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深读

别再用老眼光看待纺织产业

——专访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凌云

  国际市场波动、新冠疫情冲击下,我省多个传统产业经历了波动。作为浙江传统优势产业的纺织产业,状态怎样?未来如何改造升级?记者就此专访多年来推动制造业发展及产业集群提升的浙江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凌云。

  (一)现代化产业集群雏形初现

  记者:纺织品这样的日用消费品在不少人看来很普通,对产业未来趋势可能会有疑虑。您如何看待现代纺织产业?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它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凌云:今天我们不应再以旧观念来评判我省纺织产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等关键环节外,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它还衍生了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纺织装备、化工助剂、添加剂、新型功能面料等关联产业。可以说,这已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传统纺织”了,更适合以“现代纺织”产业的视角来看,其未来发展的产业格局仍然值得产业界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

  记者:浙江的袜子、领带等多个纺织产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从产业角度看,未来的大市场在哪里?

  凌云:现在浙江制造的纺织品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人们的服饰类产品。功能型、产业用面料,各种改性纤维层出不穷,这是纺织企业适应人们生活需求变化的成果,沿着这个路径,这些年来,浙江的企业在升华、产业链在升华、集群也在升华,走出了一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的转型升级之路,浙江的纺织及相关产业已经有了现代化产业集群的雏形。鉴于现代纺织产业的新趋势,以及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连的特征,我们认为它是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现实选择,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择。

  像纺织这类衣食住行类的日消品,有较稳定的市场,毕竟有人们的需求支撑。一个产业的市场,就在人们生活的需求里,但这种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循着变化适应需求,这是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也是未来产业竞争力的一种评价尺度。

  (二)在双循环中形成竞争优势

  记者:最近我省提出要打造全球标志性产业链,现代纺织产业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多远?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凌云:今年的新冠疫情对全球制造业断链断供的冲击前所未有,人们对产业链安全的认识更加深刻。为避免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断链断供风险问题,很多地方打造以自我为中心的区域产业集群,原先的国际大循环正在向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演变。

  形成有生命力的双循环,发展现代化产业集群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产品要向功能型、体验型方向发展,加工技术要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目前纺织产业改造升级的突出短板在人才,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不足,在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引导社会消费等方面仍有所欠缺,但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三)用好两只手闯出大市场

  记者: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应如何协同发力?

  凌云:有活力的产业不是靠人主观布局出来的,而是企业紧紧依靠技术进步,在不断竞争中优胜劣汰、有机更新出来的,包括产业上下游连接、配套的专业化分工合作等。因此,从整体看,提升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必须激活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

  但这不是说不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当市场失灵时,就需要有形之手出手了。比如在小微企业的培育、营造良好创业环境、配套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国际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企业也要认识到,政府是可以依靠的,但是最终还是要学会长大,自己去闯市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本报记者 苏靖 沈晶晶)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5 别再用老眼光看待纺织产业 2020-08-24 21291988 2 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