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理论周刊

以制度建设全面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高度聚焦国家制度建设。国家制度是一个总体性概念,静态呈现为各类国家制度机制的历史积累与现实总和,动态展现为这些制度机制不断建立健全,以及依此展开的一切国家治理工作、活动及其执行能力等。因此,国家制度建设既关乎国家制度的形成、稳定、成熟、定型与巩固,也全面引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聚焦制度建设

  规划制度发展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的建立,奠定了国家发展与治理的制度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制度建设的规划越来越精准。党的十八大强调“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以来,制度建设的步骤与规划得以进一步细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制度建设与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时间规划,即“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明确制度优势

  增强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与制度支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注重解决体制性、深层次的问题,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统筹协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性矛盾得以有效解决,制度体系更加充实优化、制度运行更加顺畅高效,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得到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实践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国家制度的13条显著优势,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等。这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制度自信提供了现实来源与基本依据。

  构建制度体系

  筑牢制度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相互衔接、支撑有力的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全会提出,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根本制度,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作用的制度,如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其中,党的领导制度具有统领地位,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是国家制度体系的核心,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居统摄性地位。基本制度,就是贯彻和体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发挥重大影响的制度,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重要制度,则是由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派生而来的、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具体的主体性制度,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法治体系、党的建设制度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明确这一系列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部署了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任务。全会特别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深化制度改革

  激发制度活力

  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不竭动力。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深化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在保持制度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既对各类制度改革进行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抓紧制定急需的制度、必备的制度,又狠抓制度的监督落实,鼓励创新,增强制度弹性,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市场活力、基层活力、文化创造力等。例如,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确保制度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等等。

  释放制度红利

  引领国家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和“制度红利”。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少,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制度作为一种发展资源,可以通过宏观制度构建和微观制度变迁等降低经济成本,促进国家发展。纵观改革历程,每当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总能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积弊,打破发展壁垒,这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论。1978年起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民间创造力;1992年以来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激发出又一波“制度红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红利”的释放更加注重从宏观政策向社会微观主体的传导,更加重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总之,要用制度建设全面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国家兴旺、长治久安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执笔人:唐玉,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8 以制度建设全面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 2020-08-31 21298910 2 2020年08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