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有事找坊里 没事来坐坐

杭州江干区创新打造“双网共生”社区治理机制

  社区有难题?“邻里坊”来解题,难题变容易。在杭州市江干区各个社区,“有事找坊里,没事来坐坐”的融洽氛围已经形成。

  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关键靠群众。不断扩大公众参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江干区把社会治理落实到社区邻里街坊,以“邻里坊”为切入点,探索打造“双网共生”社区治理模式。

  “双网共生”致力于实现社区居民的社会网络与网格管理有机衔接,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软法之治”作用,将刚性政府管理与柔性居民自治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双网共生”的创新路径,形成一套涵盖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文化体系等内容的社区治理模式,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江干智慧和江干经验。

  近日,江干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社区“邻里坊”和公约自治体系建设提前完成,荣获杭州市重点改革任务和改革试点“红榜”。江干区努力将“邻里坊”打造成老百姓身边的服务综合体、交流主平台、治理共同体。截至目前,已建成“邻里坊”431个,98%以上的社区已建立“邻里坊”。

熟人社区 分类建坊

  电梯加装是很多老旧小区面临的难题,不过,在闸弄口街道蓝天社区,依托“邻里坊”,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今年年初,蓝天城市花园7幢的加装电梯正式交付使用,居民们喜出望外,“多亏了‘邻里坊’,大家把话都说说开,有速度有效率,大家意见很快统一,就开始动工了。” 蓝天城市花园居民周文银说。

  电梯难题是如何解的?“邻里坊”建立协商机制,每月定时召开会议,依托“走亲连心三服务”“周三访谈夜”等平台,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对各个环节遇到的问题和分歧进行充分沟通,充分发挥坊长、坊员“熟人效应”,问题很快破解。

  在江干区,各个社区按照“地域相近、人际相亲、楼栋相连、资源相通”原则,以“小区+邻里坊”的方式组建“邻里坊”,坊员则由网格支部书记、业委会成员、热心居民、趣缘组织带头人等担任,坊长由坊员推荐产生。同时,坊长和部分坊员还兼任“网格”的监督员、协管员、民情员,形成“网格”与“邻里坊”人员双隶属、一体化管理架构。

  构建“新熟人社会”,发挥党建对基层社区治理的引领功能,让自治、民生、服务深入小区治理的“毛细血管”,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主角,谱写党建引领社区自治新篇章。“邻里坊”根据邻里关系情况,按照“熟悉、信任、认同、参与”四层递进目标,加大居民的粘连度。根据居民特点,因地制宜、按需设坊,目前已形成了嵌入式、独立式、联合式“邻里坊”等三种模式。

创新机制 自治运作

  “以前想知道社区最近的财务收支、债权债务明细,只能跑到居务公开栏才能看到,现在只要拿出手机,连社区干部每个月的工资都看得一清二楚。”杭州市江干区九堡街道三卫社区第五小组党支部书记胡水祥说。

  近日,江干“邻里E家”线上小程序的“居务在线”正式上线。“居务在线”平台由江干区民政局会同区纪委区监委、区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开发建设,它主要包括社区简介、社区居民委员会事务公开、三小监督、社区规约等四个功能模块。居民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实时查询本社区(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和便民服务等信息,通过“留言”向社区反馈建议和意见;它也是社工工作上的“小工具”,在走访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为居民解决具体困难。

  以大数据促进基层治理,真正做到社区居民委员会事务公开,“邻里E家”采用线上即时互动的方式,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多措并举打造“清廉社区”新局面。

  机制创新步履不停,江干区以“社区合伙人”促进居民熟悉,以“银龄互助”构建居民信任,以“公约自治体系”加强居民认同,以“一格五员”“问题流转”推进居民参与,实现自治+德治+共治+智治“四治融合”,涌现出“楼栋自治”“居民论坛”“社区听证”“居民说事”等居民自治新形式。

  同时还不断健全评价体系,完善良性互动激励机制。

和谐邻里 高标建设

  对于闸弄口街道三里亭社区橘苑小区“邻里坊”坊员陈萍来说,手机就是对讲机。每天,她坐在保安监控室,发现乱投垃圾的居民,立马发手机语音,现场巡查的其他坊员听到后,第一时间对居民进行劝导。目前,小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已经高达98%。

  重构和谐邻里,挖掘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作用,启动“社会组织五星红旗”党建工程,开展“红细胞进‘邻里坊’行动”,激发党员内生驱力,号召社会组织党员带技术、带资源、带着热情落地“邻里坊”,主动亮身份,亮可链接资源,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江干区让关心、关注社区事务的居民担任志愿者,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不断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对社区的信任感。这是江干区按照“四有”标准,高标准打造实体化运作自治平台的一个方面。“四有”,即有场地、有人员、有经费、有制度。“邻里坊”均配置办事场所,在全区范围内推进社区配套资源标准化和功能集约化建设;坊长由网格内的社区居民骨干担任,坊员都是能力较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居民;区、街道提供适当人员补贴经费的同时,建立倡导性运营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队伍稳定;明确工作职责,政策宣传员、信息采集员、生活服务员等“六员”,每个工作日走访5户以上,每月走访不同的居民不少于30户。

  正如濮家联合社区书记所说,“‘邻里坊’源于百姓、熟人社会、居民自治的优势和力量让我们看到,居民越来越亲近,社区越来越和谐。这种软实力是‘邻里坊’真正的魅力所在。”

  毋庸置疑的是,以“党建+邻里坊”为抓手,江干区社会治理现代化道路将走得更远、更深。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有事找坊里 没事来坐坐 2020-07-28 浙江日报2020-07-2800005;浙江日报2020-07-2800006;21139785;浙江日报2020-07-2800009 2 2020年07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