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专版

全面小康的温岭实践③

大溪镇:“飞地”模式破解发展难题

  全面小康的温岭实践③

  大溪镇:“飞地”模式破解发展难题

  陈久忍 杨 鹏

  布点建设10个工业小微园、2个飞地园区,总占地面积约2400亩;安置农民建房3231间(套),总用地面积约575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指标2000亩,占温岭市三年计划的42.4%……这是近3年温岭市大溪镇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上交出的一份靓丽成绩单。

  2018年以来,大溪镇启动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年计划,创新探索土地复垦指标“飞地”集聚建设模式,推进建设用地指标化零为整,全镇域统筹使用,破解农民建房、成长型企业发展空间等难题,并带动美丽城镇创建、美丽村庄建设、“消薄”等工作,实现镇、企、村三方共赢。

  大溪镇主要负责人介绍,以“飞地”模式为抓手,不仅拓展了发展空间,还基本解决了违章建筑安全隐患、村庄居住生产混乱、镇村利益分配不平衡、拆后利用规划障碍等四大拆后利用共性难题,实现平安指数、人居环境、经济效益、产业空间的有效提升。

  自我挖潜

  开拓发展空间

  大溪镇为浙江省“百亿级”工业强镇,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5家、亿元以上企业22家、上市企业2家,被誉为“中国水泵之乡”。

  与各地一样,随着土地政策的日益收紧,近年来,大溪镇土地要素制约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建房、企业发展都需要空间,而以往每年下拨的土地指标仅为几十亩,难题怎么破?

  大溪镇将目光转向了存量土地资源。作为温岭全市面积最大的镇(街道),大溪镇镇域面积130平方公里,2013年以来累计拆除近违法建筑900多万平方米,产生了大量的空置建设用地。

  然而,这些拆后土地,除了部分集中连片的,可以直接用于建设小微园以及宅基地安置外,还有众多边角零碎的小块土地。这些土地性质混杂,面积少则1亩、多则30亩,因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而被大量闲置,造成土地资源的二次浪费。

  为此,大溪镇抓住作为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政策窗口期,创新探索土地复垦指标“飞地”集聚建设模式,把规划区外所有村存量建设用地打包成54个土地整理和耕地垦造项目,推动建设用地指标化零为整,并在异地用于工业地产开发,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满足解决复垦项目所在村零星分布工业点规划诉求以及小微企业用地需求。

  据统计,2013年以来,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溪镇共腾出建设用地4000多亩,有效破解了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其中近3年来通过“飞地”模式,盘活建设用地2000多亩,占温岭市三年计划的42.4%;审批农民建房3231间(套)。

  在“飞地”模式下,大溪镇还以百日攻坚行动、鞋业整治提升、“厂中厂”集中整治等为载体,强势推进治危拆违工作,整治出大量拆后建设用地。

  化零为整

  提升产业能级

  在大溪镇环城北路、方岩路两侧,一排排新厂房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里是占地1200亩的泵与电机产业园一期所在地,目前已落户14家泵与电机企业,包括新界泵业、东音泵业等2家上市企业和钱涛泵业、正立电机、青霄科技等8家规上企业。

  “泵与电机产业园共涉及前瓦屿、后瓦屿、下新建等7村土地,主要通过全域土地整治‘飞地’模式,盘活零星拆后复垦土地指标并进行集中建设而来。”大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泵与电机行业是大溪镇的支柱产业,该产业园规划面积3000亩,为该镇泵与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空间,从而为温岭打造泵与电机千亿产业集群助力。

  在“飞地”模式下,大溪镇由政府主导建设方向,全面掌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主动权,集聚各村零星的村留地化零为整集中开发,通过做强小微园区,实现产业空间大升级,产生了1+1>2的效果,并消除了村办小微园模式下存在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成效低等问题。

  据统计,2018年以来,大溪镇通过“飞地”模式,解决了除市级以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外的项目用地建设指标,布局规划了10个小微园区、2个飞地园区,共占地2400亩,预计新增标准化厂房400万平方米。

  东岸村沙岸工业园占地总面积近200亩,共有标准化厂房21幢,已引进规上企业和小微企业19家,工业年产值预计可达到2.5亿元。占地154亩的担屿-油屿飞地园区,通过“飞地”模式,新增标准化厂房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小微企业62家,交付投产后,预计产值6亿元,实现税收增收2400万元。

  抱团发展

  增强造血功能

  “我们购买的沙岸工业园5000多平方米厂房,不到3个月,就全部租出去了。年租金达到107万元,现在我们村集体年收入已经超过400万元。”大溪镇云溪村党支部书记赵守良说。

  在推行“飞地”模式时,大溪镇通过精密测算,制定出较强吸引力的利益分配模式,并尽可能向村级利益倾斜,实现村级资产大增值。同时,通过村集体抱团“飞地”开发工业园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在消除经济薄弱村和发展村集体经济上走出了一条独有的道路。

  大溪镇规定,通过土地出让建设工业地产的复垦指标,按复垦土地飞出村收益20%、飞入村收益7%,其余收益为市镇两级政府分配,极大地调动了飞出地和飞入村的积极性。据介绍,之前村办厂房出租年收益不到2万元/亩,而通过复垦项目指标购买“飞地”工业地产,年租金收益可以达到5万元/亩。

  目前,大溪镇已制定出台复垦指标“飞地”使用实施方案,20个村438.5亩复垦指标明确购买“飞地”工业地产或给予资金补助。

  园区建设,还给飞入村带来了额外的收益。沙岸工业园所在的东岸村,已经开起了十几家餐饮店、小卖部。“园区建起来后,我们出租房租金,已经从两三百元涨到了五六百元。”东岸村党总支书记蔡治军说,等沙岸工业园21幢厂房完全投用后,预计可以集聚5000多人口,到时村里将更热闹,发展更红火。

  (图片由大溪镇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0 大溪镇:“飞地”模式破解发展难题 2020-11-20 浙江日报2020-11-2000011;浙江日报2020-11-2000012;浙江日报2020-11-2000015;浙江日报2020-11-2000013 2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