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退休教师包学冠决心去新媒体世界“闯一闯”——
高龄网红
巧说孝
本报记者 张亦盈 通讯员 刘进希 郑国崟
“你的任性,总有人为你包容,你想起你的往事了吗?”日前,抖音上一段34秒的小视频播放量超过600万次,点赞30.5万次,转发评论1.2万条。视频中,女儿与父亲赌气远嫁,后来受到伤害回家寻找父母安慰,父亲虽然嘴上说着不接纳她,却每次都躲在门口默默守护着女儿。有网友留言:“看得我泪流满面。”
视频的发布者,是一位88岁的老人。他叫包学冠,文成县珊溪镇人。他曾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已退休20余年。作为抖音“新秀”的他,在珊溪镇街头村却是家喻户晓的“包老师”。
“这个村里最忙的就是包老师了!”走在街头村,总能听到邻里街坊这样评价包学冠。
采写孝顺事迹、组织评选孝顺子孙,在街头村,总能看到包学冠忙碌的身影。在他的组织下,街头村老人协会“孝顺子孙”评选活动已连续开展28年。28年的坚守,使街头村成了文成县“孝文化”的发扬地。
包学冠说:“1991年,街头村发生了几起打骂父母的事。为此,我们采取评先进的措施推行孝文化,至今已评出先进孝顺子孙一共300多人次,不孝顺的现象销声匿迹。”
每逢有好的事迹,包学冠都会用相机和笔记录。2014年,他编著的《孝行街头》《西峰晓辉》《满路芳华》3部书相继出版,100多万字,有诗、词、快板、三句半、民间故事、新闻报道,记录了街头村139个孝顺子孙的故事。
每年春节,包学冠都要聚集子孙同堂,带上随身话筒,对过去一年家族成员的表现进行褒奖。晚宴末了,大伙一展所长,表演节目,俨然一场“家庭春晚”。用包老的话说,家和才能万事兴。
年轻一代是孝文化的最大受众群体。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接受孝文化熏陶?这是包学冠常思考的问题。
“我听村子里的年轻人说,现在抖音火得很。”包学冠说,也许只有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来传播孝文化,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虽是耄耋之年,但包老决心去新媒体的世界“闯一闯”。“你看,我在街角的手机店买的,智能手机。”说着,包老拿着手机,麻利地解锁。我们在他的手机界面上看到,微信、抖音、火山小视频等应用软件一应俱全。
下载安装、注册、发布……这些在年轻人看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对包学冠来说却不那么简单。他要不断向村里的年轻人请教,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常人的数倍。
在文成县政府、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包学冠找到专业人员用插画视频的形式,将自己对孝文化的理解,制作成短视频,每周一期,发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每期内容由包老亲自把关撰写,该系列短视频一上线就获得网友连连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