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让每一个社区都成为共同体

——绍兴推进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纪事

  如同细胞之于人体,社区治理的优劣决定社会运行的质量。

  着眼于构建一个个社区治理共同体,绍兴市探索以“契约化”共建,推进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在这里,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党员个人签订协议,不仅聚合多方力量,更把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深入到社区治理的管理、组织、联动、服务等多重环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这纸合约,历久弥新。推进治理现代化,如何加快从“事”到“制”“治”“智”转变?如何让社区变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绍兴正聚合各种力量,对此作出新探索。

  组织的引领力

  ——核心作用落到实处,基层治理有了“中枢”

  “契约化”共建诞生于越城区府山街道越都社区,这并非偶然。

  这个地处绍兴市中心的社区,较早遭遇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脱节的问题:社区党建曾经“挂在墙上”,制度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上万人的社区,办事缺人缺钱,如何提升服务能力?社区凝聚力不强,大事小事“干部一头热、居民冷眼看”,如何激发自治活力?

  2008年5月,越都社区率先破题,与辖区内20多个单位签订协议,探索“契约化”共建。社区党组织通过走访,了解党建需求,提供个性服务;驻社区单位根据自身优势,开放共享资源,助力社区建设;双方还用公示、考评等方式确保合约履行……

  自从有了这一抓手,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在绍兴落到了实处。如今,绍兴全市共有2426家单位参与共建,实现315个社区全覆盖,并被列入全国城市基层党建优秀案例。

  更难得的是,“组织签约”还向“人人契约”延伸,在职党员到出生地、居住地“两地报到、双岗服务”,非在职党员到社区“亮身份、履契约”。其中300余名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被吸纳为街道、社区党(工)委兼职副书记或委员。

  “签下协议,就要履行党员职责。”柯桥区机关干部潘邵明说,过去到社区报到,有些只是填张单子、走个形式,人到心未到。而这纸协议让每位党员每年至少参与两次社区服务,履约情况直接与选拔任用、单位集体荣誉挂钩。

  分布在各行各业的8.5万名党员相继融入,使社区党组织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中枢”,社区结构也从松散变为紧密。“党建联盟”“大党委”“红色矩阵”等一个个新型组织在社区涌现,打破行政壁垒、破除条块限制、凝聚党建合力,释放强劲的能量。

  上虞区百官街道金鱼湾社区有一个联勤党支部,由街道牵头成立,社区与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应急救援等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支委委员,每月召集会议,共商大小事务。基层治理有党组织引领,小区盲道移位、整栋房屋漏水等困扰多年的难题逐一解决。

  “开展‘契约化’共建,基层党建从‘挂在墙上’变为‘干在实处’,从单位制‘小党建’变为区域化‘大党建’,提升了党组织的统筹、动员、服务能力,引领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完善。”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琴英说。

  责任的驱动力

  ——共建共享既是柔性协议,也是刚性制度

  从社区上门求助,到单位下沉服务,柯桥区柯桥街道双渎社区党总支书记周燕玲切身感受到“契约化”共建带来的变化。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今年初以来,柯桥区供水集团、电力公司、瑞丰银行等12家共建单位在社区创设轮值主席制度,每月由一家单位牵头,召集大家实施一项民生工程,电表箱换新、顶楼供水系统改造、个体工商户小额贷款工程等相继开展。

  有形的协议背后,是无限的机会共享。

  借助这一方式,签约单位最大程度开放资源,使城市治理的细胞充满活力。2019年以来,绍兴千余家驻区共建单位梳理出公益资金、医疗卫生等236项资源,助力社区满足小区停车、环境改善、健康咨询等民生需求。

  “通过约定单位向社区开放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双向互利,为这一机制注入了可持续的动力。”绍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树森说。

  在越城区府山街道书圣故里社区,居民大多住平房,平日在家门口支个三脚架晒衣服,秩序杂乱。社区想建几个晾衣场,但缺场地和资金。同处一个空间,书圣故里景区有不少资源,却担心居民晾晒会影响游客体验。

  一纸合约,就是制度创新,打开了双向互动的窗口。2018年以来,景区、社区联合选址,统筹5万元新建4处晾晒场,难题迎刃而解。

  这种互惠互利的模式,激活企业、商户、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热情。在越城区灵芝街道外滩社区,24家商户组成党建联盟,两年来开展大量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在频繁互动中,商家和居民不只是买卖关系,而成为植入社区、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服务商。

  签约履约,包含的不只是双方的柔性协议,也意味着相互约束的刚性制度。

  今年4月,府山街道举办一场特殊的拍卖会,牵动西小路社区居民的心:竞拍的不是商品,而是社区和居民代表商议达成的民生事项。成交与否,关系社区建设成效。

  “以往社区和共建单位商议,办什么事、办成什么样很随意,也有摆花架子的情况。”社区党委书记周丽丽说,近年来推行共建项目化管理制度,让社区列项目,共建单位以竞拍、众筹等形式履约,居民代表监督评议,确保事项都是社区要办、居民想办的。

  今年西小路社区提交的“水岸法庭”项目,由市质监局、派出所等单位联合竞拍成功。他们每月派人开展“防诈防骗”“食品安全”等授课,每次有上百居民参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这里,每个约定项目都有明确的任务书、时间表、责任人,一个“社区资源社区共享,社区问题社区解决”的治理闭环逐渐成型。

  共治的协同力

  ——社区成为有黏度、有互动的共同体

  更有意义的事,在柯桥区华舍街道龙城社区发生。

  这个两年前才建成的新社区,1万多居民来自全国各地,还有海外人士,邻里之间较为陌生,相互交流不多。

  随着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16个单位入驻,社区开展“契约化”共建,情况明显改变。这些单位不仅组织文体活动、开展各种服务,还在社区成立旗袍队、太极拳协会、孔子课堂等10余个团体,吸引500多居民参加。“有了这些纽带,邻里关系越来越紧密了。”社区党支部书记周良英说,今年初推选楼道长,一些原先不关心社区事务的居民也报名了。

  “契约化”共建,使社区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安居乐业的家园。更多居民与社区有了情感联系,成为基层治理的创新力量。

  越城区城南街道高立社区曾被一个难题困扰:7名工作人员,如何服务好7000多居民?他们忙得脚不沾地,却经常吃力不讨好。

  通过“人人契约”这个杠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在党员带动下,社区先后成立沿街业主自治小组、徐姐调解小组等27个自治小组,300多居民主动参与,帮助社区分担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事务。华滨路因环境脏乱差被居民投诉多年,去年8月沿街业主自治小组成立后,不到一周就众筹资金进行整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社区主任徐爱意说:“有了自治小组,社区工作好做多了。”

  这纸协议的指向,就是让居民成为治理主体,最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而在不少社区干部看来,深化服务的过程,就是组织群众、精准治理的过程。

  一个叫“生活北海”的智慧服务微信小程序,今年初在越城区北海街道上线。小程序设置政府服务、百姓服务、社区商业三大版块,打破17个社区、上百个共建单位的边界,实现资源共享,居民不仅可以享受各种民生服务,还可以线上投诉、曝光问题,后台专属基层干部、党员、志愿者承诺3天内处理结案。

  “社区治理要下足绣花功夫。在满足居民需求过程中,我们同步把治理工作做好了。”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国良说,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近6万人,超过居民总数的85%,日活近3000人次。

  无论线上线下,一个有黏度、有互动的社区治理共同体,都已成为现实。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让每一个社区都成为共同体 2020-11-30 21717503 2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