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国家有需要,我随时出发”

——记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接过两项沉甸甸的荣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9月17日,李兰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团队,属于在这场抗疫大战中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每一个人。”

  时间再一次回到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1月17日,身为传染病专家的李兰娟向国家卫健委主动请缨:“希望赴武汉研判疫情!”

  对这位经历过多次公共卫生事件的“老将”而言,前线永远是最吸引人的“战场”。仅仅一天之后,李兰娟第一次紧急奔赴武汉。在前方,临危受命的她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共同研判疫情形势,为中央提出决策参考,迅速提出了“存在人传人”“尽快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武汉应该做到不进不出”等关键性建议。

  彼时的浙江,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打响”了。首赴武汉归来后不久的李兰娟,没有顾上休息,便立即赶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指导医务人员应用“四抗二平衡”治疗方案和人工肝支持系统,全力以赴抢救重症危重症患者。

  当听到武汉的确诊病例越来越多时,“身经百战”的李兰娟又一次申请带队支援前线。2月1日,我省高级别专家组(共10人)带着30多箱医疗物资连夜奔赴武汉,专家组第一时间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支援。

  武汉,依然在危难之中坚守。这支队伍不远千里,为当地带去了人工肝、微生态、干细胞和“四抗二平衡”等浙江经验。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日子里,73岁的李兰娟穿着防护服,不知疲倦地一次次进入隔离病房。

  有人问李兰娟,为什么再来武汉?她的回答和出征时的宣言一样:“国家有需要,我随时出发。”

  经过两个多月的坚守,李兰娟接管的ICU病死率显著下降,为了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团队,她以身作则,在武汉期间开课培训、门诊带教,将传染病诊治的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疗队和医疗机构。3月31日,当圆满完成武汉支援任务准备返程时,李兰娟感慨万千:“抗击疫情的医疗队员,个个都是英雄!”

  回想战“疫”时光,李兰娟依然牵挂着那些与她风雨同舟的患者。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向她鞠躬:“您把我们患者当成亲人,使我战胜病魔,获得重生。”一位无比敬重她的患者向她道别:“谢谢你,李院士!”…… “对医务工作者而言,病人康复出院时说声谢谢,是最美好的时候。”李兰娟这样说。

  跨越冬与春,经历死与生。当武汉迎来春暖花开,李兰娟的抗疫工作仍在继续。5月30日,李兰娟又一次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的身份来到武汉,科学分析千万人核酸检测数据、对有序复工复产复学进行指导。

  荣誉的背后,是拼搏与奋斗,更是责任与担当。李兰娟先后参加了国家新冠科研的顶层设计,带领团队在病原学、发病机制、救治技术、诊断试剂、疫苗等方面进行系列科研攻关;她及时总结发布《新冠肺炎诊疗浙江经验》和《人工肝治疗新冠专家共识》;当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她及时连线国外,分享中国经验。

  当疫情趋于缓和,另一条克难攻坚的赛道才刚刚开启。9月14日,李兰娟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赛研究员课题组紧密合作的科研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细胞》上发表,率先解析了真实新型冠状病毒全病毒三维精细结构。

  “抗疫精神永不褪色!作为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应用取得新的突破,是最美好的时候。相信未来医学和科技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也能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李兰娟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国家有需要,我随时出发” 2020-09-22 21406846 2 2020年09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