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余村绿道:青山绿水踏歌图
朱言
概 况
从大石碑至矿坑遗址,绿道主要围绕森林景观建设提升、产业发展、基础保障、生态历史文化挖掘等四个方面17个工程进行建设。
特色亮点
通过绿道将古银杏群落、景观小品进行串联,对山体林道、矿区进行景观改造,提升一批森林农家乐,使森林特色小镇各项功能趋于完善,加快推进小镇一二三产融合,全面促进安吉的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森林特色发展活力
近年来,安吉以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为契机,紧紧围绕创建省绿色城镇示范县目标,按照绿道网建设“一年启动推进,两年初见规模,三年形成网络”工作要求,以“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立体发展格局为抓手,坚持“规划更好、建设更快、品质更优”的方针,深入推进绿道网建设。
碧水潺潺,翠竹摇曳,余村绿道别有一番风情。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绿道、古银杏群落、景观小品进行串联;对山体林道、矿区、宋朝铜矿开采区进行景观改造,提升一批森林农家乐,完善森林特色小镇的各项功能;通过森林+,大力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推进小镇林业休闲经济的发展,全面打造“森林资源充分保护、森林人文发扬光大、林业产业链延伸完善、人民生活美丽幸福”的森林特色小镇,实现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全面转型,为不断推进“富裕美丽幸福”的安吉升级版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绿道建设是资源利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首先,居民从项目建设产生的良好效果中获益良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保护资源、保护水体的自觉性;通过完善绿道的各项功能,促进森林特色休闲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拉动乡村旅游经济,新增的旅游收入资金将更多地投入到改善环境、保护水土、完善卫生设施中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其次,通过项目建设,禁止、淘汰森林资源的低水平开发,站在保护森林资源的角度,着重强调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原理,通过构造山、水、田、林、路等多种生态系统,对水源涵养、空气净化、噪音减弱、水土保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并极大地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促进当地林业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生态人居优雅魅力
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民生福祉,绿道建设契合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设过程与山水林田和谐共处,节点打造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风情呈现与当地风貌相辅相成。这些年,安吉绿道放大着“绿水青山”效应,实现了景观效应和生态效益双赢。
坚持做强做精。充分利用安吉县优美的青山绿水和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通过“点、线、面”三个层次,立体化完善全县的绿道网络。根据交通、空间构造等,对城区及周边缺少绿道网建设的空间,结合慢行系统,打造慢行绿道,使绿道网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整。同时,通过增加驿站、基础设施及标志标线等配套建设,使绿道功能得以显现。积极将绿道建设从中心城区适当往周边“辐射”,串旅游景点成线,既实现了城区功能的外延,又充分展现了安吉县的休闲景观和郊野山林景观,真正实现了“绿道与竹、绿道与水、绿道与山、绿道与景、绿道与木”的完美融合,彰显安吉县绿道网特色,展现生态人居优雅魅力。通过已建绿道及绿道示范段的完成,结合城区内及周边景点,通过绿道衔接段的建设,将绿道与景点、绿道与绿道相连接,从而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网,最终建成真正的安吉绿道网体系。
坚持提升品质品位。绿道体现文化品位,充分挖掘安吉人文元素,彰显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点缀,为诗画安吉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体现安吉地域特色,充分利用河滨、溪谷、山脊等自然景观,打造一批依山、依海、依谷、依城绿道;体现现代元素,将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和理念融入绿道建设,积极探索“智慧绿道”,让绿道插上科技的翅膀。
“我们在设计和建设中,鼓励绿道网、水网、林网、路网等多网合一,促进生态、交通、旅游等多功能网络同步构建,以更好地发挥绿道的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安吉县住建局总工程师介绍,绿道正基于这样的理念推进,届时将成为拓展城乡互动发展的新路径,有力带动全县旅游产业、林下经济、体育经济、茶产业等发展。
(图片由安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