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法治杭州

让为民调解“多开一扇门”

刘 乐 麻伟静

  2016年6月,杭州成立了全国首家以律师为主体的专业性调解组织——“杭州律谐调解中心”,踏上了积极探索律师调解工作先行先试的新路程。

  近年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杭州市司法局共同推进律师参与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指导市律师协会在法院试点派设律师调解工作室及建立在线委派调解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事人选择律师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目前,杭州形成了律师调解“60+1”工作模式,即60家律师事务所调解工作室与1家杭州律谐调解中心,作为中立的第三方调解矛盾纠纷。随着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的全面铺开,通过律师调解工作室进驻矛调中心和嵌入“一码解纠纷”平台的方式,按照低价有偿原则,解决案件标的大、案情疑难复杂、专业性强的纠纷,杭州律师调解市场化也在不断深入……

  2015年,退休后的周先生听信朋友劝说,将自己用于养老的10万元购买了朋友公司的股权。但是五年过去了,约定好的退股条件无法兑现,连本金都无法收回。无奈之下,周先生于今年7月将该公司起诉到西湖区人民法院,西湖区人民法院委托浙江汉鼎律师事务所“律师调解室”对双方进行诉前调解。

  经过数次与原告、被告双方的充分沟通,该案调解员张永辉律师在了解双方的争议焦点后,详细讲解了《公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股权投资与民间借贷的相关规定,并告知双方司法诉讼存在的预期风险。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解,周先生同意让步以便早日拿回投资款,公司方也同意退款。双方到西湖区人民法院调解中心签署了调解协议,并向该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确保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相对方可以根据裁定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周先生长达数年的辛苦追资,通过律师之手得到圆满解决。原本费时费力打官司的烦恼也一并得以免除。

  “妥当、公正、迅速、廉价地解决纠纷”是民事诉讼追求的普遍理想。面对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审判压力,律师调解在及时化解民商事纠纷、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纠纷快速高效得到解决方面有着天然优势。

  “律师调解让老百姓多了一个解决矛盾纠纷的途径。相较于其他调解,律师作为专业精英群体,在主持调解的过程中,说服当事人的主要依据是法律规定。”杭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律师调解员以居于中立第三方的地位,促使当事人各自认识、理解己方立场在法律上是否有理的“强弱”态势,并在法律框架内,协助双方形成利益兼容的解决方案。

  让司法更有成效。作为非诉纠纷解决方式的重要组成,律师调解所具有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法治化要素,为调解制度的完善注入了活力。与判决相比,律师调解不仅节约时间、履行率高,还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律师调解的专业性,使其能以柔性的权威,以和风细雨式的“渗透”,在法律知识的普及、法治意识的增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杭州律谐调解中心在4个法院和14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了调解工作室,全市60家律师事务所设立了律师调解工作室,对接全市14家基层法院,协助开展矛盾化解工作,使律师调解覆盖了诉讼内外的全过程。

  此外,1000余名律师调解员进驻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及浙江ODR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在线上开展纠纷诉前化解工作。

  作为律师调解工作试点城市,杭州的律师调解工作采取政府资助与市场化收费并行的经费保障机制。“目前,律师调解处于‘公益+收费’的起步阶段。律师参与调解,不成功不收费;对于调解成功的,只收取40%的费用,兼具公益性和市场化。”杭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杭州律师调解的参与度不断深入,调解案件范围逐步扩大,调撤案件的成效不断提升。目前,杭州律师调解工作已开展12000余次,调解成功率47.3%。据统计,去年全市法院律师调解成功案件平均用时18天,律师事务所调解工作室调解成功所用时间更少,最快的一起案件,仅用半小时便成功调解,并当场履行和解协议。


浙江日报 法治杭州 00016 让为民调解“多开一扇门” 2020-11-25 浙江日报2020-11-2500009 2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