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00后志愿者团队为视障人群录制近千万字有声读物
“‘捐声’就是我们心中的一团火”
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林晓莹 吴幻
本报杭州10月13日讯 (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林晓莹 吴幻) “淅沥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密密地缝着游子的夹衣,忽然,一阵冷风挤进茅屋的窗隙……”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来临之际,在浙江工商大学的教室里,该校公共管理学院大三学生蔡昀正对着电脑朗读,动人的故事在她口中娓娓道来。
蔡昀是浙商大“捐声”志愿者团队的一员。“捐声”是一种新兴助盲形式,即志愿者通过朗读文本的形式为无法正常阅读图书的视障人士录制有声读物。仅今年暑假,这个95人的00后志愿者团队就录制了926万字的有声读物,录制时长达578小时。为覆盖更多年龄层次的视障群体,志愿者的书单里涵盖了国内外各类经典读物,还为视障儿童“定制”了儿童文学作品。
“去年开始,我们就和浙江图书馆合作,帮助浙图校对由明文书翻译的盲文书、在图书馆引导视障人群无障碍阅读等。在志愿服务时,我们发现,盲文书籍制作步骤繁琐,一般一本书籍需校对4到5个月。因此,视障人士想在书店找到一本盲文书并不容易。”“捐声”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浙商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范紫琳说,听觉是视障患者感知世界的重要渠道。团队由此萌发了“捐声”的念头。
“捐声”并非易事。志愿者在正式“上岗”前,需要先录制一段有声读物作为考核。相比电子人声,志愿者声情并茂的朗读更有助于视障人士理解文章的精妙。为了让有声读物更为规范、优美动听,志愿者们还需要参加培训,学习朗读技巧等。除了自检,录制完成后,所录内容还会由审核团队进行二次审核,以确保作品质量。
“我特别喜欢《后浪》演讲中那句‘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捐声’就是我们心中的一团火。”范紫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