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守好初心担使命 久久为功抓落实

柯桥区16年如一日抓深做实驻村指导员制度

  守好初心担使命 久久为功抓落实

  柯桥区16年如一日抓深做实驻村指导员制度

  马可远 周 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6年前,柯桥区(原绍兴县)积极响应省委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相关意见,在兰亭街道(原兰亭镇)率先试点选派驻村指导员,并随即全面推广。

  2004年2月,柯桥区选派驻村指导员做法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从此,该做法在全省持续推广,成为我省农村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16载春秋,柯桥区持续推进驻村指导员制度,涌现出诸多先进典型。重点村帮扶、中心工作推进、工程项目监督……哪里有疑难杂症,哪里就有他们身影。

  成绩背后,是以柯桥区委组织部牵头、多部门联动的一整套驻村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励体系。体系解决了驻村指导员的后顾之忧,并督促他们不断创新。

  如今,柯桥区紧扣“三驻三服务”,与民情日记、“契约化”共建有机结合,坚定不移把驻村指导员制度引向深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深化“三服务”在柯桥落地生根的重要力量。

一张蓝图绘到底 双向选干部保精准

  重返原点,兰亭谢家坞村,青山绿水间,花木掩映下,别致大气的村史馆坐落在山间。村史馆的显眼位置,放置着五任驻村指导员的简介。“他们是村里的宝。”已经担任20多年村支书的陈志芳表示。无论是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还是“五星3A”创建等中心工作里,驻村指导员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光倒流,当首任驻村指导员任水泉站在这块土地上,面对的是一个经济薄弱的小山村。在经过调研后,任水泉推动谢家坞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并租赁给专业果企运营。此后,在数任驻村指导员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谢家坞村逐步形成以冬枣、猕猴桃等“四季鲜果”为龙头的现代观光农业。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2019年仅土地租赁款这一项收入就突破100万元,同时还吸纳部分闲置劳动力。

  2018年起,谢家坞村敏锐地抓住“五星3A”创建机遇。第4、第5两任驻村指导员积极帮助谢家坞村提炼核心定位,总结相关内容。经过多方努力,谢家坞村党群服务中心、环湖绿道等被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同时,该村也顺利通过“五星3A”创建验收,并入选2019年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试点单位。

  取得如此成绩,与柯桥“双向选择、竞争择优”的驻村干部精准选拔制度密不可分。

  柯桥区双向征求村居和候选人的意见,实现“因村派人、因人定村”。一方面,依托干部综合信息分析系统,建立驻村工作指导员人选信息库。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拟驻村的各项情况,进行综合评判,也建立相应的信息库。

  通过两个信息库之间的匹配,最终柯桥区委组织部有针对性地选派驻村指导员,以增强指导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政法干部驻乱村、经济干部驻穷村、党建干部驻软弱涣散村。”柯桥区委组织部组织科长周杰说。

一颗初心守使命 丰富职能助推进

  提到张幼庆,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后进村帮扶专业户。3年帮扶4个“后进村”,是挂在他的肩上的“功勋章”。2019年,在全省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实施15周年座谈会上,张幼庆作为全省4位代表之一,交流了柯桥区驻村指导员工作经验,并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

  2016年4月,张幼庆主动请缨,从柯桥区运管处原党总支书记转岗到稽东镇裘村任第一书记。当时该村班子弱,干群关系紧张,空心村改造已搁置4年。张幼庆来到后,以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道路修整、结对帮扶等为核心,快速展开工作。几板斧下来,获得了大家信任,空心村改造也得以顺利推进。

  “三佳居能评上‘五星3A’,姚瀛功不可没。”每当谈起三佳居村的改变,村民无不感叹。姚瀛是鉴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2020年起,姚瀛开始担任柯岩街道三佳居村驻村指导员。年初疫情较为严重时期,三佳居的“五星3A”工程进度受到一定影响,姚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工程建设、材料申报上给予诸多帮助,最终工程克服疫情影响如期完工。三佳居村的“3A示范村”也创建成功。

  在他们身上,不变的是初心,变化的则是驻村干部不断丰富的职能、不断创新的工作机制。

  柯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驻村干部工作有“四大员”之称,即“党务村务监督员、富民强村服务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农村纠纷调解员”。随着时代发展,村务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对驻村指导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大员”变成了多面手。如今,驻村指导员共有“关键小事”“强村行动”“廉洁工程”“十条原则”等15项具体工作任务。此外,每名驻村指导员2年内至少帮助村居引进1~2个村级集体增收项目。

  这些新要求也取得了良好成效,例如通过驻村指导员抓实“廉洁工程”推进,实现连续两年全区“五星3A”工程招投标“零信访”。

一项制度化万千 提升保障促发展

  优质高效的驻村指导员队伍,离不开良好的制度规范。

  “能啃下亚运攀岩项目这个硬骨头,区镇村三级民情分析会起着巨大作用。”齐贤街道羊山居村驻村干部周关锦坦言。该村是亚运攀岩项目所在地,工程时间紧、要求高。

  通过区镇村三级民情会,包括周关锦在内的相关干部及时了解了羊山居村的民情诉求,并把疑难杂症向上级部门汇报,进行分析,最终快速解决了相关事情。

  “根据组织部要求,驻村指导员每周至少报送1条驻村信息,并及时报送突发事件或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信息。”周关锦说道。

  通过本项制度,近两年来柯桥驻村指导员队伍共协助化解涉农信访重点件468件。

  当好驻村干部,仅凭自身丰富的经验,并不能完全适应当下快速变化的节奏,“充电”成为一门“必修课”。近年来,柯桥区委组织部门牵头,每年至少组织1次所有驻村指导员的集中培训,围绕乡村振兴新需求和“景村融合”“田园旅游”“民宿经济”等新课题进行专业培训,解决切实驻村指导员们“本领恐慌”问题。

  在待遇上,柯桥也对驻村干部有着较多的关爱。例如,镇街驻村指导员经济待遇应高于机关部门同级干部30%,并再给予一定的工作补贴。除了物质奖励外,人文关怀和干部选拔机制上,也给予倾斜。根据规定,镇主要领导必须每年与驻村指导员进行1次以上谈心谈话,驻村工作经历及表现纳入乡镇干部选拔必要条件,近3年镇(街道)提拔的中层干部中95%以上均有驻村经历。

  柯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柯桥紧紧抓住“三驻三服务”工作契机,传承驻村指导员、民情日记、“契约化”共建指示批示精神,补足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完整链条,更好地焕发了驻村指导员工作的持久生命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柯桥区16年如一日抓深做实驻村指导员制度 2020-09-22 浙江日报2020-09-2200004;浙江日报2020-09-2200009;浙江日报2020-09-2200010;浙江日报2020-09-2200015;浙江日报2020-09-2200022 2 2020年09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