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观点

“考古女孩”与北大,相互选对了

  湖南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成绩,获湖南省今年高考文科第四名,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送祝福。填报志愿时,钟同学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理由是: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了樊锦诗的影响。

  有媒体给钟同学贴上“留守女孩”“专业冷门”“没有钱途”等标签,并反复抛出未来就业与收入、考古很脏很累等诱导性提问。但钟同学回答很简单:“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钟父也认为,“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开心”。

  与少数人对高分“寒门学子”报考所谓“冷门专业”的惋惜不同,许多网友向她送上祝福,并亲切称她为“考古女孩”;至少有十余个省份的考古界前辈接龙般地送礼送祝愿;北京大学官微更是向钟同学表示热情欢迎:“我在大学等你。”更让钟同学喜出望外的是,她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得知此事后决定,和北大顾春芳教授一起为她送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并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

  从舆论的反应来看,可以说钟同学面对“拉后腿”的负面情绪是“非典型”的。但揆诸现实,高考选择专业时一句“喜欢就够了”,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说到做到的。很多家庭、甚至热心的学校和老师,对于考生选报专业时个人兴趣爱好、志趣理想的尊重程度令人忧虑。每年高考之后,家长、老师越俎代庖是常态。考生靠边,旁人“包办”。不少人把选学校、选专业的方向,设置成将来哪个更好找工作、怎么挣到大钱。

  人生选择的重要关口,家长、老师出主意,顾及孩子将来的就业和收入,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完全无视孩子的理想、特长和兴趣爱好,急功近利地硬按“牛唇”对“马嘴”,这样的“作主”是给孩子帮倒忙,也是对人才的一种摧残。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就自己的最大资本。今天高校的一些所谓“冷门专业”,恰恰需要优秀学子的真兴趣、真热爱,需要理想支撑这张看似寂寞的“冷板凳”。一个社会,如果考生围着“钱途”打转转,这个社会的人才体系必定是扭曲的。同理,一个社会如果“冷门”的专业一直都是“冷板凳”,这个社会的人才价值观是需要重新校正的。因此,守护考生的理想,激励考生的初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健康良性互动。

  北大在回应中很给力,“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求学之旅,桥都坚固,道路都光明”,强调这是“中国最好的考古专业”。这就是文化自信、教育自信,是求贤若渴的热情召唤。这样的大学才能成就自己,这样的专业一定能成就学子。所以,北大和这位“考古女孩”是相互选对了。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6 “考古女孩”与北大,相互选对了 2020-08-04 浙江日报2020-08-0400005 2 2020年08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