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高质量打造“八线十景”村落景区,3年来旅游收入达6234.8万元

临安“天目村落”绘就乡村振兴新景

  高质量打造“八线十景”村落景区,3年来旅游收入达6234.8万元

  临安“天目村落”绘就乡村振兴新景

  王逸群 江 萍

  春日里,青葱翠绿的天目山脚下,月亮桥村游人如织;夏日,高山上的“龙门秘境”,成为亲子纳凉的好去处。待到深秋,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太湖源头南苕溪之滨的“红叶指南”美不胜收。转眼冬天,在大明山滑雪、品尝暖锅,人间浪漫不过如此……杭州临安,一年四季美不胜收。

  美的背后,是临安从顶层设计出发对乡村的规划和打造。2017年4月,临安创造性提出“村落景区”概念,并在3年时间内高质量打造“八线十景”示范性村落景区。这些分布在天目大地上的乡村,犹如一颗颗被串起的明珠。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天目村落”。

  如今,在临安撤市设区3周年的时间里,它们不仅助力临安打造“浙西生态大屏障”、画下杭州“第十区”打造浙西诗画大花园的重要一笔,更走出了一条以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助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从“单点开花”到“串珠成链”

“大花园”建设,让乡村景色美起来

  张雁从没想到,自己所在的河桥镇,有朝一日或将成为“网红”。

  河桥镇是浙西历史文化名镇,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然而,从小就生活在这里的她总觉得缺少点名气。几年前,她回到家乡开办了这家“僻地寒楼”树屋民宿。听说河桥镇今年将建成村落景区,张雁更有盼头了。“之前建成的‘六景’乡村旅游都很火爆,希望我们的乡村游也能越来越热。”

  她所说的“六景”,是临安的示范型村落景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临安,超过3/4被森林覆盖,生态是临安乡村的最大优势和价值所在。如何将美丽生态转化成美丽经济,既是临安的考卷,也是本地农民、农村、农业实现发展的关键。

  过去单个村庄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气候。“2017年,乘着浙江省实施‘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契机,临安提出打造村落景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谋划联村抱团发展。”临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村落景区的建设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着力引导各地整合区域内资源,做大规模,形成整体优势与品牌。与此同时,临安还出台地方性规范性标准《村落景区临安标准》,涉及环境、人文、经济等指标体系。

  2019年初,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目标,临安启动了新一轮村落景区建设3年行动计划,集中资源打造“八线十景”示范型村落景区,并推出“天目村落”品牌,让散落的临安自然禀赋和特色资源“串户成带、连片成景”。去年底,文武上田、琴山蓝湾、龙门秘境、红叶指南、月亮桥、大明山等6个示范型村落景区率先亮相,昌化电商小镇、於潜耕织图、湍口温泉、河桥古镇新四景也正在建设中。

  美丽资源带动美丽经济发展。“八线十景”串起散落在临安大地上的一个个美丽村落,将它们打造成“自然生态型”“历史文化型”“产业结合型”等主题各异的村落景区,成为乡村产业的新增长点。据统计,从2017年至2019年,临安开展试点的15个村落景区共接待游客80.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34.8万元;村集体增收1962万元,村民增收185.1万元。

  如今,那些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村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游客发现。以村落景区创建为载体,打好美丽城镇、美丽村庄、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田园等系列“组合拳”,临安全域已成为一个“大花园”。

从政府建设到市场参与

引入运营师,让乡村业态火起来

  今年7月,临安区村落景区宣传营销中心正式成立,首批由龙门秘境、湍口温泉、文武上田、天目月乡等7个村落景区的运营商组成。运营商以每家等比例出资占股、区文旅局补助部分资金的形式组建公司。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举办活动、宣传造势、联合营销等,助力“天目村落”品牌一体化运营。

  中心成立的背后,是乡村由资源转化为经济的探索。从2017年开始打造村落景区时,这个问题就被抛出:村落很美,但如何能将美丽资源长久化为美丽经济?

  于是另一项探索性工作应运而生——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本投入,组建专门的村落景区管理机构进行运作。政府资金主要用于基础建设和公共配套,而社会资金则主要用于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临安人还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个名字:乡村运营师。

  娄敏是土生土长的高虹镇石门村人。2017年初,石门村与相邻的大山村、龙上村被规划为“龙门秘境”景区。环境整治、房屋外立面改造、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短短几月,小村逐渐显现新气象。

  然而缺少产业植入,对游客吸引力并不强,农民增收也缺乏持久动力。于是娄敏从业态入手,两年时间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流转闲置农房、土地,打造“垄上行”民宿、菊花基地、高山蔬菜基地。

  今年来,相继举办的各类活动:啤酒节、攀岩节、秘酱节、年货节、菊花节,让昔日宁静的小山村变得熙熙攘攘,农户的土特产家门口就能卖出好价格,民宿、农家乐、餐饮业天天爆满。“自从去年10月龙门秘境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29万余人次,旅游业收入2185万元。”高虹镇相关负责人说。

  那么,如何精准招商?前期,临安区文旅局对村落景区的可利用资源进行摸底调研,形成村落景区运营招商项目库,并通过举办招商会等形式招引村落景区运营商。除了择优选择引入外,临安还有一套退出机制,每年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各运营公司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合格的给予20万~100万元资金补助,考核不合格的则直接退出。

  如今,12家运营商分别与村落景区“结对”,已招商51家企业、落户项目53个,总投资达5.2亿元。

  个性化规划设计、社会化投资建设和专业化运营管理,让一个个乡村“处处有风景,时时见风景”。

从环境改善到“内外兼修”

激发新动能,让乡村治理活起来

  远处绿色山峦连绵起伏,近处质朴民房浓荫掩映,清澈的天目溪潺潺流淌,生态美景扑面而来。这里是在旅游圈正火的天目山镇月亮桥村。如今,月亮桥村和天目山美丽乡村精品线沿线的天目村、白鹤村、徐村村联合创建的“天目月乡”村落景区,成功招引运营商,并通过运营商招引了天目美术馆、栖山屋民宿、茶院、天目盏等11个项目。

  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让乡村有了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为载体,外来资本、技术、乡贤、返乡创业创新人员积极参与村庄经营,投资发展乡村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同时,一批服务型、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也导入乡村,为村民提供精准服务。

  3年来,村落景区共吸引返乡青年100余人,各类手工匠人参与业态运营96个,增加村民就业岗位200余个。通过村落景区,临安有效推动“两进两回”。

  月亮桥村不远处的天目美术馆,馆长储青松是有名的以“陶”会友。每个月,他都会吸引一些外地志同道合之人来到这里。他说,开办天目美术馆、研究天目盏烧制技艺,不图赚钱,是爱好和乐趣,是为了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使更多的人去认识天目文化、挖掘天目文化,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产业对村庄发展有所帮助。

  与此同时,更多的化学反应正在产生——在美丽资源和特色产业的吸引下,一批“新农人”“新农创”“新农主”等新型农业主体纷至沓来。他们积极为乡村出点子、做参谋、当助手,为乡村治理提供新思路,也带来了乡村文明之风,使乡村充满了活力。

  临安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外来游客多了,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他们的眼界也逐渐开阔了起来。“过去推进项目,他们会因推倒自家一堵围墙闹得不可开交。如今看到了发展前景,他们自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矛盾纠纷少了,文明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人文,“八线十景”正绘就一幅农村发展、产业增收、农民幸福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临安“天目村落”绘就乡村振兴新景 2020-09-21 浙江日报2020-09-2100006;浙江日报2020-09-2100007;浙江日报2020-09-2100015;浙江日报2020-09-2100012;浙江日报2020-09-2100011 2 2020年09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