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发挥老区优势推进红色旅游
小张的“行军干粮”,真香!
本报记者 邵晨婵 共享联盟平阳站 池淼 林子路
临近中午12时,张理康这才得了闲,坐下来给自己泡了一杯茶润润嗓,捶了捶有些酸痛的肩膀。连着忙了几天的装修,20多平方米的小店里,产品展示区、包装区等初见雏形。作为80后小伙,往年这时,张理康早跟村里的年轻人一样,远赴异乡打工。但今年,他却不走了。“赶在旅游旺季前把店面装修好,让来的客人好好听听山门的故事,尝尝我们的‘行军干粮’!” 张理康这样畅想着。
打工归来,回乡开店
山门镇位于平阳西部山区,刘英、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带领红军挺进师在这里打过3年游击战争。革命年代,连绵的刀山剑树、纵横的幽涧深壑,都成了天然屏障。但后来,这却成了横在老区发展面前的一道坎。因交通不便,家家户户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勉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总不能在这深山里困一辈子。”2004年,24岁的张理康收拾行李,跑到云南打工补贴家用。独在异乡,每每收到家里寄来的鲜甜的马蹄笋、软糯的清明糕等,张理康总是和周围的工友们一起分享,还顺带讲起特产背后的革命故事。不曾想,“行军干粮”的事,一下在周围传开了,还有不少人听到故事,专程找张理康买。
看到家乡特产这么受欢迎,张理康也想过开家店试试。“可实在是穷怕了!”攥着多年积攒下来的一点积蓄,他不敢冒这个险。
2019年春节,张理康回乡过年,却发现家乡变了样,原本泥泞的小道修成了公路,纪念碑旁修葺一新,红色革命的印记萦绕在每条街巷。
“镇里这些年发展红色旅游,来玩的人多了。”山门镇亭后村村支书胡旭东说,现在正是开店的好时机。
张理康听着动了心,辗转反侧一夜后,心里一横:回乡,开店!
借着东风,共同致富
张理康找人借了几万元,凑上积蓄,在村口处盘下了一处店面,专卖村里的农产品,还找人设计了包装,冠名“行军干粮”,主打体验红军的革命岁月,吃一口“行军干粮”。
店有了,可该怎么打开销路?镇里听说有年轻人回乡创业,不仅帮着他在租金上争取到了优惠,还联系县旅投公司帮忙引流,但凡县里、市里举办展销会,都会专门为张理康争取免费的展位,帮着打响知名度。
村里开起了新店,大家伙都稀奇的很,一听说是卖自家天天吃的农产品,又都直摇头。不曾想,2019年10月,张理康的新店开张后,来体验红色之旅的人络绎不绝,重温红军路,吃一口“行军干粮”成了热门选择。短短3个月,张理康的小店就挣了几万元,借的钱很快还清了。
生意越做越红火,张理康在今年春节前跟村里十几家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大家心里乐呵呵:我们这土干粮,可都成了“金馍馍”呢!
遇上疫情,转战电商
正当大家伙踌躇满志,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打乱了这一切。
签了协议的农户们有些着急,没人来了,东西可咋卖!农户们为了增加产出,可投入了不少。
张理康却不着急,他埋头在家捣鼓。等到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他如约从各家各户,按协议价收购农产品,包装一新后,被快递车一车车拉走。
原来,张理康瞄上了网上销售,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吆喝起了土特产,没想到,竟成了热销品,曾经的工友们纷纷抢购,销量不比疫情发生前差。
回乡的年轻人听说了张理康的事,也找上门来取经,还有人想一起合伙。胡亦言就是其中一个,打工时接触过电商的他自告奋勇:“咱们可以开网店。”
这和张理康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几个人坐下来商量: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不仅店面要重新装修,还要在电商平台上开网店。“要设计统一的包装和商标,把咱们山门的景点和革命故事加上!”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的孩子都有个愿望:把家乡的故事和家乡味传播出去。
如今,张理康的店铺即将装修一新,网店也要上线,几个年轻人共同构建的致富梦,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
关键一招
近年来,平阳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面实施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改造提升等系列红色工程,先后创成浙南(平阳)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凤林村等一批红色主题村庄相继被评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完善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总投资14.6亿元、总里程116.4公里的12个红旅公路项目建设。2019年,平阳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1%、28.4%,带动山门镇等西部山区人均收入增加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