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起“重要窗口”建设的
保密工作政治责任
省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 章忻 周宇晗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信息化条件下党和国家秘密安全防线。今年10月,将迎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施行10周年,全省保密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发挥职能作用,在“重要窗口”建设中贡献保密力量、展现保密作为。
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做好“重要窗口”建设保密工作的政治自觉
提高政治站位。国家秘密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保密工作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和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对保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省开展保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保密战线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认识保密工作的政治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管保密原则不动摇。
压实宣教任务。在内容上,要突出保密法、保密法实施条例以及宪法、刑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国防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反间谍法和党内法规中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规定,以及新时代保密工作形势任务、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在对象上,要突出各级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同时,保密法治宣传要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覆盖全体公民。在阵地上,要把保密宣传教育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范畴,纳入全省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机关单位新进工作人员的“入门课”,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培训机构的“必修课”。
创新方式方法。要以红色文化砥砺人,广泛发掘、整理遍布浙江大地的保密红色文化,发掘嘉兴南湖革命红船、湖州钱壮飞纪念馆、宁波张人亚党章学堂等纪念场馆中所蕴含的跌宕起伏、感人肺腑的保密故事、保密史诗,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传承革命先辈保密红色基因,时刻绷紧保密之弦,自觉履行保密之责。以拓展载体吸引人,大力推进保密法治宣传进公共场所、区域,通过电子显示屏、移动数字媒体等公共传播空间,大力加强保密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主题公园等普法阵地建设,进一步扩大保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度。以典型案例警示人,通过观看视频、参观展览、聆听通报,以案说法、以案明纪,促使广大干部群众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强化保密科技支撑,为保密工作插上腾飞翅膀
推进核心关键保密技术研发。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网络防护边界正在消失,网络与信息安全在大数据时代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扎根浙江信息科技蓬勃发展的沃土,实施项目驱动、产业带动战略,尽快培植和形成保密信息产业的“浙军”方阵,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研制高端保密技术装备产品、构建保密技术防护体系上取得突破,并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技术替代,提升保密技术防控、监测预警、专用移动通信、综合指挥协调水平,不断增强与高科技窃密相抗衡的能力。
构建保密技术创新体系。围绕保障“数字浙江”建设大局,理清思路、科学定位,协同有关部门在推进我省人工智能与融合应用、区块链、新一代网络通信与时空技术、空天信息技术、智慧设施建设等新模式新业态中植入保密元素,主动融合、跟进服务,贡献保密智慧。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保密科技发展的优先战略,一体激发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创新创造活力,突出企业在市场化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中的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保密技术创新体系。
促进数据安全流动。要研究解决现行保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存在的监管盲区和漏洞,协同有关部门完善针对数据采集、传输、汇集、存储、开放、共享等环节的保密制度规定,建立健全数据确权、数据安全、数据隐私机制,完善主体明确、标准清晰、程序简便、审查严密、监管到位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整合各领域、各行业的保密监管平台,突破监管孤岛,把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大数据承载平台纳入保密监管范围,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保密天网”,为打造安全高效的“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保驾护航。
严格依法行政,展示保密部门良好形象
严格规范行政行为。要将依法行政理念贯穿国家秘密治理、保密检查、保密技术监管、泄密案件查办、保密资质(格)管理等全过程、各方面。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原则,全面规范保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确认、行政命令等职责,坚决落实保密行政执法负面清单,确保保密审查、审批、确认、认定等各个环节有法可依。落实“放管服”要求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保密资质审批管理改革,精简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方式,降低制度性成本,努力打造保密行政执法最优省份。
严格日常保密管理。要解决好定密管理这一源头性问题,规范定密、解密和定密责任人制度,切实解决国家秘密该定不定、不该定乱定、定密过多过滥、一定终身、只定不解等问题,增强定密解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要解决好网络保密安全这一基础性问题,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网络保密管理的规定要求,切实做到“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适时开展拉网式防泄密排查,强化日常保密提醒监督,探索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机制,坚决消除问题隐患。要解决好涉密人员管理这一根本性问题,开展涉密人员分类确定和保密审查,落实涉密人员教育培训、保密承诺、重大事项报告、出国(境)审批、脱密期管理,有效实现涉密人员全方位、闭环式管理。
严格监管权力运行。适应深化全面依法治国新形势,健全执法办案体系,完善执法制度规范,厘清执法权责边界,依法准确界定行政管理的职责权限,努力构建全链条、闭环式、可查询、可追溯的执法办案机制。推进保密阳光执法,探索保密行政执法审核监督和全流程记录机制,努力做到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督、过错有追究,严明行政执法纪律规矩,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
强化机构队伍建设,为保密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党管保密不动摇。党管保密是我国保密工作的基本原则,要将党管保密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保密工作的实际成效。各地各部门党委保密委员会(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保密工作领导决策、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协调保障等职责,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保密工作决策部署,及时研究部署协调推动本部门、本地区保密重点任务的落实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各级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保密局)要积极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科学配置工作力量,统筹运用各种资源,切实履行保密行政管理职能。
完善制度机制不放松。党委保密委员会制度机制是落实党管保密的集中体现,是我国保密制度的显著优势。要认真查摆党委保密委员会制度机制建设中的短板弱项,制定修订市县党委保密委员会工作规则,建立健全议事决策、请示报告、委员述职等制度机制。要根据机构改革后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党委保密委员会成员单位,推动保密委员会成员单位在职责范围内支持和配合保密工作开展。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要求,配齐配强领导班子,明确执法主体,落实定岗定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提升素质本领不懈怠。做好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工作,人是决定性因素。要坚持政治统领,坚持不懈开展忠诚教育,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作为保密战线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切实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提高能力素质,围绕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战,全面开展岗位练兵,分级分批开展专题培训,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大力推动保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建设,全面提高队伍专业素养和实战本领。要锤炼过硬作风,引导全省保密干部自觉扛起政治责任,树立实干导向,倡导敬业奉献,把全部心思都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事体现在能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