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惠及126万余人
村中清水汩汩来
本报记者 傅颖杰 杨振华 通讯员 江淼 毛米罗 卢樟海
为实现城乡同质饮水,自2018年启动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金华市已累计投资20.02亿元,基本建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农村供水体系,惠及农村126.6万人,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达97.6%以上。
连日来,记者跟着金华市水利局工作人员进村社、入农家,踏访金华的新农村供水体系。
自来水送上山顶村庄
海拔400余米的武义县桃溪镇锦后村,得益于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村民生活发生了巨变。
“以前每天凌晨四五时起来,挑着两只木桶到山后一个小水坑里抢水。”86岁高龄的村民周菊兰奶奶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年轻时,喝水有多不容易。后来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锦后村集合全村劳力,在山顶一些低洼处打了大大小小36口水塘,抢水的状况才有所缓解。
虽然有水喝,但水质却一直不敢恭维。其中最大的一口水塘,蓄水量约1.4万立方米,记者看到,它掩藏在密林间,水面上满是漂浮的枯枝败叶,水质浑浊。“都是死水,靠平时的雨水积起来。”58岁的锦后村党支部书记王伟文叹了口气说,喝水的难题,从建村开始就困扰着锦后村。
转机出现在2019年,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覆盖到锦后村,当地县财政兜底,采用城市管网延伸的方式,彻底解决了锦后村的喝水问题。
“锦后村位于山顶,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仅靠它一个村的力量,无法解决喝好水的难题。”武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夏霖说,2017年,村里曾尝试打井找水,但3口井打下去,最深的都打了160多米,还是没找到水。
行动中,武义成立了全县农村供水专管公司,通过抽调技术力量对村里勘察研究,最终决定采取城镇自来水厂延伸管网的方式,把自来水从山下送上山顶。
从山下的水厂到山顶的村里,落差有180多米,需要二次加压,县财政出资80余万,在山脚新建了一处泵站。此外,村里也新埋了水管,建起了一户一表,每户约2000元的建设费用,都由当地水务公司统一承担,村民自身无须掏钱。
喝上了从山下城镇水厂送来的干净自来水,锦后村村民的幸福感更足了。还有村民借着当地山顶视野开阔、有游客前来夜赏星空的契机,张罗起了农家乐生意。
为了“写”好这篇“水”文章,金华各地因地制宜,除了锦后村这样延伸城镇管网,更多的还是建设单村供水站,专门为某个村单独供水。
在磐安县仁川镇滚涛自然村单村供水站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这里有两批骡马运输队在运送沙石材料,泥泞的山路上,满是骡马深深的蹄印。骡马主人龚金海介绍,这两批骡马一次能运400斤,一天来回要18趟。
“施工现场离村子有1公里左右,且地处深山,没有现成道路可走,水站施工难度和成本极高。”磐安县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周文博介绍,磐安多山,且村庄分散,为改善水质,磐安成立了农村饮用水提标工作专班,多方筹措资金7300多万元,并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各村,跋山涉水为供水站选点。目前有118个偏远山村正在实施供水站工程建设。
“各地进度不一,但今年年底前必须实现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100%。”金华市水利局局长金时刚说。
收水费培养节水意识
自来水通到了村里,收水费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多年来,农村老百姓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水喝水,如何让一直免费喝水的农村百姓接受交水费的转变?这是一道考验。
“以前确实头疼,水不好,我们哪好意思问村民收水费。”永康市前仓镇法莲村村支书董俊坦陈,从几年前的老水罐房,到今年投资十几万元的法莲村新单村供水站建好,法莲村经历了水费收缴从0到100%的转变。
现场对比也很强烈,老的水罐房只用一层铁皮包裹,里头拥挤潮湿设备差。而新供水站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管理用房,不仅外观清爽整洁,里面各类消毒净水设备也十分齐全。
记者打开村民蔡大妈家里的水龙头,只见清澈凉爽的自来水涓涓流出。董俊介绍,现在法莲村的水价为1.5元每吨,相比城市自来水,便宜近1.5元每吨。目前,法莲全村的水费收缴率已达100%。
永康市水务局局长朱志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地通过财政拨款、补助、镇村自筹等,共计筹集资金7亿多元,用于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当前,金华农饮水工程多数地方人均投入已超过2000元,且绝大多数单村水厂的制水成本在0.8元至3元之间,而实际执行问老百姓收取的水费在0.5元至2元之间,单靠水费收缴,尚不能实现“以水养水”。“永康水资源不足,收水费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培养老百姓的节水意识。”朱志豪说。
截至2020年7月底,永康全市710个村已经全部落实用水计量收费制度,收费率100%。
金华还实行水费征缴精准补贴。针对水费收缴不足,运行成本仍有缺口的,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财政保障日常运行管护工作机制。特别针对远距离输水、需深度净化处理等运行成本确实高的工程和偏远山区、消薄村、低收入家庭等,当地财政足额补齐,兜住底线。
金华市水利局农村水利和水土保持管理中心主任邵红艳介绍,目前,金华农村的水费收缴实现了“从无到有”,工程水费收费率达98.9%。
喝水的事“饮水长”直管
除了高质量建设农饮水“硬件”,也要高标准配齐农饮水“软件”,实现长效化管护、常态化运维、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农村饮水问题。
为此,金华大力推进县级统管,建立巡查、维护、检测、抢修、安保、暗访督查等流程,实行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截至目前,金华市水利局已开展11轮暗访督查,检查工程616处,发现问题263处,整改完成率98.2%。
群山怀抱中的武义县白姆乡岩坞口水库,就是近日督查要求整改的对象之一。
岩坞口水库是白姆乡董处村单村供水站的取水源,位于半山腰。这里风光秀丽、水质清澈。但督查组暗访过程中,发现水库边遗留了一些白色塑料垃圾。
“我们查看以后发现是钓鱼者留下的鱼饵袋子,现在已经对此加强了监管。”督查组将情况反馈当地后,白姆乡乡长金跃建马上跟进落实——他也是董处村单村供水站的“饮水长”。供水站旁边,一块蓝底白字的“饮水长制责任公示牌”,写上了“饮水长”金跃建的名字,还有他的联系电话……
董处村有609人,喝水遇到的任何问题,都是金跃建这个“饮水长”的“家事”。今年6月,董处村供水站完成标准化建设,高标准配备的净水设施和管理房整洁美观。然而,村民喝惯了原汁原味的山泉水,对经水站净化消毒的水不适应,对县级统管单位有点意见。
在接到村民电话反映后,金跃建多次会同武义县水务局、县级统管单位和村干部现场办公,要求县级统管单位加强设备调试运行管理,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根据水源水质条件,尽量改善口感。同时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和水站工作人员向村民宣传饮水安全知识。通过统筹协调,该村用水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借鉴河(湖)长制经验,在金华创新推出‘饮水长制’,由县、乡两级党政领导担任城市水厂、乡镇水厂、单村水站的‘饮水长’,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做好全县饮用水水源保护、水质监督等工作。”武义县水务局局长何武介绍,截至目前,武义县已派设57个“饮水长”,实现对全县2个城市水厂、8个乡镇水厂、101个单村供水站有效监督指导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