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的账得细算
刘雪松
日前,国新办举办的消费扶贫行动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直播带货是个非常好的形式,但也出现了一些“小情况”:“目前发现少数地区请名人直播带货,最后算账下来,请名人花的费用和直播带货以后的效应不成正比。花了几十万、上百万,最后直播带货的销售额才几十万。这个账怎么算也算不过来。所以这方面也是教训。”
一个贫困县,在直播带货上花几十万、上百万的“学费”买教训,教训确实深刻。今年疫情期间,名人“直播带货”被许多平台夸大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由于“直播带货”一定程度上存在突围可行性,契合了化危为机的要求。这本身没问题,但怕就怕少数地方不是将其当成技术手段,而是当成攀比政绩的行为艺术。尤其是贫困地区,倘若以为名人带货就是未来发展的唯一方向,难免连人带货掉进坑里。
国务院扶贫办点破了名人直播带货的泡沫,切中时弊,给贫困地区的决策者提了个醒、敲了下警钟。这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骨感”的现实是,一旦化危为机的要求被简单化理解并硬生生耦合到直播带货的单一形式中,就很容易走进形式主义的胡同。真正的化危为机,还是少不了深耕产品质量、引导产业变革、畅通交通物流等基础性工作。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那些拿了几十万、上百万坑位费却不仅没带出货,反而让贫困地区亏了本的名人,也应该算一本良心账和社会责任账。希望直播带货的名人,在为贫困地区直播带货的时候,多做些公益、少谈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