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海望南方,创新同为根和魂
张萍
高光时刻,属于今日深圳。党中央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40年来,当年的小渔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发展史上的奇迹。从东海之滨瞭望南海之岸,为特区成就振奋、对深化改革前景充满信心之余,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创新能制胜,更坚定走创新之路。
关于深圳,有这样一个“梗”:开车10分钟能绕一圈的深圳南山粤海街道,走出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恒大、华润等87家上市公司。研究深圳样本,总会被一些数字吸引:那里每小时有47个人成为常住人口,每天有7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每平方公里GDP达13.5亿元、有8.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居民平均年龄只有32.5岁……40年,弯弯曲曲的深圳河,繁忙的罗湖口岸、福田保税区、深圳湾口岸,见证了许多“开山炮”。
深圳的成功之道是什么?答案肯定不止一个。但是“闯”的勇气、“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拼”的精神背后,最终都要涌向创新这个出口。粤语中有个词叫“头啖汤”,意为第一口汤,虽烫嘴却最鲜香。一无所有时,深圳搞资本市场、搞土地拍卖、搞所有制辩论,从“三来一补”到深圳“智造”,敢在雷区、难区、盲区创新;快速起步时,豁出去吸引人、财、物等一切创新资源,培育起完整的创新生态;一马当先后,又带着危机感喊出“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制度创新、治理创新、观念创新、生态创新……经济发展最本质的现象就是创新。创新,正是深圳的根和魂。
今天,我们站在东海之滨的浙江望向南方的深圳,并不是旁观者。创新是我们共同的奋斗轴线、精神财富、成功基石。“枫桥经验”、“温州模式”、浙商现象、“三治融合”、“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先行探路的浙江经验,无不涵盖创新的不懈追求。无独有偶,我省的杭州高新区(滨江)今年正好“三十而立”。其惊人的成长之路背后,同样闪耀着矢志不移、勇闯华山一条路的创新气质,涌现出大批高科技企业。
这固然值得欣慰,亦可自豪,但更须自勉。在当下的世界格局和中国的新发展阶段中,对科技创新我们仍面临许多鸿沟和卡脖子技术问题。改革亟须渡过深水区,开放亟须更加制度化、国际化。我们的创新思维还在吗?创新的能力还足吗?对创新的包容度还够吗?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还有哪些堵点?为了让好日子更有基石,让强国梦更有底气,这些问题寄托着多少民生期待和突围使命,需要所有矢志创新的弄潮儿一同作答。
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收到了堪称“大礼包”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将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方面深化探索。这是利好,也是嘱托。“学霸”深圳,还要不断击穿“天花板”,拿出更多破解复杂问题的创新样本,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肩负建设“重要窗口”使命的浙江,更要创新作笔、实干铺纸,答好10大新课题。
谁能持续创新,谁就能掌舵开好“顶风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