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阅读

旧书不厌
百回读

  这次国庆有8天假期,难得。我乘机把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又“诵读”了一遍。这本书还是我读高一的时候买的,快40年了,翻看了一下版权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1981年4月第12次印刷,定价0.57元。高中、大学、工作后,大凡得空就要翻翻看,“诵读”一下,享受一番,自己也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但每“读”一遍似乎都有新的体会。苏子瞻曰:“旧书不厌百回读。”得之。

  现在家校联系多,学校经常要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经常鼓吹“要学好语文必须读名著”的观点,会后便常常有家长来找我,说:“童老师,我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在阅读,读了不少书,但为什么语文没学好呢?”

  这个问题并不是只在个别同学身上出现,相信很多语文老师都碰到过,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语文还是没能学好呢?我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你确实读了很多书,但没有一本是读透的。书只有读熟了,读透了,才能浸入读者的灵魂,内化成读者自己的东西。巴金在谈及年少时读《古文观止》的情景时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小学生读不懂,于是你跟他讲“君”什么意思,“妾”什么意思,“借问”什么意思,“或恐”什么意思;于是小学生“懂了”。到了初中,他又“不解”了:如此普通的四句话是“诗”吗?于是你跟他讲,不但是“诗”,而且是“好诗”,不然不会流传至今。于是他“再读”,反复读;于是读出了“思乡”情:一个浪迹天涯的“横塘”女子,听到邻船有乡音,激动了,“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于是初中生“懂了”。到了高中,他又“不解”了:古今写乡情的诗可谓多矣,写得比它好的诗多得是,为什么独独它流芳千古?于是“再读”,反复读;于是又读出了“自媒”意:原来这个姑娘邂逅了一位邻船的帅哥,十分仰慕,想跟他搭讪,要跟他建立“联系”;但又怕别人说闲话,所以故意找了个借口,说为什么我要“停船暂借问”呢,因为“或恐是同乡”,这样就保住了姑娘家的“矜持”。于是高中生“懂了”。那么,到了大学,到了研究生,如果你“再读”,反复读,还能不能读出新的境界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语文跟数理化的区别就在这里。数理化,懂了就是懂了,题目会做了就是会做了。语文却不同。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以为把崔颢《长干行》读懂了,但这“读懂”的背后竟有这样大的差异。所以说语文登堂易,入室难。

  如果你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只要是语文老师都会这样回答你:“多读多写。”但什么叫“多读”呢?不同的老师理解是不同的。我认为,多读不只是指读的书的数量要多,更是指相同的书读的遍数要多,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

  【向高中生推荐一本书】

  《世说新语》(蒋凡、李笑野、白振奎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推荐理由:《世说新语》有趣,《世说新语》有用。


浙江日报 阅读 00003 旧书不厌
百回读
2020-10-05 21471740 2 2020年10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