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文章导航

打造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

千年古城寿昌开启复兴之路

  一条笔直的中山路,串起沿线白墙灰瓦的杭派民居,中心点是接连数进的镇政府,房子几经修缮改建,但千年来位置从未改变。

  这里是建德市寿昌镇。三国吴分富春置新昌县,公元280年更名为寿昌县,寿昌之名始于此;后并入建德市,从县降为了镇。往事如烟,但寿昌作为浙西县域副中心的地位始终没变,当地人对千年古城文化底蕴的那份骄傲也没变。

  早在2018年初,寿昌进行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就结合恢复古城旧貌、挖掘历史遗存推进,在提升环境的同时,重塑古镇精魂。精益求精,寿昌镇也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以免检形式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验收的乡镇。

  如今,在浙江美丽城镇建设的浪潮下,寿昌正在打造“城乡等值”的美好生活,生态、服务、治理、文化、产业与城市迅速接轨,并向周边乡村辐射。千年古城开启复兴之路。

点亮生活

打造城市文明与田园诗意的“和谐感”

  何谓城乡等值?简而言之,就是城市有的,城镇照样也要有,城乡要享受均等的公共品服务。如何实现城乡等值?寿昌给出的答案是,用学校、医院、公园、商场等公共设施的完善,让城镇不仅享有田园诗意的自然环境,更拥有精致到细节的品质生活。

  曾经,寿昌人看病,得往建德城区跑,再远点儿就得跑到杭州市区。察觉医疗服务“短板”后,寿昌镇抓住“双下沉”的机会,积极和杭州七院、杭州中医院达成合作,新建杭州七院浙西院区、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

  以南门广场为核心, 寿昌人出门购物消费休闲娱乐只需围绕这里兜兜转转。在这里打造的商业街区,以各类餐饮、小超市、商店为主,还有宽敞舒适的邻里中心、24小时自助阅览室,以及带有专业配置的篮球场、羽毛球场。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消除了‘脏乱差’,提升了环境,还腾挪出不少公共空间。”寿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骆旭华说:“美丽城镇建设,就是要把这些公共空间用好,真正让老百姓享有美丽城镇发展带来的红利,感受到城镇建设的幸福感和品质感。”

  于是,这个面积143平方公里、4.5万人口的小镇,拥有建德市级医院两家、乡镇卫生院两家,5所现代化学校、6家现代化幼儿园,以及一系列文化休闲配套设施,每年城乡公交运营投入达160万元,交通商贸文体设施不断健全,并覆盖周边4个乡镇(街道),肩负起建德城区副中心的作用。

  同样的钱袋子,寿昌镇为何能做出这么多事?“其实我们是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寿昌镇分管负责人用建设小镇邻里中心举例:“我们增加了各类培训课程,减少了不太会用到的电子屏,内容丰富,但花费却减少了。还有些必要的智能设备,是我们去上级部门争取下来的。”

  省下来的钱,被用在了教育上,用在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上。

  近年来,寿昌镇大幅削减政府非生产性开支,将省下的资金用于支持全镇教育事业发展,仅2020年支助学校各类经费820万元。投资3700万元、用地12亩的寿昌新城幼儿园正在筹建,预计2021年3月投入使用,将与现有的浙江传媒学院航空学院、寿昌中学、成人职校共同构成“全覆盖全链条”教育体系。

  城镇养老服务紧随其后。针对敬老院年久失修、设施落后情况,寿昌镇筹集资金1500万元,一座环境优美、医养结合、设施先进的河南里钱江缘颐养院落成,303张床位可供老人养老。

  集镇基础设施新建改建13个项目,总投资预计8.78亿元,寿昌镇全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周边延伸、向乡村覆盖,实现城乡居民均等化服务。

做活产业

夯实产城融合的归属感

  美丽城镇之美,怎样由外在美转向内在美?产业还是根本。多维度做活产业,寿昌有其天然优势和后发效应。

  寿昌镇北部片区,是从老横钢工业基地成长而来的航空特色小镇。随着寿昌镇美丽城镇的建设,通过统一规划设计,“老工业”和“新航空”完美融合,航空旅游、老工业基地体验、航空服务在这里一一落地。

  尤为特别的是,伴随着德扬航空大棕熊100系列Ⅱ飞机项目、美国安飞混合动力电动飞机研发项目、华奕无人机飞控平台及整机研发制造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寿昌这座古老的城镇,拥有了最具蓬勃朝气的航空制造业,实现了“高精尖”人才的“且留下”,带动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回归,让古城焕发出绵长的生命力。

  和其他城镇一样,在环境提升改造后,选择依托特色旅游业来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寿昌镇也在尝试。

  老横钢区块火车主题公园南侧桂花村,山坡竹林阴翳,村庄散落其间。“村子虽然不大,但是光桂花树就有2万多株。”村党总支书记蒋益民介绍,借旅游资源,桂花村有不少人家里办起了农家乐,每周光接待游客就能带来不少收入。

  近年来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为桂花村带来一批新鲜资本,譬如去年总投资40亿元的恒大温泉特色小镇、民宿项目,会在今年年底开门营业,全面盘活乡村旅游业。

  再从桂花村往寿昌镇中心走,西湖水街的秀丽风光下,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一边逛,一边品尝着寿昌当地小吃。

  今年以来,寿昌镇对集镇的夜市产业进行重新规划,将原先零散在各地的小吃摊位、门店都集中安排在“西湖水街”一带,由此,一条以“党建+”融合夜间休闲旅游业态为聚焦点的商业步行街精彩亮相,在会通桥西段,“909”夜市每天夜晚人声鼎沸,人们络绎不绝。

  产业和城镇相融合,最终带来的是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年轻小伙童铭返回老家,发现当年污水横流的西湖水街焕发青春,就在寿昌扎根创业。空姐陈诗雅辞去在北京的工作,应聘为航空小镇的讲解员,她说:“这里有我理想的生活,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还能陪在父母身边。”

  寿昌镇相关负责人说,产城融合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城人之美”,“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有更多的生活选择。”

城镇善治

守护古城乡愁的“永续美”

  如今的寿昌古镇,在复兴之路上步履矫健。西湖水街、中山街、东门广场、状元廊……在梳理历史文脉的基础上,一批古宅、古街、古迹陆续得以修复,人们记忆中的“西湖人家”“屏山书舍”等“寿昌八景”得以重现,亚洲最大的古楠木林也依旧葱郁。

  寿昌镇的美丽城镇建设,打造出千年寿昌历史人文特色,绘就一幅融合千年文明古城与产业兴旺新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这些年,寿昌一直在变。”65岁的乐水花是土生土长的寿昌人,她说:“以前都不好意思叫人来玩,因为没啥看头,到处都乱糟糟的。但现在,逢年过节,我都会喊亲朋好友来坐坐,经生活污水处理后,现在的西湖水街真的太美了!”

  要创好美丽城镇,更要留住美丽城镇。寿昌镇坚持建管结合,探索小城镇环境和风貌长效管理办法,彰显善治为民的“永续美”。

  今年,在人来人往的寿昌南门广场核心区块,一个全新的便民服务平台向市民推出。为方便基层群众,寿昌镇在集镇范围内开展试点做“减法”,把东门、西门、城中、河南里、城北5个村的便民服务中心纳入集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统一管理,成为寿昌镇“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改革的实践样本。

  而城镇数字化平台更为寿昌基层治理插上了数字翅膀,在综合治理中心,大屏上显示着智慧停车、智慧旅游、智慧治水、智慧垃圾分类等数据信息,实现了全镇数据共享,云治理让这个小镇生活更加快捷便利。

  为了有效解决百姓关心的事情,寿昌镇还把信息化和监督结合起来,实现数字化监督。目前,寿昌镇27个村社已实现智慧监督平台全覆盖。村民只需手机二维码扫一扫,手指轻轻一点,就能查询全村惠农补贴、村务公开等情况,村级账目也一目了然,在家门口也能监督。

  以寿昌志愿者之家—“红色商铺”为家的杨利娟大姐和丈夫吴国庆,组建了自己的专业志愿者队伍,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参与到各项社会事务服务中去。在医院、在旅游景点、在便民服务中心,到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成为寿昌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样的暖心故事,是寿昌社会治理从“政府治理”到“全民治理”转变的生动写照。

  “美丽城镇建设‘民’字当头,亲民、为民、便民、惠民是寿昌建设美丽城镇的初衷,更是我们执政的初心和使命。”寿昌镇党委书记倪国芳表示,接下来寿昌要坚持展现“一年>百年”的气势,弘扬寿昌故事,增强城镇发展内生动力,高品质全面建成具有时代特征、现代品质、浙江特色的美丽城镇。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千年古城寿昌开启复兴之路 2020-11-12 浙江日报2020-11-1200009;浙江日报2020-11-1200013;浙江日报2020-11-1200012;浙江日报2020-11-1200011 2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