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来耕作 果蔬空中长
“小土楼”的绿色奥秘
本报记者 邬敏 区委报道组 余俞乐 蓝俊 通讯员 陈俊
盛夏时节,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雨伞岗村的果蔬基地里,鲜桃、葡萄、番茄等时鲜果蔬挂满了枝头。每逢周末,来自杭州、温州等地的游客陆续赶来,体验瓜果采摘的乐趣。
小村庄的人气集聚,与村里的一座“小土楼”有关。“小土楼”其实并不“土”,它没用一砖一瓦、一土一石,浑身是透明塑料材质。因有着“谷仓”般圆乎乎的外表,四周通小窗,内部有天井,酷似闽南地区的福建土楼,故而被当地人称为“小土楼”。
绿色果蔬“楼”里种
“小土楼”建在村里一座荒山上,它的出现,给这个曾经寂寥的村庄带来了新的生机。
20多年前,雨伞岗村是另一番模样。这个地处莲都区东北部的偏远小山村,多梯田山地,地形复杂,被当地人称为“麻雀都不愿来吃米”的山旮旯,很少有人问津。
“村里山多地少,土地资源匮乏,村民以种植水果为生,常年的连耕连种,导致土壤农残多,耕作效率下降,影响收成。”雨伞岗村党支部书记赵永兴告诉记者,村里三分之一的村民外出务工,仅留下休耕颓败的绵绵荒山。
丽水市农科院快繁中心主任徐伟忠是雾耕技术的研发者。他告诉记者,为解决村里的耕地种植问题,2017年5月,他带领科技团队经过数月规划建设,将雨伞岗村的荒芜梯田打造成高品质蔬菜基地。
“‘小土楼’2018年7月建成,高约18米,直径30米,总面积1256平方米。它实际上是一个土楼温室型垂直农场,蔬菜瓜果是里面的‘特殊住户’。”丽水市雾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付剑告诉记者,楼体选用钢管和阳光板等轻薄材料,按“鸟巢外三角结构+蜂巢六角形结构”设计,历时3个月搭建而成,能有效防风、防雨雪、抗震等,哪怕在今年长达50天的梅雨季节,棚内农作物也毫发无损。
智慧耕作零排放
走进“小土楼”内部,仿若置身一个“植物王国”。一条条气雾管道呈螺旋式上升,蒲瓜、西瓜、番茄等作物就长在管道上,长势喜人。通过“空中造田”,“小土楼”实际种植面积增加4倍,而通过采用气雾耕作技术,直接将富含碳镁磷等微量元素的营养液定向喷洒在蔬菜的根系上,蔬菜不用泥土,吸收足够营养和光照后就能生长。
内设的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犹如“大脑中枢”,通过计算机控制,可自动检测温度、光照、湿度等并实施精准施肥;管道上的喷头、进水管、回流管巧妙构成了一个气雾循环系统,保证营养液闭锁循环利用,保障零污染零排放。这样一来,节水效率达90%,生产成本也能降低一半。
“一个普通农场,起码需要五六名工作人员打理,按每人日工资150元算,每天光人力成本就得八九百元。”付剑告诉记者,在雾耕垂直农场,蔬菜瓜果种下去,除专人剪枝采摘外,无需灌溉、施肥、锄草等,能节省劳动力成本70%。
“小土楼”里生产出来的果蔬,除满足游客观光采摘外,其余直供丽水市区的生鲜超市和水果市场。因生态有机、品质优良,广受市场欢迎,农场年销售额达千万元。
生态农业新样本
徐伟忠告诉记者,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如今“小土楼”的种植空间可不断往上延伸叠加,而技术的推广,则能惠及更多的农户。
如今,村里游步道、网红桥、户外研学基地等项目正在建设,以雾耕为主产业,结合科普观光、农家乐民宿等,全力打造一个集观光、研学、采摘、体验于一体的“雾耕科普小镇”。村里日均接待游客100余人次,累计带动周边村庄村民增收200多万元。
“小土楼”的科技创新,折射的是绿色农业大趋势。如今的雨伞岗村,已成为乡村雾耕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样本。以雨伞岗村为模板,丽水市雾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长三角研究院、丽水市农科院共同推进的立柱雾培、矩形鸟巢温室、土楼温室等发展模式也“远嫁”到了河南郑州、西藏那曲、湖南湘西苗族山寨十八洞村等地。正如研发者徐伟忠的愿景一样,更多的“小土楼”“摩天大厦”等雾培新基地将走向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