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水利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湖州:舞动多彩“水”笔 描画“两山”风景
王艺潼 狄春苗
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
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湖州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主动承担环太湖生态圈保护责任,坚决筑牢长三角生态屏障。这些年,湖州建成了环湖大堤(浙江段)工程、东西苕溪一期防洪工程、老虎潭水库、湖州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四大重点水利工程等项目;在全国率先推行了“河长制”,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市”;狠抓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让入太湖水质连续12年稳定在III类及以上。此外,湖州还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为全省首个节水型社会创建全覆盖地市。
成绩的背后是湖州水利人为了“江河安澜,碧水长流”砥砺奋进的动人篇章:湖州水利连续六年在全省年度水利综合考核中获得优秀,湖州市水利局还获得了全国水利系统的最高荣誉——“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湖州水利战线已吹响集结号,在践行‘两山’理念中彰显初心使命,争当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湖州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江河安澜
重大工程筑起防洪保安屏障
西苕溪,发源于安吉县狮子山,是唯一一条全境贯穿湖州市市域范围的河流。
如今宛若一名娴静少女的西苕溪,过去却让人头痛不已。水环境弱化、水生态退化等问题,加上原河道堤防防洪标准基本为5年至10年一遇,西苕溪成为了湖州市防汛的“洼地”。位于西苕溪下游的村民,曾经饱受水患之苦,不堪其扰。
改变源于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的大功告成。该工程与太嘉河工程、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组成了湖州“二轮治太”四大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约115亿元,是湖州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项目。四大重点水利工程建成后,发挥了防洪排涝、水环境治理、水资源配置和水景观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为整个杭嘉湖地区带来巨大民生福祉。
据介绍,四大重点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打通了北排入湖、东排黄浦、南排钱塘江的通道,湖州行洪通道全面畅通,进一步完善了杭嘉湖地区的防洪工程体系。西苕溪两岸、东苕溪西岸以及入太湖四大溇港等骨干河道的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重要河段防洪标准提升到50年一遇以上,部分河段防洪标准提升到100年一遇,构筑起了“太湖安全、苕溪安全、南排安全”三大防线。
据湖州老水利人回忆,1999年,湖州发生特大洪水,堤防决口、农田受淹、城镇积水、工厂停产、交通中断……湖州全市受淹面积达到860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65.77亿元。
2016年,几乎是和1999年同样等级的大洪水,再次侵袭湖州。太湖小梅口水位持续超警戒47天,超保证25天,最高达到3.03米(吴淞4.87米)。这一次,湖州成功防御了这场大洪水,实现零伤亡,并承担了太湖分洪任务,向杭嘉湖平原分洪2.19亿立方米,相当于降低太湖水位0.19米,为太湖流域防洪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梅雨季之长,位居历史第一;梅雨量历史第二,仅次于1999年;太湖发生超标准洪水,太湖水位历史第三高,全市汛情依然平稳,没有出现大的险情灾情。
苕溪安澜,城市安宁,百姓安居,南太湖又回到了它的安然和淡定,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来的湖州水利建设。
据湖州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二轮治太”四大重点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湖州市骨干河道基本整治完成,但苕溪支流汊港、汇流区域还未全面系统整治,环湖大堤部分堤段防洪标准尚未全面达标,横向连通入湖溇港的北横塘、南横塘、练市塘尚未全面治理,影响四大重点水利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目前,湖州已全面启动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分别是环湖大堤(浙江段)后续工程、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后续工程、太嘉河及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后续工程、杭嘉湖地区北排通道后续工程(南浔区),总投资约81.8亿元。
兴利除害,造福于民,湖州水利人持续以昂扬斗志还河湖一片安澜。
水润民生
美丽河湖绘就生态新画卷
苕溪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是太湖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更是湖州人的母亲河。近年来,湖州市紧紧围绕“浙北江南诗画水乡”的定位,大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截至去年,全市已建成百条“美丽河湖”,千条美丽生态河道,其中14条入选省级“美丽河湖”。
清流碧波,缓缓流淌,花海绿道,溪河人家。春秋时节的东苕溪河畔,沿着绿道一路繁花盛开,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驻足观赏。
作为防洪线上的一道风景,东苕溪绿道工程是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市区段)的重要建设内容,是集防洪、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示范项目。通过串联起沿线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形成了贯通东苕溪两岸的环形绿道、苕溪观光带,辐射带动沿线镇村的旅游休闲和经济发展,既是水利工程从防洪向景观、生态、文化功能拓展的一次提升,也是水利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经济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
走进东苕溪畔的吴兴区道场乡菰城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青山连绵、郁郁葱葱,村口溪水潺潺、鸟鸣声声。看着眼前的景象,很难想像这里曾是“炮声”连天的“矿山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菰城村依托东苕溪绿道工程,生态兴村,走出了一条特色绿色发展之路,该村还获评了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家门口就有这么美的风景,村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菰城村党总支书记陈新龙说。
东苕溪绿道工程,只是湖州推进水生态建设过程中的精彩一幕。安吉高标准建成乌象坝生态湿地,让荒滩地变身美丽公园;德清蠡山漾入选水利部17个示范河湖建设,为全省唯一;长兴在全国首创河长制,并全面开启全域美丽河湖建设;南太湖长东片区统筹“城湖溇漾林田”系统治理,利用自然本底优势,增强生态修复能力,打造更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南浔“百漾千河”项目整治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做好“水文章”,答好“生态卷”,“美丽河湖”如今已成为湖州最生态的底色。目前,湖州正积极打造美丽河湖升级版,大力推进“幸福河”建设,以更高站位打造美丽河湖风景线、滨水绿色产业发展带、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网,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与幸福感,擦亮“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金名片。
逐绿前行
“两山”红利持续释放
2016年,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张“金名片”让太湖溇港迈向了世界;2017年,湖州顺利通过国家水利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成为全省首批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为生态湖州再添一张国字号“金名片”。近年来,湖州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逐绿前行焕活水经济。
“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伟大创举,见证了两千年来太湖流域的治水史。在保护中发展,湖州依托溇港打造了自然文化景观区,大力发展溇港旅游,成功创建太湖溇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作为景区内的重要景点,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馆通过“太湖之滨菰草弥望”“千载存续 水利巨构”“因溇而兴利运活流”“天堂中央 亲水乐活”四个单元向大家展示太湖溇港及圩田系统的自然环境、发展历史、创新成果、重大贡献、溇港区域民风民俗等内容。据统计,自2016年开馆以来,年均接待各类参观者达6万人次。2018年,太湖溇港展示馆被评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同时,湖州立足溇港生态水利、农业优势,打造了绿叶生态农庄、许溇枇杷园、“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并利用好水资源,建成了具有浓郁太湖风景的滨湖大道。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眼下太湖溇港正焕发新的生机。太湖沿岸的杨溇古村,因为旅游资本的注入,多了文艺气息。半边山下民宿总经理肖菲,第一次来就被这里古朴的文化所吸引,决定留下来并投资3000万元打造高端民宿群。“我们公司发源地在江苏,总部在上海,看中杨溇这个村子,是因为它在太湖边上,离苏锡常交通非常便捷,而且它的溇港文化保留得非常完善。”资本注入,优质项目的引进,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老百姓就业。
太湖烟波浩渺,芦苇迎风摇曳,湖山觅胜,帆船弄影。
这个夏天,太湖龙之梦乐园内大型水舞秀吸引了不少长三角地区游客前来观赏。据乐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龙之梦项目的“开业大年”,包括动物世界大酒店、太湖古镇、雅仕酒店、万人大马戏在内的70%项目将陆续试营业。而离太湖龙之梦仅两三公里的月亮广场也散发着新魅力。日前,南太湖“五彩之夜”文旅新消费活动暨首届光影艺术展在南太湖新区月亮广场正式启动,南太湖新区夜经济再一次被“引燃”。在这个东西苕溪汇流后的清水入湖门户、尾闾生态调蓄区域,水、光、影交织的南太湖经济为太湖流域治理写下了生动注脚。游客源源不断,项目纷至沓来,百姓乐享美景还吃上了“生态饭”,依托良好的山水环境,如今湖州正收获着越来越多的“生态红利”。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湖州市水利局将坚定不移走“两山”转化水利路径,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舞动“水”笔踏浪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水利高质量赶超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