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最美绿道

嵊州诗画剡溪绿道:

左手诗画,右手剡溪

  杜甫诗云:“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嵊州自古就是生态宜居之城,今日之嵊州,正在续写古人诗意生活的粲然华章。千年诗路今犹在,诗画剡溪入梦来。站在诗画剡溪绿道上,一面是千古咏叹的剡溪水,一面是留照古今的唐诗文化,花草芬芳的绿茵地串联着一路上的亭台楼阁、蜿蜒山脉、奇石怪峰,千年诗路正从浪漫的诗文意象里走进实实在在的百姓生活,以一种可以触摸的方式焕发着新的活力与生机。人们在绿道上前行,在古诗词里流连,续写着别样的诗意生活。

  以水为媒

科学设计滨水慢行系统

  “芦花飞雪暗长汀,枫叶栖霞映秋水”,眼下正是诗画剡溪芦花漫天飞舞的时候,也是滨水赏景的好时节。走在这条绿道上,顺着剡溪水流的方向,往更深远处迈进,一路上氤氲着诗画的水墨色,仿佛是踏进了唐诗妙语勾勒的幻境之中。

  剡溪水是诗画剡溪绿道最为灵动的存在。该绿道滨水而建,滨水而行,预设了“绿道+水道”的双系统游览线路,左岸以文化为主线,右岸以生态为脉络,沿线串联5大景区、25个景点,设有一级驿站4处、二级驿站2处、三级驿站6处,有机融合了自行车、毅行等新兴体育运动元素。

  “诗画剡溪”是浙江省第一个采用EPC工程建设模式的河道综合治理项目,起于屠家埠终至下市头,全长18.7公里,总面积131.84公顷,总投资2.87亿元。项目依托剡溪山水人文资源,打造了“清风诗韵”等5个精品节点,种植各类植物约250种,其中乔木约10万株,采用郊野自然式搭配手法和生态修复手段,体现“花、果、林、竹、芦、草、荷、茶”的多种植物生境。

  站在绿道上,高山、平湖、绿地一览无余。徜徉在剡溪河畔,只见江水清澈明净,波光泛银。扁舟在两岸青山的映衬下悠然漂移,绿荫小道蜿蜒于绿草和花海之间,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曲径通幽的人工绿道环绕于剡溪两岸,将一番盛景捧现在世人眼前。经过河道治理、滩涂整容、绿化美化,这条曾令李白、杜甫魂牵梦萦的九曲剡溪,如今焕发出绿色的生机和别样的风采,做到了“水利、旅游、景观、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功能融合。

  而近两年,嵊州也将以水为媒,进一步依托剡溪沿线独特的自然山水和城市滨水景观资源,融合生态、越剧、唐诗等元素,尤其是规划建设剡溪江两岸50多公里城市绿道系统和慢行系统,以绿道为纽带,把诗画剡溪、艇湖城市公园、艇湖森林公园、剡湖景区、美妙三公里、乐活三公里、越剧小镇都连接起来,为市民打造一条可以“观赏自然山水景观、体验城市滨水风貌”的风情绿道。

  绿道为轴

  山水文化古韵踏歌而来

  去绿道散步、骑行、休闲已经成为嵊州人的“新时尚”,而在诗画剡溪绿道上穿行游览更是一趟隽永深刻的“文化之旅”。依托剡溪山水人文资源,该环线绿道像一个主轴,把“诗画剡溪”工程的所有景点相连,打造“风开湖山”“溪行花海”“嶀浦望潭”“清风诗韵”以及“蒹葭江畔”等精品节点散布其间,移步换景,足下起风尘,胸中沟壑深。每一个节点的打造都匠心独运,饱含深意。

  “风开湖山”精品节点位于屠家埠村村口至仙岩。外地游客从嘉绍平原南行入嵊,一过马岙岭隧道即呈现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致,与平原风光形成强烈反差。此段剡溪两岸都建设了绿道和单车骑行路线。

  “蒹葭江畔”位于西鲍至梓树村,突出临江亲水景观,恢复了芦苇等水生湿地植物,以天然野趣为特色。

  “清风诗韵”位于姚岙地段,依托清风古庙和宋末抗元传说,突出古风古韵。

  “嶀浦望潭”位于嶀浦地段,以谢灵运垂钓遗迹、唐诗文化等为核心,登临嶀浦崖,可观四明与嶀山对峙,一江剡溪迤逦北上。

  “溪行花海”位于里东江左岸至张岙村,以漫花滩地和白鹭洲等为主要景观,徜徉花海,江风拂面,青山夹岸,令人心旷神怡。

  并且,嵊州积极做好唐诗文化元素的植入与渗透,紧密结合小城镇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历史传统文化村落保护等重点工作,对沿线建筑风格进行控制,在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镇外立面改造、公益广告墙绘等方面植入唐诗文化元素,建设了亭台楼阁、石桥池塘等景观,形成了三界镇嵎浦村、仙岩镇王树村和强口村等一批样板村。

  “这是一条‘可触可感’的唐诗之路,周末带着孩子过来走走绿道,边走边看,兴致起来了,一起背背古诗词,寓教于游,收获满满。”家住三界镇的徐先生如是说。

  随着“诗画剡溪”工程的逐步完善,作为嵊州最具代表性文化之一的千年剡溪唐诗路,也将拂去历史的尘埃,在当世熠熠生辉。

  绿道名片

  诗画剡溪绿道位于嵊州市剡溪江,全长约35公里,单侧长18.7公里。诗画剡溪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段,绿道依托自然资源,串联了毕功了溪、刘阮遇仙和雪夜访戴等众多人文典故旧址,打造“风开湖山”“溪行花海”“[雩] [嵊]浦望潭”“清风诗韵”以及“蒹葭江畔”五大景区,使整条绿道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节奏感,重现“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的诗路美景。

  建设特点

  位于浙东唐诗之路精华段,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左岸以文化为主线,右岸以生态为脉络,沿线串联5大景区、25个景点。市民可通过自行车、步行方式游憩赏玩。

  (图片由嵊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


浙江日报 最美绿道 00020 左手诗画,右手剡溪 2020-11-12 浙江日报2020-11-1200013;浙江日报2020-11-1200017;浙江日报2020-11-1200015;浙江日报2020-11-1200018;浙江日报2020-11-1200021;浙江日报2020-11-1200023;浙江日报2020-11-1200026 2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