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蝶变展新颜,逐梦“绿富美”
陈潇奕 周晓丹 叶剑
莲都区:蝶变展新颜,逐梦“绿富美”
陈潇奕 周晓丹 叶 剑
山还是那座山,只是愈发青翠浓郁;水还是那湾水,只是愈发澄净清澈;乡村还是那个乡村,只是更绿、更美、更富、更幸福……奏响新时代美丽乡村进行曲,丽水市莲都区阔步走向乡村蝶变之路。
这些年,丽水莲都区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两个高水平”、市委“两大历史使命”,以“莲都作为”落实“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全力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奋力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舒展开一幅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尽显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深切期待。
写意山水画
重构规划统筹布局美
走进莲都,仿佛置身于一个水墨山水画之中,空濛烟雨中,远山如黛,移步换景,邂逅隐匿于青山绿水之中的一个个古村落,拾掇起一段古朴的旧时光……这是莲都区美丽乡村特有的气质和韵味。
规划先行,提升美丽乡村品质。立足“一市一区”独特体制条件,莲都区科学编制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等总体规划,以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市区一体化发展;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实施监管,建立健全财政支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美丽乡村建设投入逐年增长。
久久为功,如今莲都区已经形成了全域大花园的美丽大格局,重构乡村发展形态,串珠成链,勾连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节点,推动乡村“盆景”变“风景”,实现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其中,建成美丽风景线6条,覆盖11个乡镇(街道),覆盖率78.6%。累计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6个,省级特色精品村15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55个、精品村18个。
在这秀丽轻盈的山水之间,一个个“高颜值”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次第呈现,点绿成金,蕴藏着绿色发展的动能,也积蓄起莲都区从“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不断进发的充足底气。
护好金饭碗
厚续生态底色环境美
莲都区群山环抱,一棵棵古樟树枝叶如盖,一座座古村落错落交织,瓯江两岸的滩、屿、岛、林与堰、坝、港、村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
做好绿色生态文章,是莲都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势所在,更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的优势,莲都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护好生态“金饭碗”。累计改造农村公厕480座,积极开展农村无障碍公厕提升建设;做好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维提升工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设立监督热线,动员全民参与督查,提高垃圾分类成效;贯彻落实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百日”村庄清洁行动成效明显。
在莲都区岩泉街道叶平头村,每到10月、11月的皇菊花期,金灿灿的菊花盛开,与群山、梯田、云雾构成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来自杭州、温州、金华等地的游客。
“好风景、好环境不仅造福当地百姓,同时还带来了发展的‘好钱景’,富民增收有了坚实的保障。”莲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上演复活计
传承乡风文化风貌美
时空在改变,物是也会人非,但不变的是那些温情脉脉的文化记忆与乡愁追思,这些由乡土、乡情、乡愁凝聚的文化力量,正是标识美丽乡村的独特标签,是它的根与魂。
莲都区坚持“一村一特色”持续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累计实施重点村5个、一般村25个。
文脉传承和文化建设不仅留住了乡愁,移风易俗,凝神聚力,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莲都区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引入资本“活水”,上演“古村复活计”,取得了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其中涌现了欢庭南山村、孝道官桥村、红色新陶村等一批具有莲都古村落特色的美丽村庄。
走进南山村,橙黄的夯土墙、瓯越的吊脚楼、古木溪流环绕……这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村落,曾经因为产业结构单一、人口大量流失,一度走向衰落。而如今,全村在整村保护的同时招商引资,引来联众集团这只“金凤凰”对古村落进行开发,成功落地“欢庭·下南山”精品民宿项目,迎来古村复兴“第二春”,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迸发出新的朝气与活力。
服务均等化
锻造幸福家园生活美
美丽乡村建设是造福广大群众的美丽事业,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最终落脚点还是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做起,莲都区加快农村基础建设的更新与完善,补足短板,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让城市的公共资源和文明风尚不断向农村延伸,弥合城市与乡村之间发展的差距。
漫步乡村,路宽且平,窗明屋净,雨污分流,垃圾分类,绿树繁花掩映着或三层或四层的民居,村庄俨然花园。
“这几年乡村大变样了,我们农村人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家门口就有公交车站,道路宽阔干净,县域医共体全面推进,要办什么业务直接去村里的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方便快捷很省心……”家住古堰画乡的叶大叔高兴地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我们乡村的生活让城市更向往。”
今年,莲都区实施通自然村公路、断头路等建设9公里,提升改造低等级公路53公里,路面维修59公里,乡村公路安保设施完善率100%,建制村客车通达率100%,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
与此同时,乡村新型业态培育壮大发展。截至9月30日,莲都区培育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点)476家,餐位26891个、床位5374张,全区农家乐民宿游客数171.96万人次,农家乐民宿营业总收入15476.12万元。
在莲都区,美丽乡村的图景正日渐明晰,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已渐行渐近。
打造新阵地
红色党建引领风尚美
乡村的美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持续发展,美在深邃内涵。物质逐渐丰裕的乡村,如何增加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是莲都区美丽乡村基层治理的题中之义。
莲都区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深化住村联心、民情地图、组团下访等长效机制建设,高标准严要求落实“浙江二十条”经验,深入开展“双整”工作,创成党建示范村117个。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成省级善治示范村32个,涌现“雅溪自联会”“黄泥墩经验”等基层治理新亮点。
在莲都区乡村不仅有小桥流水人家,村村还设有文化礼堂,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引领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进一步凝聚了乡亲们的发展共识,营造出良好的和睦氛围。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积极培育农村新风尚,莲都区现有省级以上文明村6个,累计建成文化礼堂122个。
“真正的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颜值,还要有气质,只有内外兼修,增颜提质,美丽乡村才能焕发长久魅力。”莲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鼓起钱袋子
乡村改革创新发展美
“没有产业支撑的美丽乡村难以持久”,只有以业为基,美丽乡村才具有持续生命力。
莲都区重新审视这片乡土,依托“美丽乡村”挖掘美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让村更美、民更富,支撑起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来源。
鳞次栉比的古建筑临江蜿蜒,千年香樟点缀其中,清渠潺潺,古堰分流。步入古堰画乡小镇,大多数游客全然分辨不出景区与镇区的界限,纷纷拿起手机不停拍摄,岸边时不时看到有人在专注凝神地对着这青山远水描摹、写生。徜徉于古街之上,踏着青石板,一路闲逛,既可以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温度,也可以领略当代艺术的风采。不仅如此,散落其间的民宿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成为莲都美丽经济的一抹亮色。
静卧在碧波之上的古堰画乡,承载了更多人炙热的目光。画家在这里驻留,创客在这里开发,原住民的生活在这里越过越好。
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莲都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1元,比丽水全市平均水平高2301元,同比增长6%。脱贫攻坚有力有效,前三季度全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9404元,增幅14.2%。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850元。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不断加强,创成省级“无信访积案区”,平安建设实现“十四连冠”。
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从生态优势到产业优势,从风光秀丽到风尚文明,在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建设下,莲都区演绎着生机盎然的嬗变之美。接下来,莲都区将以此次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区创评为新起点,进一步拉高美丽乡村建设新标杆,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途上,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方向,争先进位、首善担当,努力让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让生活在这方山水间的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前路未远,步履不停,莲都区走出美丽乡村的蝶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