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深读

杭州余杭街道 深耕“三服务”

精细化链式赋能 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人工智能在城市感知行业的运用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企业该如何抓住其中的机遇?”不久前,一场人工智能行业交流会在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会议室举行,特别的是,这是杭州余杭区余杭街道为辖区内创新创业企业杭州实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场定制的一场活动。

  “感谢余杭街道为我们企业定制的这场交流会,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公司员工都受益匪浅。”实在智能负责人张军燕表示。

  在余杭街道,像这样为企业和人才量身定制专属活动方案,不是个例。依托人工智能小镇和科创园区,余杭街道陆续推出2份菜单,“Daily派”细学入心焕发活力,“Free派”专属定制走亲连心,以“一企一活动”量身定制指尖π、光影π、烧脑π、Missπ等党群创意活动“菜单”,以AI青年派对、圆桌烧脑会、创客分享会等活动,增强人才认同感和向心力,累计参与2000余人次。

  窥一斑而见全豹。近年来,该街道牢固树立“大人才”理念,既重项目前期保障,更优人才全程服务,通过定机制、精服务、优平台,做深做实“三服务”,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最优人才生态中切实履行街道应尽之责。

  针对人才政策落地信息不对称、需求不匹配等难点问题,余杭街道努力做强团队“前移后置”,以全链条定机制,疏通人才服务堵点。有效发挥76名中层以上干部“助企服务员”作用,实现118家规上(限上)企业服务全覆盖;各科办“组团”提升人才服务专业度,累计收集解决问题300余件。此外,密切对接未来科技城,在企业项目入驻辖区初期,即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同时联动街道产业线,定期比对营收、增加值等经济指标,筛选优质企业,重点保障服务,加强“双招双引”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

  “吴兆坤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高级技师,但对相关政策不熟悉,街道驻企服务员专门上门解读农业人才政策和兑现服务,帮助吴大伯注册浙里办和余杭区人力资源服务网,对接税务部门并为其申报余杭区E类高层次人才。”余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街道通过推动扫楼走访、云上宣讲、跑腿服务“多管齐下”,提升人才服务实效,新增认定余杭区高层次人才187人、高技能人才325人;申领各类补助补贴达5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街道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定期研判、常态运转,由街道党建办牵头、各科办协同,力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一体推进,同时健全人才官微联盟机制,举办企业‘人才官’专题培训,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延伸街道服务触角。” 余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创新、抓未来。余杭街道将坚持“闷声抓人才、埋头建生态”,继续在强联动、强质效、强招引、强服务上不断发力,以链式赋能,打好人才服务精细牌。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6 精细化链式赋能 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0-09-26 浙江日报2020-09-2600014 2 2020年09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