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专版

千里入蜀助脱贫 情系竹海传“真经”

罗 意 牛超杰 邵 迅

  “一般出笋的适宜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通过覆盖废竹屑可以改善竹笋生长所需的温度条件,使温度稳定在17~20摄氏度,促使苦笋提早出笋。”日前,四川省叙永县水尾镇的苦竹早出丰产培育试验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头发略微花白、衣着朴素的龙游县林业局教授级高工吴柏林忙着指导大家整地、覆膜,进行新一轮的试验。

  今年58岁的吴柏林,与竹结缘30余年,24岁自浙江林学院经济林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林业专业工作。2018年,已不再年轻的他踏上了前往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的援川旅程。3年来,吴柏林在龙叙两地之间来回奔波,几乎跑遍了叙永的每一个乡镇,全面掌握了叙永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面对当地苦竹笋产量低、村民增收难等诸多难题,吴柏林想到:叙永和龙游虽然相隔很远,但相处同一纬度,自然条件相似。龙游县多年来深耕竹笋产业,已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技术管理模式,能不能复制?

  “试验是否有效,必须扎根田间地头。”于是,吴柏林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一起,将浙江雷竹覆盖技术嫁接到叙永的苦竹上来,开展“苦竹早出丰产培育试验”,在林地清理、种苗选育、留笋养竹、施肥经营等方方面面开出了一张精准改造的“药方”,这让苦竹笋种植效益大大提升。“经过试验,苦竹出笋提前两个多月的时间,采笋期延长了51天,亩均收益相对于以往实现了6倍的增收。”如今,这片苦竹让这里的百姓走上了“甜”路。

  针对种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吴柏林还编制了《毛竹丰产栽培技术》《苦竹早出丰产栽培技术》等简单易懂的科普资料,同时免费将200多本培训教材、科技专刊赠送给当地技术人员和林农,提高技术人员和林农的科技素质和科技水平。“砍四留三不过七,一垦二肥调间距……”在开展培训时,吴柏林考虑到林农文化水平不太高,就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手把手地教他们。

  仅仅两三年的时间,叙永竹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产量提升了,如何扩大销售,在更深层次上实现对竹笋资源的再开发,成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系统性考虑的问题。在吴柏林的牵线搭桥下,龙游外贸笋厂和部分竹笋贩销大户赴叙永洽谈,打通了叙永竹笋销往江浙沪地区的渠道。去年春节冬笋销售旺季,当地的冬笋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售价创下每公斤7.5元的历史新高,带动叙永竹笋销售2200万元。

  30多年来,吴柏林获得过众多荣誉。但在他眼里,最开心的还是帮助老百姓。“作为搞专业技术的人,最有感触的就是专业技术能够发挥作用,改变当地林农的传统经营理念,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吴柏林说,“我这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也是一种成功。”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8 千里入蜀助脱贫 情系竹海传“真经” 2020-11-26 浙江日报2020-11-2600012 2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