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拓画传承者徐斌立——
尺幅之间
尽收江河
本报记者 林上军
不久前,舟山鱼拓画高手徐斌立接到一名来自南京的观赏鱼爱好者的请求。那位姓王的先生说,他饲养多年的金龙鱼去世了,希望徐斌立能给这条鱼作一幅鱼拓画,供自己回忆。
鱼拓画最早出现于宋朝,是将真鱼的形象用墨汁或颜料拓印到纸上的一种艺术,其灵感源自中国古老的碑拓技艺。徐斌立从20多年前开始接触鱼拓,2010年正式师从“中国静水鱼拓创始人”李世新学习鱼拓艺术。如今,他不仅自己钻研创作,还开设了公益性的鱼拓艺术培训班,并积极举办各类鱼拓画比赛。“舟山海域的鱼类少说也有上百种,我想用鱼拓的形式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文化、鱼拓文化。”谈及学习普及鱼拓画的初衷,徐斌立如是说。
纸上游鱼 蕴含东方韵味
一张宣纸,几种颜料,一条金龙鱼,记者来到徐斌立的工作室时,他正在着手创作鱼拓画。他先用盐轻轻洗去鱼表体的黏液,然后用纸巾去除鱼鼻和鱼鳃内的污物,再把颜料涂在鱼身上。
“一般情况下,靠近鱼背的部分颜色要深一些,往鱼肚涂过去逐渐变淡。”徐斌立说,最难把握的是颜色过渡,这也是鱼拓技巧的要领之一。要虚实变化自然,才能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立体效果。最后用宣纸覆盖鱼身,轻轻按下去后,用拓片逐层拓印。
“创作一幅鱼拓画,最快也需个把小时。”徐斌立告诉记者,拓印是最能表现鱼体曲线美和力量美的艺术方式之一。
鱼拓画不仅可以记录和展示不同种类的鱼的身长、形状、颜色等体表特征,还可以在上面描绘山水、书写题词、加盖印章等,使之成为结合诗书画印的艺术品。
拜师学艺 领悟创作技巧
出生于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乡的徐斌立,可谓是海水里泡大的渔家郎。20多年前,他就涉足海钓,驾一叶扁舟,纵情于海浪礁石之间。
海钓久了,他也有机会接触鱼拓画。鱼拓画入门容易,精深颇难。10年前,他有幸碰到山东的鱼拓专家李世新,在他的指点下,徐斌立的鱼拓技艺突飞猛进,也悟到了许多鱼拓画的技巧——
鱼鳞是最能体现“拓”这种独特艺术语言的地方之一,不仅要拓出鱼鳞的花纹,更要艺术地拓出层次感。一幅精美的鱼拓画,鱼鳞的层次变化丰富、清晰,能细微地表现出鱼的质感,这种质感是鱼拓画特有的,是国画、年画等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
鱼拓画唯一需要作者手工添加的是眼睛,可谓点睛之笔,一幅画的好坏从眼睛上就能看出来;
构图简约的鱼拓作品,有一种空灵之感,能尽显“拓”之美。
“在颜料的运用上,我也悟到很多。”徐斌立说,以前往往一个断面用一种颜色,其实用多种颜色调和,层次感、立体感更强。
尽心尽力 弘扬鱼拓文化
这几天,徐斌立正在张罗即将举行的全国鱼拓画比赛。近年来,李世新、徐斌立等经常组织举办全国鱼拓创作大赛,每次都有不少参赛者。
2017年,舟山渔韵杯静水鱼拓评选暨中国国际精品鱼拓巡回展拉开帷幕,陆续在日照海洋牧场、福建霞浦、北京宽沟、江苏南京等地举行了不同形式的鱼拓艺术展览。“在北京,来自10个国家的朋友现场交流并纷纷签字留念;在霞浦,创作者为钓友刚刚钓获的大鱼做拓……”回忆起展览的点点滴滴,徐斌立难掩激动,“鱼拓是中国渔文化的瑰宝,应该传承、发扬。”
这些年,考虑到鱼拓的传承者越来越少,徐斌立还走进大中小学、居民社区传授技艺。
在普陀小学,他手把手教孩子创作鱼拓,学生们大呼过瘾;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师生们在他的示范下创作鱼拓,目前部分学生已具备独立创作能力。
去年年底,蚂蚁岛乡贤理事会成立,徐斌立怀着一颗反哺之心,接下副会长一职。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当地培养一批鱼拓人才。
“我希望把蚂蚁岛打造成中国鱼拓之乡。”徐斌立说。说干就干,成立鱼拓工作室,开办培训班……他忙得不亦乐乎。对于未来,徐斌立的脑海中有这样一张蓝图:当游客踏上蚂蚁岛,干净的马路上,隔一段距离展示一幅精美鱼拓作品;每年邀请一批鱼拓名人进岛,开展鱼拓技术交流,再引进一些鱼拓展览……
为了让鱼拓艺术更好地渗透到旅游文化中,近期,徐斌立正在考察蚂蚁岛的优良避风塘、鱼塘,计划用2至3年的时间,在当地开发一个集鱼拓休闲、渔具租赁、亲子游项目、休闲赛事在内的休闲海钓基地,从而延长游客在蚂蚁岛的逗留时间,带动家乡旅游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