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你真诚我负责,共育爱心成长

  50万元钱,对平常人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可近些日子,有位爱心人士通过宁波慈善网累计捐赠50万元,支持多个慈善项目的开展。按理说,这样出手大方的爱心人士一经媒体报道肯定要出名。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从事何种职业?这些问题都会成为线上线下热议的话题,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

  然而,这位爱心人士是匿名的。他给大众留下的仅仅是他捐款支持的14个慈善项目和捐款的具体数额,甚至连网名都没有留下。其实在浙江,类似的匿名捐款并不罕见。有个署名“顺其自然”的爱心人士从1999年开始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据报道,宁波市匿名捐赠的次数已超过5000多次,匿名捐赠总额近5000万元。还有个化名“金粟缘人”的爱心人士向嘉兴市海盐县慈善总会捐赠数百万元。他们做好事,都没有留下真实名字。

  其实,做好事留名并无不可。做好事留下名字,让大家知道是谁捐了款,可以收获荣誉和鼓励,这是好人应得的。同时,留名未必是为了自己出名,也可以是使正能量更加放大,感染和带动更多人一起做好事。这也是值得提倡的。不过,不留名字也产生了别样的效果。捐赠人不再受到高度关注,避免了因爱心行动受到采访以及过度曝光、关注等各种外界因素打扰,收获了内心的快乐和安宁,同时也实实在在捐了钱,做了好事,帮助了他人。

  反观现实,慈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变成了一场表演与炒作。比如承诺捐赠之后善款迟迟不到位,借助慈善炒作自己,等等。种种不良现象,呼唤每个人都能回归慈善的初心。慈善从来不是一门生意,不宜抱着功利心,不容掺杂虚假。匿名捐赠的行为就提醒我们,慈悲善良之心的本质是纯粹的,真诚地帮助别人并从中获得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你可以隐藏姓名,而我却不能躲躲藏藏。这个“我”,恰恰指的是慈善机构。匿名捐款之所以在浙江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甚至蔚然成风,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接收捐款的慈善机构坚持了阳光化原则,坚持不懈、事无巨细公布善款流向和使用方式。这位匿名的爱心人士捐赠50万元后,宁波市慈善总会很快在网上公布了每一笔钱的数额和去向,少到3元,多到5万元,都被一一列在了捐赠公示里,让人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有慈善项目资金的收入、流转、结存,宁波市慈善总会都会公开发布,并且实时更新。如此公开透明,才能让捐赠人感到放心、产生信任,才能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善款真正用到实处。

  你匿名我阳光,双方共同培育了爱心。真正的慈善就需要涵养纯粹的初心,长久的爱心也需要公开透明来呵护。只有爱心人士和慈善机构一起努力、相向而行,才能让慈善行为持续下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在人生路上,不妨从心出发、向善而行,坚持多做一些好事;对社会来说,慈善机构要始终做到公开透明,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保护好人们的爱心。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你真诚我负责,共育爱心成长 2020-11-04 21620518 2 2020年1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