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湖州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

改革激发合力 护航绿色发展

  湖州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

  改革激发合力 护航绿色发展

  10月15日是湖州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下称“南太湖法院”)正式揭牌成立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南太湖法院坚决护航新区发展大局,践行司法为民初心,不断探索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创新,为护航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贡献司法力量。揭牌以来,该院共新收各类案件4198件,审结3426件,今年1月至9月,全院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376.73件。

  聚焦中心护发展

  司法为民葆初心

  “故意不签劳动合同、伪造个人签名、上几天班就把雇主告上法庭……”今年5月,南太湖法院联合湖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湖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共同建立并在我省率先发布劳动者维权异常名录,平等保护劳动者与企业合法权益。持续深化“三服务”,选派法官担任“驻企专员”,走访服务企业260余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向辖区企业发放《企业复工复产法律适用指南》500余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并妥善处理全市首例“审转破”案件。

  针对打官司不便、诉讼效率低等问题,该院创新运用智慧法院成果,通过移动微法院、云间开庭系统、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站等,使群众打官司触手可及。与市律师协会共建“律师调解工作室”,形成常态化机制合力化解纠纷;设立绿色金融纠纷调处法官工作室,在线化解全市首例“绿色金融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纠纷;开展执行专项行动8次,揭牌全省首家“打击拒执犯罪律师工作室”,诉讼服务中心成建制入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让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司法红利。

  开拓创新谋改革

  打造特色创品牌

  “送达难”影响审判效率,为此,南太湖法院会同南太湖新区政法委、市场监管分局等7家单位,共同建立覆盖企业和个人的全市场主体统一法律文书送达地址承诺确认机制,目前800多个市场主体已录入数据库。全面推进办公办案全程无纸化,并创新管理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派8名人民调解员,编入员额法官团队实行精细化管理,3个月来,共成功调处纠纷200余件。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环境资源案件“四合一”集中管辖法院,南太湖法院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组建“1+2+2”环资审判团队,与省内高校、省法学会开展常态化交流合作,提升环资审判专业化水平。推动“湖州市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一体化平台”运用升级,联合市生态环境局设立湖州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安吉分中心,与安吉法院等7家单位共同建立首家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心。该模式已在全市推广并实现区县全覆盖,成功化解环境资源纠纷53件。此外,该院建立了“湖州市水生态法治展示馆”,并与全市各法院共建生态修复基地,通过发布司法令状责令补种林木百余棵,增殖放流鱼苗2万余尾,守护了一方生态。

  “一年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常态化司法督查,形成‘三员联动’廉政监督格局,切实提升司法作风。”南太湖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院将继续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审判的质量和效率,为“重要窗口”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周建福)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改革激发合力 护航绿色发展 2020-10-13 浙江日报2020-10-1300016;浙江日报2020-10-1300015 2 2020年10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