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题

第二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揭晓

24件创新项目获省人大常委会通报表彰

  8月11日,第二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正式揭晓。新时代街道人大工作的“浙江探索”、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携手 千岛湖保护跨省界协同 共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建立地方性法规动态维护机制、开展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等24件创新项目,获省人大常委会通报表彰,其中特别奖4件、优秀奖10件、提名奖10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推动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省生动实践,省人大常委会于今年2月启动第二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评选。此次获奖的24件创新项目,内容涵盖立法、监督、决定、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方面,展示了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各级人大建设“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

  特别奖(4件)

  新时代街道人大工作的“浙江探索”

  获奖单位: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举任免工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杭州市西湖区人大、宁波市鄞州区人大、温州市瓯海区人大、德清县人大、平湖市人大、绍兴市越城区人大、义乌市人大、衢州市柯城区人大、舟山市定海区人大、温岭市人大、云和县人大

  2018年底,经省委同意,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试点,同时要求同步开展相应地方立法工作。一年多来,全省11个县(市、区)及所辖的29个街道,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街道人大工作实践样本,实现了7个“进一步”:党对街道人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街道人大工作法制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街道人大工作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街道层面的人大监督工作进一步强化,街道人大工作队伍进一步增强,街道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街道人大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2019年11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人大监督街道工作的法制空白,为更好引领和推动我省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地方性法规支撑。

  2020年3月,“2019浙江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杭州市西湖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试点”案例荣获全省最佳实践案例,这是全省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试点成效的一个生动注解。

  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携手 千岛湖保护跨省界协同 共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

  获奖单位:杭州市人大、淳安县人大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深化协作、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成为新形势下人大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为共同助力新安江—千岛湖流域保护、推动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力,杭州市、淳安县与黄山市、歙县四地人大首开先河,尝试破除区域限制,积极探索跨界协同监督。从轮值会议、联合视察,到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杭州市、黄山市人大逐步构建起一个跨省界常态化协同监督机制,谱写了异地人大深度合作的动人篇章,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贡献人大力量。

  在两地人大的共同监督推动下,千岛湖整体水质目前基本保持稳定,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新安江4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2019年9月,杭州市人大和黄山市人大共同签订了《关于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的协议》,聚焦加强两市人大工作交流、携手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联动组织开展代表活动和建立双方信息沟通机制,围绕机制共建、规划共绘、环境共治、旅游开发、设施互通、产业共兴、民生共享等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协同开展立法、监督等工作。

  日前,淳安县人大常委会在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千岛湖保护的决议》《千岛湖环境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基础上,与歙县人大常委会共同签订了《淳安—歙县两地人大关于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合作备忘录》。

  建立地方性法规动态维护机制

  获奖单位:宁波市人大

  2019年,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建立地方性法规动态维护机制的决定》,从法规实施监督、法规自身完善以及日常保障等3个层面着手,确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法规维护工作模式,全面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维护法规生命力和权威的系统化、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

  地方性法规动态维护机制将立法前、中、后各环节有机统一起来,从加强立法调研、加大开门立法、对外建立“双组长”制、对内创新“双员制”,有力开展后评估工作、定期听取实施情况报告,直至建立完善法规动态维护机制,构建了地方立法“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系统集成,具体内容和任务涵盖了立法前后一揽子工作,形成了全流程、全环节、全覆盖的常态化法规动态维护机制。强化共同责任,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力量发动起来、凝聚合力。突出法规维护的动态性,通过全面清理与专项清理、定期清理与即时清理相结合,及时查找、发现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与上位法不相一致、与改革发展实际不相适应的地方,及时启动“改废释”,确保法规紧跟法制统一的要求、改革发展的需求。该机制还把提高立法质量和增强法规生命力结合起来,既坚持法制统一“立”好法,又注重实施效果“行”好法。

  2020年5月,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地方性法规动态维护机制建设工作推进会,不断优化完善地方性法规动态维护机制,做好立法“后半篇”文章。

  开展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获奖单位:嘉兴市人大

  2017年12月,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设区的市中率先作出对市属国有资产若干问题开展特定问题调查的决定,针对市属国资开展全面的清产核查,聚焦国资家底、闲置资产和国企改革,实现全面摸清资产底数、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规范监管的“三个目的”。2018年6月,嘉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关于市属国有资产若干问题的调查报告》,并通过相关决议。2018年12月,嘉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决议落实情况的报告,国资家底全面摸清摸透,管理体制逐步理顺,特定问题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2019年12月,再次跟踪审议整改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确保特定问题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嘉兴市人大的做法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充分肯定,刊发专题简报并评价:这是一次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生动实践,为用好用足法定监督方式提供了范例。该项工作经验在2019年6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典型交流发言。嘉兴市人大的探索实践,提供了特定问题调查的启动事由、调查权与其他国家公权力之间的关系、调查的时限、调查后的处理机制等可供麻雀式解剖的样板,让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这项权力在更高层级得到运用,激活了人大监督活力。

  优秀奖(10件)

  依托数字治理领先优势 创新推进“互联网+人大工作”

  获奖单位:杭州市人大

  近年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杭州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治理第一城”的重大机遇,充分运用杭州建设城市大脑、推进数字治理等优势,创新推进“互联网+人大工作”,努力闯出一条人大工作数字化的新路子,有关做法被全国人大《联络动态》专刊印发。

  “互联网+”植入人大会议。会前,在杭州人大网建立常委会专题网页征求意见建议;会中,杭州人大网、“杭州人大发布”微信号进行全程视频及图文直播,人大代表和网民可通过网络参与讨论和发表意见。截至2020年6月,杭州人大网直播会议120余场,总时长达285个小时,代表和群众网上观看达1563万人次。“互联网+”融入人大行权。“互联网+人大监督”有效缩短了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与“一府一委两院”、与市民群众的距离,提高了依法履行职权的网络化、信息化水平;“互联网+人大立法”成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新渠道。“互联网+”嵌入代表履职。西湖区人大“代表码”暨数字化履职平台正式启用、滨江区探索建设“智慧人大2.0”版“掌上通”平台、下城区上线“智慧云平台”、临安区启用智慧人大平台……在杭州,“互联网+”技术在代表履职的运用遍地开花。

  集聚合力 创新开展部门预算分项审查

  获奖单位:温州市人大

  近年来,为了提高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实效,温州市人大以部门预算分项审查为切入点,探索推进公共财政预算改革——在全国首创分项审查表决市级部门预算,引入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建立部门预算听证、分项审议表决、预算刚性约束和部门决算审计及绩效评价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使温州在部门预算审查方面逐步达到全口径、全过程、全覆盖,实现了从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的转变,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19年,温州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项目投入试运行,这是原有预算在线监督系统的“升级版”,实现与部门国库支付数据的实时无缝关联。

  2019年12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对市国资委、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单位2020年的预算草案进行了专题听证。这是温州市人大常委会连续第8年举行预算草案听证会。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制定出台《关于政府重大投资建设项目监督办法》,首次建立对财政投资超3亿元建设项目的审查监督机制。部门预算分项审查的持续推进,使得部门预算规范化、科学化程度大大提高,预算变得更加公开透明、更加体现民意,为打造公共财政、阳光财政建设提供了“温州样本”。

  开展“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 构建人大常委会“三服务”长效机制

  获奖单位:绍兴市人大

  “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是绍兴市人大贯彻落实助力“重要窗口”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大进一步汇集民意、反映民生,助力“两手硬,两战赢”的重要体现。

  活动开展以来,市、县两级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两院”负责人,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系,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直面企业、群众、基层的呼声和诉求,聚焦问题、破解难题,转作风、强担当、抓落实,有效助推了绍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一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丰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绍兴的生动实践,为更好推进“重要窗口”建设提供了“绍兴人大样本”。据统计,“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开展以来,各级人大代表已向政府有关部门及“两院”反映意见建议386条,通过代表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沟通,目前已解决314条。

  开展专题询问是“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的一大特色。多途径融合将公开监督、代表履职和政府部门积极作为更好地结合,重点化解了一批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问题。“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更好地发挥了人大代表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代表联络站的平台功能,开辟了一个代表、群众更快捷反映民意和诉求的渠道,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地校携手打造实体化地方立法研究院

  获奖单位:金华市人大

  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2016年5月27日,由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和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金华市地方立法研究院揭牌成立,开启了校地合作探索科学立法之路。

  这是浙江省设区市中的首家地方立法研究院。金华市地方立法研究院的工作任务分为基础性任务和项目性任务。基础性任务主要是保障研究院自身日常运作,包括日常管理运行、科研力量建设与管理、会议活动组织等;项目性任务主要是保障研究院围绕地方立法年度工作任务展开,包括地方立法理论研究、地方立法专题调研、地方立法评估、地方立法起草等,实现地方立法实践和立法理论研究齐头并进。

  4年多来,立法研究院积极参与地方立法,硕果累累:为金华市地方性法规草案提供了40多个高质量的咨询、评估或者论证报告,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备案审查纠正了6份存在问题的规范性文件,起草了1部法规专家建议稿;经常性举办立法论坛,参与论坛人数达600余人次;探索的“地方立法人才校地合作培养模式”,获浙江省“十三五”高等教育人才培育项目立项。目前,研究院已发展成为地方立法服务高参、地方立法理论研究平台与地方立法人才培养基地等“三位一体”的高端平台。

  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重要窗口”的衢州探索

  获奖单位:衢州市人大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彰显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衢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扎实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走在前列。人大代表联络站里,一个个建设“重要窗口”的好故事新故事渐次演绎。

  “党建+治理”,找准新方位。衢州市将人大代表联络站主动融入工作大局,积极助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格局+布局”,致力开新局。为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衢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制度,覆盖市、县、乡三级,为“最多跑一次”改革走在前列贡献了人大力量。“主题+问题”,畅通新机制。把宣传党的决策部署和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有机统一起来。“网格+网络”,拓展新功能。衢州市制定了全国首部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组织全市6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就近就便全覆盖走进全市1579个村(社)4243个全科网格,在网格群中亮明身份,有效促进代表融入社会管理创新。“规范+特色”,保持新活力。衢州在全省率先推行人大代表联络站“升级指数”测评体系,在对硬件标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等作出具体规定的同时,专门设置了品牌提升指数,引导各代表联络站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

  借助全媒体融合提升人大监督实效

  获奖单位:舟山市人大

  近年来,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大胆探索,“借力”全媒体搭建社会公众了解人大工作的窗口,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放大人大监督“叠加效应”,探索了一条人大监督和媒体监督有效融合的新路径,形成了人大监督的“舆论场”。

  围绕“打造三最城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主题,舟山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开展人大代表电视问政专场。每次问政前,市人大常委会都组织人大代表会同新闻单位开展先期调研暗访。问政中,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问政“不走过场、不留情面”。问政后,舟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和电视台对问政问题进行回访,持续推进问题落实整改。

  舟山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选择若干重点议题,进行审议现场视频直播。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又抓住融媒体平台流量入口,注入人大工作元素,借助新媒体开展现场移动直播,推动人大监督与线上监督有机结合。

  舟山市人大常委会不仅率先打造“四位一体”的代表智慧履职平台,让代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履职特点,更直接引导代表积极参与媒体互动,让人大代表“亲历现场+感受责任”,不断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

  建立地方立法市民库推进民主立法

  获奖单位:台州市人大

  台州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地方立法市民库,使之与地方立法专家库互相配套,充分发挥“民间智囊团”与“专家智囊团”的作用,开创了全国先河。市民库有别于专家库,成员以乡土人才为主,使立法工作更接地气。

  精心组建“民间智囊团”。2017年11月27日,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市民库正式建立。55位地方立法市民库成员来自31个不同行业,包括基层村居工作者、产业一线技术骨干等。

  地方立法市民库作为台州首创的一项立法机制,是地方立法扩大公众参与的全新探索,自建立以来,市民库成员积极参加座谈、开展调研,围绕“立什么法”为立法调研项目库的制定、调整和年度立法计划的编制提出宝贵意见;围绕“立什么样的法”,在法规草案的起草、修改过程中,对草案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公序良俗等,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协助收集汇总和反馈群众的意见建议。2017年实施以来,共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成员55名,参与7部地方立法和法规实施工作,累计提供各类意见、建议1600多条,700余条被吸收采纳,使出台的地方法规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

  探索开发区人大监督新模式

  获奖单位:丽水市人大

  丽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本着“提升开发区治理效能人大不能缺位”的理念,从2014年起,把丽水经济开发区列为市本级财经监督重点,形成了以财政监督为重点、产业监督为关键、制度监督为基础的开发区人大监督新模式,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在本级行政区域内得到全面实施。

  6年来,从最初的调研关注到常委会审议、人代会审查,逐步形成对丽水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的全面审查和全过程监督,推动开发区管理体制得到完善,绿色经济得到高质量发展。

  每年初,开发区都会研究编制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确定主要发展目标,并提交市人代会审查批准。而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于第二年提交市人代会审查。闭会期间,市人大常委会还以调查研究的形式,年中听取开发区管委会关于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汇报,年底听取全年计划完成情况汇报,实现了人大对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全过程监督。

  丽水市人大常委会明确要求开发区按一级政府财政预算形式全口径编制预算,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内容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基本建设预算以及政府性债务等。丽水市人大对开发区预算审查监督,由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扩大至全体人大代表,对丽水开发区预算审查也更加细致、更加规范。

  代表夜聊:地方人大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获奖单位:宁波市江北区人大

  2017年以来,宁波市江北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民生小事”代表督办制(代表夜聊),以“民情全覆盖、民事全答复、民意全对接”为目标,全力打通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受到了全国人大和省、市人大的关注与肯定。由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选送的《宁波市江北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民生实事代表督办》在全国人大《联络动态》专刊编发。

  “代表夜聊”工作新机制的建立,为未被纳入代表建议、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民生小事提供了快速解决通道,将代表联系选民、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等各项人大工作串联起来,既有利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监督,增强工作合力、提升监督效果,也为街道、镇人大工作创新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截至2020年6月,江北全区28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利用夜聊“民生小事”这一活动载体,先后深入110多个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夜访民情,开展接待活动,广泛收集民生问题、促进化解落实。2019年12月5日,“代表夜聊”工作被写入宁波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中共宁波市委关于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

  开展三大水库污染源特定问题调查

  获奖单位:安吉县人大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安吉县人大常委会2019年启动特定问题调查,为民守护“大水缸”。为了让“特调”发挥其应有效力,安吉县人大尝试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开展了堪称样本的专业调研,既补齐了人大监督专业性不够的短板,也进一步增强了刚性监督的硬度、力度,提高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越走越宽。

  2018年5月,经安吉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成立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调查委员会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并邀请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后,于2018年6月19日通过了三大水库污染源溯源解析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专门聘请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为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技术组。历时一年半,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形成了一份202页、10多万字的关于安吉县赋石、老石坎、凤凰三大水库污染源溯源解析技术报告。

  2019年11月,安吉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并向县政府递交了关于加强赋石、老石坎、凤凰水库三大污染源防控的建议。会后,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特定问题调查报告进行研究和落实,修订《安吉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等,目前水源地保护已见成效。

  提名奖(10件)

  创设代表问政会制度

  获奖单位:湖州市人大

  标准化建设开辟履职新境界

  获奖单位:嘉兴市人大

  构建智慧监督系统 开创代表日常履职新格局

  获奖单位:衢州市人大

  深化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 探索全周期监督新模式

  获奖单位:杭州市拱墅区人大

  县级人大参与地方立法实践创新

  获奖单位:永嘉县人大

  人大会议决议代表议案成新常态

  获奖单位:绍兴市柯桥区人大

  “按图索骥”提升人大效能

  获奖单位:浦江县人大

  海岛地区创新人大“双联系”工作的普陀实践

  获奖单位:舟山市普陀区人大

  建立“代表监督小组”助推部门发展

  获奖单位:天台县人大

  构建“三民工作”机制的实践

  获奖单位:景宁县人大


浙江日报 专题 00009 第二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揭晓 2020-08-12 浙江日报2020-08-1200005;浙江日报2020-08-1200006 2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