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在都市花园里,奏响田园新曲
南 苏
鄞州:在都市花园里,奏响田园新曲
南 苏
绿水逶迤,花木交辉。白墙黛瓦,美丽庭院错落有致,沐浴在冬日暖阳下,鄞州美丽乡村,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鄞州不仅有拥江揽湖滨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山水林湖田的丰富资源禀赋,还有经济实力雄厚的发展基础。底子好、起点高,自然标准就高、目标就远。
近年来,鄞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优美、村庄秀美、产业富美、治理和美、生活甜美”为新要求,通过实施城乡联建、产业提档、环境提质、基层治理、富民强村五大工程,高质量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区,着力打造“一环、五片、十带”联动融合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大花园。
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连续9年获得省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称号,荣获2019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一项项荣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见证,也是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的底气之源。
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一股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在鄞州的广袤乡村勃发。它追寻“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向往,使这里每一寸土地的乡韵、乡土、乡愁、乡风得以不断延续和升华。
左手诗意,右手繁华
有人喜欢大都市的热闹繁华,有人喜欢乡村的宁静悠然。正是靠着城乡融合发展,让左手诗意右手繁华的生活在这里成为现实。
郁郁葱葱的绿化环境,干净整洁的路面,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农民公寓楼,一幢幢红瓦白墙的联排别墅,掩映在绿树红花之间。公园里,促膝而谈的村民笑容满面。
“有女不嫁湾底”,曾是湾底村贫困的真实写照。如今,湾底村被称为“都市中的花园”,是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多年来,湾底村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三产并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从1998年培育桑果种植产业带开始,湾底村建成了近700亩涵盖10大类50多个品种的精品水果种植基地,并形成花卉、蔬菜、果品三大农业及深加工产业,农户纷纷走上致富路。在又一轮创业中,湾底村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同时抓住城市发展机遇,打造“都市中的村庄、城市中的花园”。数据显示,湾底村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包含餐饮)年收入9000多万元。
放眼鄞州,全区着眼促进城乡形态面貌统筹融合,把镇村建设放在全域都市化大局中来谋划、来推进,通过制订《鄞州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9-2022年)》和《鄞州区乡村整治提升与产业发展三年规划(2019-2021)》,以“一镇一线一业、一村一特一品”为目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十条风景线、百个重点村、千里游步道、万亩特色产业园),着力构建村在线上、园在线边、产村结合、农旅文体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新格局。目前,1/3的村都创建成为省级以上各类示范村。
在城镇层面,在建强都市核心区同时,鄞州更加注重提升城镇节点功能。比如,大力推进姜山田园卫星城和中心镇、小城镇建设,加大城镇产业导入、产业培育、产业转型,最大程度发挥城镇“连城带村”的作用。
在村庄层面,鄞州围绕“一村一品一特”打造目标,总结推广20年村庄建设经验,采取整理改造和联户自建为主的建设模式,引入项目实施清单制和问题解决销号制,全区新一轮已启动村庄建设32个,项目总投资超4亿元,逐渐走出了一条集约利用土地开展村庄建设、有效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形态的新路子。
善治善为,惠民暖心
晚饭过后,掏出“文明督查员”的红袖章,拿上钳子、手电筒,拎起塑料桶,60岁的姚宏法从村委会出发了。他和同事挨家挨户进行垃圾分类抽查,村道上看到垃圾会随手扔进塑料桶里。“村里的环境靠每个人努力,我们当干部的就得冲在前面。”
2015年起,陆家堰村开始向乱扔垃圾、乱堆杂物“宣战”,最脏最累的活,党员干部来做;村中心的小公园原来是杂草丛生、建筑垃圾成堆的地方,党员干部就利用业余时间搬运清理干净,然后根据土堆的高低起伏设计了一些景观,仅用很少的钱就让“脏乱差”变身“高颜值”。
随着垃圾分类、文明养犬、门前三包等顺利推进,陆家堰全村垃圾分类率实现100%,“洁美陆家堰”渐成品牌。环境优美的背后是村民广泛参与,村里通过“六点半说事会”“说事长廊”等载体,邀请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和村民参与,梳理出乡村治理过程中需要集中商议的具体问题。如一次“六点半说事会”中商议解决停车难问题,几户村民无条件将自家门前公共区域贡献出来,让村里划分停车位。10多年来累计“说事”9200多项。
陆家堰村创新“契约式治理”模式,村支部、村委会坚持“法治思维”以及“民议、民办、民管”的治村理念,探索“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新路子,村班子变成了百姓口中的顶梁柱,推动新老陆家堰人普遍形成了“美丽家园人人共享、文明村庄共同维护”的主人翁意识。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开展乡村治理,鄞州有基础、有特色、有亮点,鄞州牢记“湾底嘱托”,不断更新乡村全域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思路举措、优化治理体制机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的“鄞州解法”——
2018年以来,鄞州依托“基层治理创新年”,大力探索乡村全域治理模式,出台《城乡基层公权力规范运行“三清单一流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方案。
2019年8月,区委专门召开十四届九次全会,专题部署乡村治理工作,审议出台《关于党建引领打造全国乡村全域治理标杆区的决定》。
2019年在北京举办的乡村全域治理体系研讨会上,鄞州乡村治理工作经验受到与会专家学者肯定,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宁波中心落户鄞州,鄞州乡村治理工作全国瞩目。
行走在鄞州,沿村而行,目之所及,皆是井然有序、安居乐业的动人图景。
遇见美好,未来可期
来到上李家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淳朴淡然而又不失现代化气息的美丽村庄。满目苍翠之间,气派的别墅、整齐的厂房、纵横的道路和幽静的公园亭榭,仿若繁华的都市,不时还能看到游客漫步其中。
上李家村在2008年创新了“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配套、统一管理,联户自建”的“四统一联”模式,村里开始动工建设新房,两年后,151套靓丽整洁的连体别墅建成。
2008年,村里又开始实施旧村改造,全村绿化面积增至50亩,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5%;2009年,建设了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生态处理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处理问题;2013年,新筑河坝,构建了可控的自循环独立水系……
“绿富美”的画卷生动铺展,而新村建起来了,还要让村民享受城里人一样的配套服务。于是,村里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内设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身室等,满足村民学习、健身、锻炼、娱乐的需求。
2012年,村里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针对70岁以上老人推出一日三餐的就餐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提供上门送餐。如此一来,老人生活无忧,在外工作的子女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近年来,通过全村努力,上李家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负债1000多万元发展到如今的积累2000多万元,年均收入在500多万元。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45500元。
上李家村是鄞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为了让农民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鄞州把富民强村、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主要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每年将区可用财力的2/3投入民生事业,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与此同时,鄞州创新实施租赁制、股份制、合作制和混合制“四制”发展模式,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增强发展活力。2019年,全区201个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均超30万元,199个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超100万元。
鄞州深知,美丽乡村建设不光要注重看得见的外在美,还要抓好内在美,不仅要让外来游客看得好、吃得好、玩得好,也要让本地村民有赚头、有奔头,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推动乡村“面子”“里子”统筹发展,实现乡风文明和基础设施改善互促互进。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红色征程上,始终映照为民初心。
未来,鄞州将继续锐意进取、敢闯敢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凝心聚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美丽乡村标杆区,在宁波当好浙江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模范生中当标兵、攀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