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人大立体式监督助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代表盯得牢 居住更舒心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史程
本报讯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史程) 告别了房屋严重渗漏的日子,杭州市拱墅区贾家弄小区居民韩仁最近心情不错。今年,他所在的小区被纳入拱墅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以下简称“旧改”)项目。区人大代表在前期走访中了解到他的难处,积极联系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完善小区改造提升方案,帮助居民们消除了渗漏隐患。
今年,拱墅区计划实施旧改项目131个,面积58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2.8亿元。在年初召开的拱墅区人代会上,旧改项目以高票入选区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时间紧、任务重,群众期望值高,如何把项目推进好?拱墅区人大探索实施旧改工作立体式监督,通过开展执法检查、代表小组专项督查、问题跟踪视察,推动旧改成为全国样板,让居民住得更安全舒心。
除了日常工作,来自拱墅区和睦街道的区人大代表汪国平每天都要到和睦社区、化纤社区等查看旧改施工进度,收集居民诉求。最近,和睦社区有居民反映:小区内大树因缺乏养护,严重影响低楼层采光和通风,希望适当修剪。他马上联系小区物业和施工方,协调解决。
汪国平等人大代表的“沉浸式”参与旧改工作,为当地居民津津乐道:区人大代表划分责任田,作为“小区一员”深入走访调研居民在安全保障、绿化环境、停车秩序、养老服务、特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力争实现“利益最大化”。
除了“单兵作战”,还有“组团行动”。拱墅区人大由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以10个区人大代表小组为基础,组建10支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小组。“部分项目存在施工时序不协调、重复开挖等现象,居民意见较大”“统筹推进垃圾分类、无障碍环境设施、电梯加装、智慧安防等改造项目建设”“为暂时缺乏条件实施的项目预留资金、政策及实施空间”……监督小组的这些“真知灼见”,不仅及时通报给施工方并跟踪落实情况,还将作为区人代会上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测评参考依据。
紧盯短板,精准监督。“老旧小区的养老、教育、医疗及社区公共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缺口大,小区内理发、修鞋等便民服务设施少,建议采用置换、转让、腾退、收购等方式,增加社区公共配套设施用房……”日前,拱墅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将这一问题直接反映给区住建局(旧改办)负责人。拱墅区人大加强专门工作委员会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拿出建议,提交项目实施单位研究办理,效果立竿见影。
今年7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代表对旧改工作开展专题视察,听取并审议了区政府专项工作报告。随后,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组织协调、资金运行、绿化调整、工程管理、配套设施、后期管理等6方面的13条建议、意见,首次以问题清单形式提出审议意见,向区委汇报,同时交由区政府限时研究处理反馈,办事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