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使命 从起航地出发—迎接建党百年大型融媒体报道⑤

在中国革命圣地感悟信仰的力量——

母亲延安换新衣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贺敬之《回延安》

  带着深情和向往,我们来到延安,感悟信仰的力量。

  这里有我们的根。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

  这里有我们的魂。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数进步青年奔涌而至,汇成革命的洪流;

  杨家岭上,红旗在招展;宝塔山下,延河在奔腾;枣园里,灯光依旧在闪耀……

  今天,在延安精神激励下,当地干部群众持续奋斗,光荣与梦想正在延续。一座现代化新城在黄土高原崛起,一个个美丽乡村在沟沟峁峁间涌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天翻地覆慨而慷,这是对先辈的告慰,更是对百姓的承诺。

  走进延安,我们和诗人一道,用心灵去感受点滴变化——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让红色的力量充分涌流

  红色,是延安的精神气质。

  即使在雨夜,她也展示着最深沉的力量。8月15日晚,一台反映进步青年投奔革命的大型演出《延安 延安》,在雨中的东方红大剧院上演。

  扣人心弦的剧情、一流的声光电效果,在一个多小时演出中,观众被深深吸引。这样的演出,每天都在宝塔山下举行。

  看似平常的一台演出,是延安开发红色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又一次尝试。

  目前,延安保存有革命旧址445处,是国内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跨度最长、保护最为完整、内容最为丰富的革命旧址群。“延安多的是红色资源,缺的是有震撼力的文化产品。”市文旅局副局长孙文芳说,做强红色文化产业,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是一个大课题。

  早几年推出的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给他们以启示:红色文化要做成拳头产品,既要有创新的办法,也要搞大制作。为给观众唯美、震撼的演出效果,《延安 延安》出品方专门请来国内一流制作团队。

  至今,《延安 延安》累计吸引观众110万人次。延安红色文化演出规模已上亿元。

  南泥湾红色文化小镇,这个以“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为总体定位的项目,3年前就开始启动,规划控制面积5.6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4.8平方公里。南泥湾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折克银介绍,小镇重构以现代农业、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今年计划建设重点项目29个。

  一个红色文化大产业,正在延安崛起。这里已形成六大文化旅游园区、十大革命旧址景区、一批红5A景区的发展格局,去年旅游综合收入495亿元。

  桥儿沟,著名的鲁艺所在地,今天依然是一个网红打卡地。

  从2019年起,这里又多了一个旅游项目:红色研学。60孔“鲁艺人”曾经工作、生活过的窑洞,完全按当年的模样,被改造成学员宿舍。游客像冼星海、茅盾、贺敬之等“鲁艺人”一样,在窑洞内生活、创作。对革命旧址进行活化利用,是延安正在探索的新项目。

  红色的精神力量,始终在奔腾、在传承。

让绿色的梦想照进现实

  一到延安,我们就惊诧于这里的绿。

  千沟万壑间,不再是光秃秃的黄土梁子,漫山遍野是葱茏的草木,望不到边的绿色是延安的新底色。

  当地人自豪地讲起一个故事:两年前,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剧组要拍黄土高原的镜头,但在延安找不到一处曾经的黄土地,只得到200公里外取景。

  巨变,源自退耕还林的决策。1999年,针对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发等问题,延安市决定,除了保留基本农田,其余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20年间,延安退耕还林1077.5万亩,硬是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20年的光阴里,有着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坚守。

  安塞区金明街道雷坪塔村,今年69岁的全国劳模张莲莲,在村里的1800多亩荒山上,亲手种了20多万棵树木。

  种树苦,但张莲莲无怨无悔。沟道里多坚硬的沙石,铁锨使不上劲,她经常跪在地上,用手刨坑种树。现在,她的两个膝盖时常肿痛,右手4个指头向内弯曲、无法伸直。在张莲莲带动下,全村95%的山地种上了树,其中6000多亩经济林每年为村民人均增收1.13万元。

  正是千千万万个张莲莲的奋斗,让延安的绿色梦想成为现实。

  如今,延安森林覆盖率达53%、植被覆盖度达81.3%,被称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下属13个县区均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良好的植被,正在改变这里的生态。延安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已由治理前的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达88%。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吴起县,每年曾多达60天的沙尘暴也渐成往事……

  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故事,更让人感到新鲜和好奇。

  在当年张思德烧窑的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通过退耕还林、建设美丽乡村,距延安市区15公里的区位优势成了发展优势。5年前,在外创业的村民张维斌看中这里,投资3亿多元开发乡村旅游,建起一个包含观光、旅游、农业采摘等项目的现代农业生态园,村民则以两万多亩土地入股。

  这个曾经寸草不生的穷村,成了3A级景区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上升到去年的28.6万元。村民早已搬出窑洞,全部住上村里新建的农家小院,年人均收入达1.58万元,不少人家添置了小汽车。

  截至2019年底,延安已建成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466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45个,16个村还成为全国绿色村庄。

让金色的希望点亮乡村

  一只小小的苹果,正在改变延安农民的命运。

  土质疏松、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延安成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域。去年,全市种植苹果393万亩、产量达350万吨,全市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55%以上来自苹果产业。

  这个富民产业,曾陷入困境。

  当时产销的苹果品相差异大、大小混杂,霉心病等病害难以检测,不仅有损延安苹果的口碑,更难卖出好价格。

  针对这些问题,从2017年开始,延安市委提出“苹果产业后整理”战略,着力做强分级分拣、冷藏冷链、品牌营销和精深加工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农民在全产业链增收。

  实施这一战略,需要投入真金白银。从2018至2020年,仅落实苹果产业后整理奖补政策一项,市财政每年得增加支农资金近亿元。这对延安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且这种投入不像工业项目那样产生税收收入。

  “延安农民整体收入不高,还有两万多户贫困家庭。心里有农民,就要算好这本增收大账。”市里迅速统一思想,还注入果业发展资金1.34亿元,苹果产业迎来了“又一春”。

  清洗、烘干、筛选……在洛川延刚果业公司,一条40多米长的进口选果线刚落成。办公室主任孙栋琦介绍,公司添置这条自动化选果线花了400多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20多万元。企业今年争取到一个每月30万公斤苹果的国外订单,“以前没这个设备,可不敢接这种高端订单”。

  从中受益的,还有延刚公司联系的568户农户,包括对接帮扶的126户贫困户。

  在菩堤乡咀头村,村民郝云亮这几天正忙着给果树上肥。因妻子长期卧病在床,郝家陷入贫困。家中的7亩多苹果园,由于缺乏管理、品种落后,一直卖不出好价钱。

  2016年起,根据政府安排,延刚果业把郝家纳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免费提供数百株优质树苗,每年提供分级分选、冷库贮藏等服务。郝云亮说,现在大个苹果每斤卖3.8元,去年共卖了6万多元,一举摘掉“贫困帽”,“分级分选,为我家至少增收1万多元”。

  田野上的一个个红苹果,真正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苹果。

  去年5月,延安宣布整体脱贫。市果业中心副主任王建锋介绍,在这条苹果扶贫产业链上,约5000户贫困户已被全部纳入。3年来,苹果产业后整理共带动产业增收56亿元,其中贫困户人均增收近5000元,稳步脱贫有了保障。

  不仅如此,凭借良好的品质,延安苹果打入法国、阿联酋、俄罗斯等国外市场。当地人自豪地说,世界上20个苹果中,就有一个产自延安;全国10个苹果中,就有一个产自延安。

  小苹果,终成大产业。


浙江日报 使命 从起航地出发—迎接建党百年大型融媒体报道⑤ 00005 母亲延安换新衣 2020-08-31 21324470 2 2020年08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