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唱响“两进两回 青春无悔”的奋斗之歌

浙江扎实推进“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

  唱响“两进两回 青春无悔”的奋斗之歌

  浙江扎实推进“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

  孙 俊 印 优

  一站又一站,一程又一程。青春的列车满载梦想,驶向田野最深处。

  近年来,共青团浙江省委自觉践行“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贯彻落实省委“两进两回”工作要求,切实把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来到农村,扎根农村,建设农村,把青春播撒在田野上、把理想实现在乡村振兴路上。乡村与青年,不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唱响乡村振兴路上的青春之歌。

抓人才培育 为乡村赋能

  乡村要振兴,年轻人才是活力所在。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吸引来、选用好的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万里长征第一步”。

  在温州泰顺,“90后”新农人唐平东,以互联网技术把“牢笼鸡”变“跑步鸡”, 让“养鸡”这个传统农事变得科技感十足。

  “每只鸡的腿上都绑有一个自动计步器,散养鸡满山遍野跑,买家扫二维码就能看出实时更新的步数。”记录步数、拍摄视频上传“抖音”平台,“跑步鸡”项目越跑越红火,跑出了一年超千万元的销售佳绩。

  唐平东并不是个例,成立“新型肥料研发中心”的杨艳、作为团队骨干开展甘薯产业提升帮扶工作的项超……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在新农村大展拳脚。9月18日晚,2020年浙江省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带头人“青牛奖”揭晓仪式上,包括唐平东在内的十位新农人代表获奖。

  10名“青牛奖”获奖人将作为浙江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推荐人选,同时获得金融和科技等政策支持。开展“青牛奖”评选是浙江选树优秀农村青年典型,以人才骨干引领乡村振兴的一大举措。通过挖掘模范人物和青年典型,在线下组织开展宣讲、分享、交流,在线上通过网络寻访、短视频、新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更多青年自觉投身乡村振兴。

  不止如此,浙江牢牢把握青年人才这一关键点,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农村青年、怎样培养农村青年”,科学构建青年新农人培育体系。

  2018年5月,由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农办、浙江农林大学联合举办的浙江省首期“新农人”创新实验班开班,2年时间里,来自浙江各地的48名从事现代农业创业的青年,与浙江农林大学30名在校生,一起进行集中学习和实践交流。目前,首届“新农人”创新实验班的学员已顺利结业。

  “新农人”创新实验班系统开展课堂教学,围绕“基层治理、文化传承、农村创业、美丽乡村”四大专题模块,实行“一点三线、全程分段”的培育方式,以农村农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创业水平提升为三条主线, 建立起“课堂教学+导师带徒+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专家讲座、学员经验分享、主题探讨、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的课程,创新的培养模式,学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都得到了全方位提高。嘉兴市天篷农业休闲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磊燕是首批学员,她说:“新农人的课堂让我们的知识储备得到了提升,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通过校内校外的互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新的激情,课堂的学习让我们有了新的概念,户外的考察让我们拓展了视野。”

  培育新农人,建功新农村。以“新农人”创新实验班为示范,依托农村实用青年人才和新型职业青年农民培训,浙江对返乡青年开展专业化培训、系统化实践、精准化指导、常态化互动,为乡村振兴培养新型人才。

抓项目提质 搭成长舞台

  农业有奔头,青年才会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让有能力、想干事的青年人在农村能干成事,才是留住人才、让人才发挥作用的关键。共青团浙江省委积极整合各类涉农优质资源,推动“青创农场”等项目提质增效,为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搭建舞台。

  走进天台“创享+”青创农场,一股浓浓的创业创新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充分依托天台县现代农业园区,面向优质的农创项目定期推出青创试验田。同时,做优配套服务,打造集线上销售、包装设计、劳务服务、物流运输、金融支持等服务于一体的“创享空间”,给有志于农业领域创业的青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创业平台。目前,成功孵化的4个农创项目已全部入驻园区。

  农业园区、涉农众创空间、孵化器、龙头带动型的家庭农场、青年民宿群……各类“青创农场”在浙江遍地开花,各地通过业务协作、互惠共建、服务输送等途径,探索形成了一批“接地气、有成效、可复制”的“青创农场”培育模式。

  8月25日,“乡村有你·振兴在望”2020年全省青创农场路演大赛在桐乡举行,全省11个设区市的22个省级示范性青创农场参与比拼。路演大赛上,“新农人”们在舞台上熠熠发光,青春绚烂梦想不断绽放。

  扎根农村、青春飞扬。青创农场不断成为“新农人”的能量场,截至目前,浙江共有省级青创农场200家,各级各类青创农场534家。

  不仅要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舞台,更要给青年提供资金支撑。浙江启动农村青年创业伙伴计划,数百名县域银行支行负责人、保险支公司负责人,以及县级团干部,共同组成“创业伙伴团队”,全面对接帮扶农村创业青年。每10名农村创业青年,都将配备一支“创业伙伴团队”对接帮扶。

  找准创业痛点,点对点进行金融帮扶,增强农村创业青年面对各类创业困境时的应对能力,浙江营造了“回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农村创业环境。

抓持续发展

留人更留心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共青团浙江省委发动青少年在创建美丽乡村、引领乡风文明、创新乡村治理中主动作为,共同描绘乡村生态振兴、文明振兴、组织振兴的美丽图景。

  在浙江多个地市,有这样一群青年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呵护生命之源,他们用青春热情维护河湖健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河小青”。

  青春助力治水行动,浙江动员全省广大青少年踊跃投身“五水共治”,目前全省有“河小青”26万余名,组建“河小青”突击队16031支,深入开展跟着河长去巡河、集中护水日、岗位建功行动等各级各类“河小青”活动。

  美丽环境我维护,美丽乡村我建设,引导青年人争做乡村的主人翁。积极选拔培育青年乡贤,引导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青年社会组织进农村,推进农村地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发展,通过“团干部+乡小贤+社会组织骨干+志愿者”的方式,引导青年协同参与农村社会治理。

  同时,让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不断滋养和影响青年,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

  全面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引导青年带头抵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弘扬传统文化,开展家风家训传承、礼仪礼节教育等活动,组织青年参与全省176个古村落保护。

  搭建“项目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城乡团组织活动圈,开展乡村音乐节、青春集市、田野定向跑等文体生活,组织青年参与农博会等展会,为青年提供展示舞台,促进城乡青年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下一步,共青团浙江省委将持续深化“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农村青年思想引导工作有形化、就业创业工作系统化、环保工作社会化、基层团组织建设长效化,努力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唱响“两进两回 青春无悔”的奋斗之歌 2020-11-09 浙江日报2020-11-0900005;浙江日报2020-11-0900007;浙江日报2020-11-0900008;浙江日报2020-11-0900014;浙江日报2020-11-0900011 2 2020年1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