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金专刊

重塑水晶晶 南浔魅力显

  “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古镇……”知名作家徐迟在其自传体小说《江南小镇》中连用66个“水晶晶”描述故乡南浔的清澈之美。而今,打造“水晶晶南浔”已成为当地治水的主旨要义。近年来,南浔紧紧围绕“守底线、促提升、防反弹、争前列、再夺鼎”的治水总目标,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和碧水行动,治出了水环境新形象。日前,南浔被授予2019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大禹鼎殊荣。

  水质为本

  持续发力成果硕

  水质好坏是衡量治水成效的根本标准,改善水质是治水工作的核心,对于典型水乡、水网密布的南浔而言,重要性尤显而任务更重。

  在“五水共治”进入第6个年头的2019年,如何强排查重防控,确保水质不反弹、治水成效巩固,可谓是治水的底线。为此,南浔区制定出台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实施方案,落实三级河长全域排查辖区内的河道及小微水体,高频次开展巡查检查,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2019年,南浔实施“五水共治”重点项目累计投资24.7亿元,高强度投入之下,南浔治水成果丰硕——完成“污水零直排”生活小区70个、工业集聚区7个、商贸集中区16个。创建美丽河湖20条,河湖清淤132万方,分别完成市级任务的100%和105.6%。建设污水管网43.2公里,清淤排水管网323公里,均超额完成市级任务。渔业养殖尾水处理完成整治4.4万亩,已实现全覆盖。

  直指要害

  源头治理求长效

  水里的问题,根子却在岸上,只有斩断污染源头方为治本之策。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到河道(湖漾)治理,从工业污染专项整治到养殖尾水治理全域覆盖,南浔治水招招直指要害。

  ——建设污水零直排区。仅去年一年,南浔完成练市镇、双林镇、菱湖镇、和孚镇等4个镇“污水零直排”建设,中心城区完成60%的建设进度,涉及70个生活小区、7个工业集聚区、16个餐饮集中区。

  ——综合治理河道(湖漾)。通过实施“百漾千河”工程,南浔区去年创建美丽河湖20条,并结合河道周边的环境进行亮点挖掘,配以生态修复、清淤绿化、人文景观等措施,实现一河一策、一河一景。

  ——专项整治工业污染。制定《南浔区“园区外无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统一建设园区管网,累计完成低散乱污整治711家。

  ——全域治理养殖尾水。按照“连片区域集中治理、分散区域单独治理、治理与退养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南浔要求养殖尾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或循环利用。截至目前,全区渔业尾水治理覆盖率达100%。

  锐意创新

  环境质量再提升

  说起南浔治水的创新之举,“跑道养鱼”无疑是一张金名片。这是一种绿色养殖新模式,基本原理为小池养鱼、大塘养水。小池形如一条条跑道,利用增氧推水装置使水循环流动起来,使跑道里的鱼顶着水流不断做运动,并定期分离出鱼类排泄物和饲料残渣。大塘为水体净化区域,通过套养滤食性的鲢鳙鱼、种植水生植物、增氧等方式净化水体,从而实现养殖生产全过程“零排放”。截至目前,南浔全区已拥有养殖跑道334条,推广数量居全省首位。

  稻虾共生,是南浔实施的另一种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之以人为工程、管理措施,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淡水小龙虾,实现水稻和小龙虾互利共生,形成一个小循环,既无污染又增加了产值。数据显示,南浔区在采用稻虾共生模式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分别下降了30%和50%。

  现代创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有力推动着南浔治水不断迈向深入,为实现全区水环境质量再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南浔确立了“水质量全面提升、水生态全域改善、全力奋夺大禹鼎”的治水工作总目标,深入实施“363”工程 ,即:打赢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污水零直排建设、“五化”建设美丽河湖等3大攻坚战,实施城乡污水处理能力、河湖生态修复、防洪排涝能力、小微水体环境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群众满意度等6大提升行动,落实河(湖)长制运行、黑臭水体反弹监管、治水督查考核等3项管理机制。

  重焕江南水乡魅力,重塑水晶晶南浔,南浔治水,精彩在路上。

  (达才金)


浙江日报 金专刊 00011 重塑水晶晶 南浔魅力显 2020-09-04 21343157 2 2020年09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