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宁波公安加快构建现代警务模式

高质量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郡县治,天下安”,市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意义重大。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宁波,快速的城市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以及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给社会治理带来了艰巨挑战。近年来,宁波公安自觉履行“主力军”职责,依托“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和“大巡访”活动等工作载体,健全专项打击整治机制,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创新“智慧警务”模式,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提升了公安服务实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让平安和谐成为港城宁波的又一张“金名片”。

  现代警务模式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宁波公安将按照“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高水平推动宁波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公安力量。

坚决扫黑除恶 推动行业清源

  社会和谐稳定,城市才能高效运转,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宁波公安围绕人民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治安难点和“深挖整治”“常治长效”的目标任务,集中专业力量,创新攻坚机制,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3年来,宁波累计打掉涉黑涉恶团伙640余个,数量居全省第一,抓获团伙涉案人员6800余人,破获相关案件7300余起,一大批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国推广。

  建立精准导侦机制,有效整合信息数据资源,为专项斗争打开突破口。宁波设立大数据侦查实战中心,成建制抽调专业警种力量常态入驻,承担涉黑涉恶线索深度分析、大案侦办统筹指挥等职责,至今已累计自主研判并形成跨区域线索产品255个,牵引开展集中收网10批次,成效显著。

  一手治标,一手治本。宁波建立运作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机制,以案为鉴查找重点行业监管漏洞,及时将行业专项整治做法经验固化为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在二手车交易领域,宁波公安会同商务、市场监管、城管、金融办等部门,梳理六大问题,列出责任清单,严打涉黑涉恶团伙,严整不规范经营企业,累计打掉涉黑涉恶团伙24个,全市涉二手车交易警情下降80%以上,市场交易秩序明显好转。

  在渣土工程领域,宁波公安充分运用大数据等资源手段,围绕挖土方、运渣土、填塘渣等重点环节,深度挖掘、全链打击涉案团伙以及隐藏幕后的利益关系网,累计打掉涉黑涉恶团伙21个,并会同城管、住建、交通等部门健全管理机制,形成了渣土工程领域整治的“宁波经验”。

  在以民间借贷为幌子的“套路贷”领域,宁波公安会同金融部门,依托“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实时监测资金异动情况,累计打掉涉黑涉恶团伙245个。同时,宁波公安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经验做法,推广应用到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各类新型犯罪中,针对性指导治安热点问题的长效治理。

  “集群作战”“合成作战”,有效推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指数已连续多年达97%以上。

聚焦智能警务 提升治理效能

  科技驱动、智慧赋能。近年来,宁波公安深入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构建完善智能警务新生态,打出资源集约、数据集市、系统集群、应用集合、创新集成的“五集组合拳”,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提档升级”。

  尤其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宁波建立起精密智控、智防、智管体系,充分发挥出了“大数据+网格化”优势,对切实守牢抗疫宁波阵地起到关键作用。今年2月,疫情管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宁波公安启动小周期滚动排查机制,对疫情重点地区来甬人员以及“无固定职业、无固定住所、无固定收入”人员等9类“新变量”,开展“每日筛查动态化清零、每周一轮全覆盖对账”的滚动筛查,确保重点对象“及时发现、处置见底、风险受控”,有力护航了经济发展。

  依托一系列的智能应用,宁波公安打造出立体化、智能化、全方位的全息感知网络,实现各类风险的实时动态监测和快速精准处置。宁波市公安局着眼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通过汇聚数据资源,整合专业手段、专门技术,建成运行大数据侦查实战中心,推动视频国家工程实验室宁波基地落地,全市刑事立案数和交通事故全口径死亡人数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涉案视频采集率、侦查破案率大幅提高。

  在街头,智能警务亭已成为百姓身边的“超级警察”。这些智能警务亭,集智能感知、信息采集、民生服务、勤务支撑、警务协同于一体,不仅能够立体化、多维度感知区域治安状况,快速反应、精准处置,还能提供综合便民服务,并通过远程视频调解系统,实现矛盾纠纷就地、自助化解处置。

  在社区,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智安小区”正深入人心。为化解高空抛物的风险隐患,去年鄞州区潘火街道金桥花园社区安装了28个向上的摄像头。“无论在哪个窗口丢出高空垃圾,立刻会被系统捕捉并记录下抛物轨迹,只要顺藤摸瓜,就能迅速找到抛扔者。”社区党委书记陈芬说,项目实施一年来,曾经困扰小区的老大难问题,终于绝迹了。像这类别出心裁的科技应用,如今在宁波各个社区随处可见。截至目前,宁波已有1298个新建“智安小区”达到省标、376个“智安小区”实现“零发案”。

织密防控网络

共建共治共享

  宁波保税区某光电企业曾深受内盗之苦,每年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超过60万元。针对这一状况,甬保派出所指导企业升级了内部安保体系,并建立了警企联合巡逻机制,内盗案件再也没有发生。

  面积仅5.3平方公里的宁波保税区,聚集着数千家企业,员工数量多、流动性大,治安环境较为复杂。为此,甬保派出所通过警企共建工作室,下沉警力,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截至目前,辖区涉企警情同比下降15.8%,获得好评。

  甬保派出所的改变,是宁波公安坚持专群结合,打造社会治安防控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缩影。

  一方面,宁波公安聚焦问题、解决问题,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防范社会风险隐患,维护社会稳定发展。2018年2月,宁波市公安局部署启动“千警下基层、万警大巡访”专项行动,号召每位民警到治安最复杂、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啃“硬骨头”,解决一些共性难题,全市累计排查整改各类治安隐患38000余个,研究制定一批可推广复制的治理方案,并在全市逐步推开。2019年2月,宁波市公安局又部署开展“大巡访、三服务”专项行动,号召公安民警带着责任、带着课题、带着思考,走进企业、走进群众、走进基层,切实帮助发现解决一批困难和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另一方面,宁波公安不断探索多元善治等新解法,搭建完善基层治理的新平台、新机制,在网格治理、社会共治、联合调解等方面大胆创新,培育出一大批在全省、全国享有盛名的基层治理品牌。

  鄞州区东柳派出所的“老潘工作室”是宁波基层矛盾纠纷调处的一面旗帜。多年来,该工作室秉持“公正、真情”之心,年均调解各类疑难纠纷300余起,成功率100%,且无投诉、零反弹,被中央政法委、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推选为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典型。为进一步做强品牌,鄞州公安分局将“老潘工作室”升级为“老潘警调中心”,并与全区23个派出所警调室联网,通过视频远程调解系统,实行“专家坐堂”“远程问诊”模式,群众走进任一派出所调解室,都能得到“警调中心”专家的远程调解,提升了工作效率。

  此类创新,不胜枚举。江北公安分局推出律师团队帮办机制,在全市率先设立驻所的公共法律服务站;宁海18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专职调解室,名称统一为“老何说和”,社会效果显著;象山深化“警调衔接”机制,设立“渔业海事纠纷调处中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代基层治理经验……

打通办事堵点

优化公共服务

  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服务管理。近年来,宁波公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精准把脉服务难点、办事堵点,行简政之道、开便利之门。

  宁波公安深入践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内部数据整合共享,推动数据认证调用最简化,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深化跨部门“一件事”联办改革,牵头实施车辆上牌缴税、注册登记“一站办”“一次办”,创新实施“不动产+户籍”和户口登记项目变更“一事联办”,在全省率先推行新生儿落户“零跑”服务。加快推进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持续推动数据整合、流程再造、指南优化。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多问题,宁波市公安局和市司法局牵头,会同市委改革办、市大数据管理局、市政务办等部门,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无证件(证明)办事”改革,开发“宁波电子证明共享核查平台”,将47个领域1464项事项、127种4486个证件(证明)纳入其中,累计取消由本市依法核发或出具的各类证件(证明)55013件。早在2017年,市公安局就推出了集公安办事、服务于一体的“阿拉警察”APP。目前,在“阿拉警察”APP上推出的“电子证明卡包”已集成了28种高频电子证件(证明),覆盖了群众70%以上的日常办事所需。在宁波市的旅馆、医院、银行、机场、加油站、水电气网办事点、汽车4S店、景区等52类场景5414个点位,都可以使用“电子证照卡包”。截至当前,承载电子证照卡包的“阿拉警察”APP下载量560万,注册用户423万,实名认证用户223万,电子证照二维码调用量2.81万人次。

  宁波公安还想方设法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市县两级警企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四必访”活动,与重点企业签订协作备忘录、设立联络员、开辟案件受理“绿色通道”,集中侦破一批侵害“浙商”“甬商”权益大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放宽人口落户政策,有力助推了宁波人口集聚和人才引进。据宁波市人才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宁波涌入34万新宁波人,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第二位,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在防疫和复工复产中,全市各级公安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护航发展。江北公安分局通过智慧实战平台和公安大数据,大幅缩减民生车辆通行证审批流程;镇海公安分局研发“镇海区疫情防控地图”,整合交通卡口、物资保障等数据,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奉化公安分局成立了驻企服务队,“一对一”解决企业复工“卡脖子”问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今后宁波公安将进一步提升市域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高水平民生服务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靓丽风景。

  (本版图片由宁波市公安局公共关系处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高质量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0-10-22 浙江日报2020-10-2200006;浙江日报2020-10-2200010;浙江日报2020-10-2200014;浙江日报2020-10-2200005;浙江日报2020-10-2200008;浙江日报2020-10-2200018 2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