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橘熟
刘从进
亮丽的江南,一弯金黄的橘子点亮了圆圆的秋天。
浙东花桥镇,小镇多山,一朗朗拱着围着,捉迷藏似的,八岭山上种着成片的橘树。
弧形的山弯里,圆圆的橘子在绿叶间探头探脑,跳动嬉闹,连成一片红色的海洋。累累硕果压枝低,不得不在下面用棍子支着撑着。
这里是北纬29度的温带,山弯连绵,气候宜人,独特的红黄壤是柑橘的黄金生长带。“后皇嘉树……生南国兮。”两千多年前,屈原就在《橘颂》里歌颂了橘生南国的志向。
近年当地发展生态农业,在山弯里大规模种植柑橘并改良品种,主栽脐橙、胡柚、葡萄柚、红美人等。这里的橘子因外表圆亮,皮薄无核,多汁化渣,口感甜柔,多次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
一日开园,游人如织,开放的橘园成了绿扮红妆的云中客厅。游客们免费游园、拍照,自己采摘品尝,吃多少算多少!好吃你就买,还让自己挑。
进橘园变成来游园,卖橘子变成搞旅游。特别是枝头上跳动的一串串橘球,三五个、七八个抱成一团,绿叶点缀间,更显热烈、喜庆。人们把脸凑上去,咔咔拍照。万绿丛中,万点红中,吃个肚圆,拍个美颜,晒个朋友圈,然后带着满满的一车橘子回家。
老陈在橘园里转悠,微风拂过,阵阵果香直从枝头甜到心田,圆圆的橘子就是他口袋里的金币。他背着手站着,高深莫测不说话,然而嘴巴包不住喜悦,心头溢满了幸福。
老陈是岭下白湾村的村民,自己有10多亩橘地。每亩产量在6000斤以上,价格好的时候能卖3元多一斤,每年光橘子收入就有10多万。老陈早年在外打工,现在上了年纪,回家种他的一亩三分地,没想到收益这么好。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政府的帮助下,农户们联合成立了柑橘专业合作社,老陈脑瓜灵,当了负责人。他们又在专家的指导下,注册了一个“山湾桔”的地方品牌。商标注册后,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除草、培土、施肥、剪枝……所有的精耕细作都为了橘子丰收时的上乘品质。
“掩映橘林千点火,苞霜新橘万株金”。秋天时,宁静的山弯热闹非凡,众人忙着采摘。看上去并不高大的橘树,细细密密的能生几百斤呢;高处还要布上凳子、梯子,爬上去摘。地头搭起了临时橘棚,里面堆满黄澄澄的橘子。剥开来,咬一口,水嫩清冽,甘甜如蜜。有人喊:“山湾桔,甜到心!”
伴着隆隆的车声,东风牌、黄河牌、钱塘江牌5吨加长车,10吨大货车不断驶进山岭,停在路边,不用说都是收橘子的。人们不停地拉橘子,过磅,上车,人声鼎沸,橘子翻飞,山弯里充盈着丰收的喜悦。
一次我开车路过,看到这场面,下车凑过去看了看。边上有个人轻轻地说了一句,记者来了!大伙信以为真,不停地往我的口袋里塞橘子,一边心直口快地说:“您是记者,帮我们多宣传宣传,卖个好价钱!”我也只好傻傻地笑。问一下商贩,说昨天运走五万斤,今天也是五万斤,明天还要多,天天在这儿运,橘子好,甜!都运往哪里?上海、大连、连云港……
与此同时,在电子商务产业园里,几个年轻人正在通过网络平台,把橘子销往全国。
“要想价格高,品牌很重要。”老陈感慨地说。早几年,镇里动员他们注册商标,他还有点不理解,现在他的合作社,橘子直销大上海。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金秋时节,这里还是驴友徒步的好线路。过路的人摘几个橘子吃吃,是被允许的,这也是山民朴实的传统。老陈很有趣,在地头立一块牌,上面写:“一只两只不算摘,三只四只解解渴,若是开着车来摘,罚你八九百!”
今年镇上还举办了柑橘节,客商不断增加,钱就像圆圆的橘子滚进来,人们心满意足地笑了。
岭上橘开花,岭下是人家。八岭山下住着南陈开皇陈霸先的一支后裔,如今有很多村庄,八岭头、白湾、两头门、关头……小洋房横平竖直,连成一片。这是一片丰饶的土地,除了橘园,还有千重稻浪、万亩海塘,丰收季节步步皆景。
江南温柔江南俏,人们在一弯绿橘下过着富足祥和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