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间,他让后进小学变了样,援疆教师陆瑞敬——
当校长的挑战,一个接一个
本报记者 沈晶晶 陈佳莹 张安阳 通讯员 叶锡挺
即使在暑假,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一小学校长陆瑞敬依旧忙碌。
送别毕业生、准备迎接新生、培训年轻教师、优化管理方案……一件件事情,让他分身乏术。但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教育水平提升……一点点改变,又让他甘之如饴。
自2014年以来,浙江推进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链式推进”“全学科覆盖”“全员培训”的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累计选派援疆教师1569人,助力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教育水平、教学质量提升。两年前,浙江创新教育援疆模式,从“教师支援”向“学校托管”转变。首个试点,选在了乌什县第一小学。作为阿克苏两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乌什县基础教育薄弱,国语教学难度很大,而乌什县第一小学的教学成绩常年排名全县倒数第一。
“全托管”如何“托”?后进小学的命运如何改变?2018年8月,衢州市教育考试院副书记陆瑞敬身负重任,跨越万里到达乌什。他说:“要像一颗红柳的种子,扎根沙漠,带去生机。”
两年时间,他让后进小学变了样,援疆教师陆瑞敬——
当校长的挑战,一个接一个
本报记者 沈晶晶 陈佳莹 张安阳 通讯员 叶锡挺
当好一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陆瑞敬坦言,初到乌什县第一小学,“压力很大”。
这座位于阿克苏乌什县热斯太大街上的学校,两年前并不起眼,不仅设施破旧,教学质量也堪忧。但浙江省与衢州市援疆指挥部选择的第一所托管学校便是它。
对于这项艰巨的任务,陆瑞敬一开始“有点懵”。一来,他未曾想过援疆,二来父母年迈、儿子正上高二,不想把家庭的担子压到妻子一人身上。不曾想,“说客”接连到访,衢州教育界老前辈也上门劝说:“你当过中学校长,又在教育局干了十来年,懂教学也懂管理。那边学校基础太差,只有你能挑重担了。”
“那就当好一块砖吧,哪里需要哪里搬。”陆瑞敬慎重思考两天后,应下了这门差事。
乌什县第一小学什么模样?当年5月20日,趁着送一批援疆人才到阿克苏的契机,陆瑞敬在那里蹲点了半个月。二个月后,他又带着7名援疆骨干教师,对2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
“语文、数学平均分只有39分。”谈起那次考试,陆瑞敬用“难以置信”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感受。而全校18个班、960名学生,却只有40名教师。除了教学、值班,教师还要结对农村、定期下沉,教室里常常是高年级学生带着低年级上课。
这样的学校怎么“托”,陆瑞敬心里没底。但换种思路,这又未尝不是好事,“反正已经在谷底了,每拼一把都算进步。”
为学生扣好
人生第一粒扣子
陆瑞敬一直认为,“教书育人,关键要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这粒扣子,在乌什县第一小学就是“良好习惯”。2018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陆瑞敬在学校转了一圈又一圈。一个个教室里,如同“赶巴扎”:铃声响了五六分钟,学生才慢悠悠坐齐;老师在讲台上课,学生在下面嚼口香糖;老师转身写板书,前排学生立刻跑到后排打闹一番……“这样的环境,再好的师资也培养不出好学生。”看到这一幕,陆瑞敬一向笑眯眯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表情。
改习惯,少不了一番“斗智斗勇”。针对上课迟到的问题,陆瑞敬先在各种场合强调“铃声响进课堂”,但效果不好。后来他冥思苦想出个新办法,一道铃声改两道,间隔从3分钟缩短到2分钟、1分钟。等到再合并成一道铃声时,教室里也见不到迟到现象了。
特地给学生洗手、为教学楼配饮水机、设立做好事加分的“道德银行”……在陆瑞敬的努力下,学校悄然换了面貌:校园变整洁了,教室变安静了,学生更有礼貌了,笑容更灿烂了。
千方百计,总算开了个好头。接下来,陆瑞敬又大刀阔斧进行了一项改革——参照浙江“四点钟学校”模式,量身打造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在全校推出“争创国语小标兵”活动,鼓励学生学好、用好国语;来自衢州的18位教师分配到学校各年级、全学科岗位,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开设鼓号、古筝、声乐、书法等“第二课堂”,为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学生打造舞台,丰富课外生活,激活学习兴趣。
一年后,阿克苏地区9个县(市)学校抽考,乌什县第一小学拿到第二名。对于这所80%学生是农民子女的小学,可谓“逆袭”。看着兴奋激动的师生,陆瑞敬总算有了些许欣慰。
把家长会
开成表扬会
当校长的挑战,永远一个接一个。其中一个,就是如何让家长参与教育。“小学不同于初高中,孩子的成长与全面发展更需要家长陪伴。”陆瑞敬说。
按照惯例,一学期结束总要开场家长会。但教师工作例会上,陆瑞敬刚一提议,不少人就面露难色,纷纷劝他放弃,“没人会来,家长都不太看重孩子成绩”。果不其然,家长只来了不到30%,每个教室人头稀稀落落。
如何破题?陆瑞敬召集所有教师,提出每个班建群的方案。每天的朗读、抄写作业,必须由家长带着孩子完成,并拍视频上传。结果,效果出奇地好:家长的“斗志”被激发,从一开始零星几个视频,到全员准时上传,比学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甚至,一些国语不太熟练的家长,每天跟着孩子念书,也学了不少词句。
更特别的,是焕然一新的家长会。一改以往通报成绩、批评学生的模式,由班主任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父母逐一上台领奖状、拍合照。“让每个人都得到尊重,也让家长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骄傲。”陆瑞敬告诉记者,如今,乌什县第一小学家长会参会率已经达到90%以上。
至今,一个场景仍让他心里充满感动。今年1月,第二批衢州援疆教师返回浙江,早上9时多出发赶飞机。冬日的乌什,寒意凛冽,天色微晞。四五名家长匆匆赶来,将装满核桃、红枣的布袋塞给老师,“家里没什么好东西”“你们带着路上吃”“过完年一定要回来”……不纯熟的国语中,蕴含真挚的情感。环顾奋斗过的校园,陆瑞敬也作出决定:“再干一届!”
如今,乌什县第一小学已经改名乌什·衢州小学,正在创造更多可能:青砖绿瓦的新教学楼建起来了,孔子像竖在路旁;50余名本地年轻教师在手把手的指导、培养下,正在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1000多名学生成绩提升,笑容变得开朗自信;2020年秋季学期,全校招生数量翻番……
走在热斯太大街上,认识的家长看到陆瑞敬,无不称赞一声:“陆校长,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