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海盐七旬老人舞出非遗新活力

  本报讯 (记者 王雨红 共享联盟海盐站 朱晓莹 陆军) 蚌精身着粉色衣服,操控蚌壳时开时闭,一旁的渔夫则头戴草帽坐在石凳上,见机撒网、收网……长假期间,在海盐县博物馆的小剧场内,一场夸张生动、幽默风趣的蚌精灯舞引得台下观众频频拍手哄笑。

  蚌精灯舞源自海盐澉浦地区,又叫“蚌壳舞”“渔翁与蚌精”。该舞蹈伴随着庙会、灯会而流传至今。“原来蚌精灯舞都是巡街演出,是渔民祈求丰收和喜迎节庆时表演的。”今年已经70多岁的渔夫扮演者沈永康告诉记者。

  虽然蚌精灯舞巡街表演时锣鼓喧天、场面热闹,但表演形式单一且无配乐,刚开始表演时,沈永康总觉得“不够味”。爱好唱歌和创作的他灵机一动:为何不与海盐本地的骚子歌和民俗故事结合,融入音乐、增添故事性呢?

  说干就干,沈永康花了大半年时间创作了配乐和剧本后,又开始设计服装、道具,还与妻子两人一起琢磨表情和肢体动作。社区迎国庆文艺汇演、退休教师迎春晚会、“山海协作”文艺演出、海盐腔开锣仪式……蚌精灯舞的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一批县内外文化爱好者前来学习。2010年10月,蚌精灯舞被列入第4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在海盐县文联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下,沈永康结合海盐的非遗元素和民间艺术,花了两年时间创作了大型戏曲舞台剧海盐腔《蚌精记》,赞美以蚌精为英雄形象的海盐人民勇于与恶劣环境斗争、热爱生活的品德。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值得!”沈永康把每一场演出的视频都刻录成了光盘,希望蚌精灯舞可以被更多人熟悉、喜爱。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海盐七旬老人舞出非遗新活力 2020-10-04 21483235 2 2020年10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