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胡金生 编辑 周宇晗 章忻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省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技术进步和高素质人才激发强大内生动力,持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融合科技创新战略。根据新阶段科技创新的形式特点和使命要求,改变我省过去单一偏重创新链条某端的科技创新战略,既拉长长板,又补齐短板,既保持原有优势,又打造新的优势,把共同打造人才引领优势、创新策源优势、产业创新优势、创新生态优势作为主要任务,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共同发力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协同打造创新主体和创新生态,从而形成更具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的创新发展战略,促使我省科技创新战略更具科学性和适应性。
聚焦重点创新领域。针对我省目前创新资源不够丰厚的特点,在创新主攻方向上做到聚焦再聚焦,集中资源和力量对准若干“城墙口”问题冲锋,以求取得较大的、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十四五”时期,要将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作为重中之重,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三大科创高地建设的突破带动全省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构建全域创新体系。针对我省科技创新资源布局过于集中的不均衡问题,要结合我省地域相对较小的特色,站在全省的高度,将全省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打通地域间创新要素流通的壁垒,将杭州、宁波、温州等发展较快的优势城市的创新资源通过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辐射全省,支撑全省产业创新发展。同时,促进科技资源有序向中心城市覆盖,特别是推进高新区、科技城等重大科创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全覆盖,快速提升中心城市创新能级,努力形成中心强大、省域联动、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全域创新格局,打造我省科技创新方面新的比较优势。
彰显制度特色优势。针对产业链“卡脖子”技术,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着力探索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在浙江的实践。大力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积极构建产业链创新联盟,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侧发力,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方面着手,汇聚全社会力量努力攻克产业链“卡脖子”的技术难关,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铺平道路,为我国探索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提供浙江的经验借鉴。
【作者为省委党校2020年第三期进修三班学员,省委政研室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