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墨千秋画
——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际
一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15年前,夏日之生机盎然勃发,一颗绿色种子播撒进东海之滨的浙江改革沃土。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情深意切地为一个小山村的发展把脉问诊,也为工业大省浙江的生态省建设登高望远。
9天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闪耀着独特的思想光芒,从此指引浙江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昂首挺进、披荆斩棘。
今年3月30日,春风又绿江南岸。余村父老乡亲再次迎来这位特殊的老朋友。亲眼见到余村之变,总书记感慨: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
如今,村口矗立的石碑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字样别样醒目。这是习近平同志留给浙江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站在历史的高处,一条规律愈发显现:人类终将迈进生态文明时代。立足民意的深处,一份担当催人奋进:生态文明关乎民众幸福感,必须予以积极回应。把握了规律,顺应了民心,理念也就必然展现真理力量,引领宏伟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时代必然性中走来,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从根本上科学认知生态文明、践行生态文明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范式。
15年来,浙江矢志不移践行这一理念: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持久定力、展现战略担当,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初步形成落实这一理念的生态领先优势、生态治理优势、生态经济优势、生态制度优势、生态建设优势。同时,以这一理念蕴含的辩证法思维和方法论启示,指导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15年来,这一理念从这里走向全国: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五位一体”同频共振,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遵循,彰显了独特价值和理念追求。从塞罕坝沙漠变绿林到三度摘下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桂冠,从提前三年完成碳强度下降目标到新增绿化面积贡献比例居世界第一,中华大地到处演绎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佳话。
抚今追昔、展望来路,我们豪情满怀、信心坚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建设“重要窗口”的新征程中,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美丽浙江”正在铺陈新画卷。
二
大道溯源,潮涌之江。
经济发展领跑全国的浙江,也更早领略到绿色发展之要、生态保护之重。15年来,浙江先行先试,从绿色浙江、生态省建设到生态浙江、美丽浙江,这一理念深植人心,美丽城乡神形兼备——
发展绿色经济。如今,作为曾经的耗能大户,长兴龙头企业天能集团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废旧电池金属、塑料、残酸等回收率达99%以上,给企业带来丰厚收益。一大批如天能一般的浙企正在分享绿色经济的“蛋糕”。理念之变铺就发展新路:2005年至2019年,浙江GDP增长了3.6倍,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能、用水、用地量则分别下降约60%、80%、55%,绿色红利扑面而来。
厚植绿色生态。在今年上半年的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通报中,前20强中浙江占据4席。绿色征途中,浙江盯牢污染、整治不断:四轮“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高质量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齐头并进,大花园建设从共建迈向共享,“诗画浙江”韵味更足,造福浙江人民。
创新绿色制度。“既要经济指标的GDP,又要绿色GDP”,这是浙江领导干部铭刻于心的政绩观。浙江较早开始“绿色GDP”考核体系设计,为26个欠发达县“摘帽”并取消GDP总量考核。在绿色政绩观指引下,主体功能区划战略、生态补偿机制、资源价格市场化等创新不断深化。正在兴起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也为生态价值转化打开新门。去年,丽水发布全国首份村级GEP核算报告,让遂昌大田村的生态产品有了清晰价格,为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打下科学的量化基础。
倡导绿色生活。浙江12万条大大小小的河道边,不只有河长,还有“河小二”、民间环保组织志愿者……从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日诞生到评选“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绿色学校”,从走向全国的垃圾分类经验到无公害食品走俏、公交出行风尚,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成为浙江共识。
美国纽约曼哈顿,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颁奖台上,浙江农民裘丽琴用质朴语言讲述了“千万工程”带给农村的生活之变:全省3万多个村庄气象一新,通过美乡村、育产业、富农民,浙江阔步迈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之路。201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876元,连续35年领跑全国各省区。
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并非坦途。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一系列全球问题,我们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影响深远的现实背景下,审视生态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意义深远。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是核心。怎么转,转向哪里?这是各地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作为这一理念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浙江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既要保护修复好绿水青山,又要科学利用好绿水青山,不断拓宽转化通道。为此,我们需要——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高质量发展美丽经济。提高效率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亩均论英雄”“腾笼换鸟”改革,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为科学发展腾出新空间;培育壮大信息、环保、健康等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社会力量,激发创业创富的群众智慧,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红利。
打造乡村振兴品质高地。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全域建设美丽大花园;打好提升人居环境、生态农业产业转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发展乡村旅游等“组合拳”;创新乡村建设模式,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为产业发展赋能,增强人才技术支撑,促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
聚合力全面深化改革。牢牢抓住制度创新“牛鼻子”,以改革之力构建生态文明新秩序,为有效转化构筑制度新平台;优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决策、实施机制,完善责任体系和问责机制;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创新的强大牵引,实现生态治理的数字化、智慧化,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凝共识搭建合作平台。深化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措施,放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引领效应;编制实施长三角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完善协作机制,共建“美丽长三角”。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蕴含着辩证财富观。生态要素可以成为生产要素,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财富可以转变为经济财富。浙江要素丰富、潜力巨大,只要牢牢把握转化这一关键环节,定能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融合发展新路。
四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生态理念进化史。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始终赓续不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天人和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理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论断,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需要这一理念,世界因这一理念的实践而思索。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在回答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将一个大国的“绿水青山”担当生动展现给世界。
《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这样断言:“当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头十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经济衰退,而是中国的绿色跃进。”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预测:“2070年至2090年,中国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引领世界。”这是世界对中国环保理念和政策的认同,也是世界对中国经验的期待。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浙北小山村走向世界,收获越来越多的国际社会认可。
绿色征途,永不止步。出征鼓点,再次敲响。今日中国,今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越是困难挑战加大,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越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踏歌而来,逐绿而行。坚定不移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浙江一定能在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伟大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