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协同既对外也对内
朱珉迕
【编者按】一句“科技创新”,在当前国内外时局下意蕴深远,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待,也是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之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长三角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今起,本报特约长三角三省一市党报评论员共论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的“新篇”。
日前,第17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在长兴落幕,见证长三角在科技创新上携手共进的新步伐。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是长三角领受的重要使命。关键时刻的开路先锋,自然有其特别的责任。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考察上海,一再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创新策源,意味着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也意味着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重点产业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创新自主权、发展主动权。
尤其关键的是,当“策源地”,必须跳出自身的局部空间,主动集聚、整合、配置更大范围的资源要素,并向更大扇面的空间提供服务、释放能量、产生影响。这恰恰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深意所在。
按照计划,上海应当在今年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策源”二字,当是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所在,也道出了经济中心城市、区域“龙头”城市的特殊使命所在。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本来就意味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功能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结合国家战略机遇,辐射引领更大区域合力推动发展。
长三角当“开路先锋”,有其当仁不让的基础和禀赋。这片土地上的“双一流”高校数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每年申请的有效专利占全国三分之一,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的45%……而且,科创板这项战略,就落地在上海。密集的创新资源和强大的创新动力,使这里得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并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开创性、引领性、前瞻性的成果和范式。当务之急,是让既有的资源要素更为顺畅地交换流通,打通循环,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握指成拳的效应。这就不能仅仅依靠单点突破发力,更有赖于全方位的开放、协同与连通。
开放与协同,是更高水平上推进科技创新的必由途径,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需要通过长三角一体化探索,向全球作出的明确回答。这种取向,既是对外的,也是对内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这种高水平的科技供给,不仅包括具体的技术成果,更包括一整套能够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体系、交流通道、枢纽平台。
不久前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曾提出要打造链接协同创新的开放平台、链接产业发展的赋能平台、链接城市治理的智慧平台、链接美好生活的服务平台。这既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具体愿景,也是提升创新策源力的本质要求。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上海明确要当“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题中应有之义之一,就是发挥功能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进一步为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搭平台、建通道,致力集聚、服务、辐射、引领,让创新要素在长三角区域率先循环畅通,并以此畅通更大更丰富的经济循环。
【作者为解放日报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