地图,即刻联络密切接触者。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群众的疑惑从疫情转向复工复产。团队一边耐心解答,提供专业建议,安抚恐慌情绪,又投入大量精力编制各类符合地方实际的处置预案、防控指南、教育手册、防控保障方案等。

  “我们必须提供精准的防控指导。”在曾士典看来,抗疫“战场”,疾控人员更像是“关水龙头”的人,要实时把握疫情进展。自疾控中心党委成立疫情分析研判团队以来,团队已撰写专题分析报告210余份,30多次专题会议上,分阶段提出疫情防控建议百余条。

  现在,温州各大学校、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交通卡口等,都能看到一本“蓝本”——由温州市疾控中心编制的新冠肺炎防控健康教育手册,内容精细化到11类人群、13种场所。群众有疑惑,都能对照手册找到疫情防控明确的指导示范。

  疫情防控工作,渗透在这些细枝末节里。连日来,温州疾控系统人员仍旧忙碌不停,穿着标志性的“中国卫生”马甲,坚持奔走在各大活动、会议保障现场,协助各部门开展系列人防、物防等举措,守护市民健康。“持续奋战,直到抗疫胜利的那一刻!”曾士典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当好“关水龙头”的人 2020-12-14 21686629 2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