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专访天文学领域专家
探索火星
拓展人类文明
本报记者 黄慧仙
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为了解更多有关这次探“火”的“秘密”,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博士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4次探测任务,其中成功了24次。由此可见,到达火星特别是着陆火星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从发射到被火星的引力捕获,进入火星环绕轨道,再到穿过火星大气层,着陆火星表面,其中每一步都须经过精准计算,失之毫厘便会功亏一篑。
“探测器先从运行轨道自由下落,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其外表面瞬间变成一个大火球;在经历大气层的严酷‘考验’后,探测器打开降落伞缓缓降落,并在气囊包或着陆缓冲支架的保护下,安全降落在火星表面。”焦维新说,当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其防热措施、降落伞、气囊和缓冲火箭等能否按程序工作,都是着陆能否成功的关键,必须非常精确,不容任何闪失。
“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对宇宙的探索,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延续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那么,火星是否会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
焦维新说,未来,随着探测经验的积累以及火星基地的建立,火星旅行、长期火星科考等是有可能实现的。“地球与火星之间来回一趟就要十几个月,不能满足于仅仅踏足几秒、捡几块石头就回来。从投入和回报角度来看,未来在火星上建立大本营,以供阶段性驻留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这起码得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了。”焦维新说。
“我觉得火星移民这件事并非全无可能。”郑永春说,火星移民在未来实现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诸如缺氧气、强辐射等障碍,但这些在技术上并非不可能解决。
随着未来火箭发射成本降低,地球与火星之间廉价航线的开通,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在浙江,像吉利、蓝箭航天等企业,都在民营航天领域有着不错的实践。”郑永春说。
“火星不会比地球更美好,不会更适合人类生存。但人类仍须去探索,因为我们知道地球上已经发生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我们很难预料,人类未来会不会再碰到一些重大灾难。积极向外探索,无论是为了不断拓展认知,还是拓展人类文明,都是极有意义的。”郑永春说。