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观点

深耕文化宝库 弘扬浙学品牌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目前已实施两期,在研究内容上深入挖掘浙江文化底蕴,系统梳理浙江历史文化的内部结构、变化规律和地域特色,坚持和发展浙江精神;分析浙江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异同,厘清浙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相互影响关系,为浙江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强劲的推动力。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中指出,从区域文化入手,对一地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展开全面、系统、扎实、有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藉此梳理和弘扬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繁荣和丰富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活动,规划和指导未来的文化发展蓝图,增强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这也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发展中国文化、创新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浙江不仅山川秀丽,而且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在学术领域,“浙学”更是独树一帜。从宋代的婺学、金华学派、永康学派、永嘉学派,明代的王阳明及浙中王门,明清之际的刘宗周、黄宗羲,清代的章学诚,近代的章太炎、马一浮,到金岳霖、冯契等现代学者,都可以看作广义“浙学”的不同代表。这种“江山代有才人出”并且延续到现当代的地域性学派,确实比较少见。“浙学”涉及的人物很多,学术进路不同,并且派中有派,其形态复杂多样。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已出版书目及在研项目以广义的“浙学”为主,在呈现地域性品格的同时,也注重逻辑形态和逻辑脉络的揭示,而且形态、内容丰富多彩。

  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以及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人文层面去理解人和世界,就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开放的视野、世界的眼光。我认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不仅要从中国或浙江独特的文化背景出发,还应提供对西方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也具有意义的文化观念和内涵,形成广义的世界文化视域。

  事实上,在人文研究领域,任何一种创造性的思考总是基于以往文明发展和思想衍化的成果。从今天看,这种文明成果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也与西方传统相涉。王国维在20世纪初曾提出“学无中西”的观念,在学术研究中,“学无中西”意味着超越中西之间的对峙,以世界文化为视域。历史地看,从吴越时期的边缘演化到南宋以后逐渐走向中心,浙江文化的形成也有一个交互融合的过程。如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有“走出去”的精神,既要看浙江文化与中国各个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要在全球化的视野下看浙江文化。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凸显了“浙学”品牌,对传承、弘扬浙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下来、走出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衷心希望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越做越好,为大力发展以浙江历史为依托的传统文化、以浙江精神为底色的创新文化,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彰显人文之美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6 深耕文化宝库 弘扬浙学品牌 2020-09-22 21424871 2 2020年09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